纪检部工作人员读书征文7篇

【篇一】 国人常说:开卷有益。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当选经典,读经典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可以储备思想智慧,写于937年的《实践论》穿越历史时空,历久弥新,越读越深深地感受着它闪耀的&ldqu;真理&rdqu;思想光辉。

马克思主义真理永放光芒。840年,中国历史的分界线,从此中国坠入黑暗时期,一代一代的先进中国人为了救国救民,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但是结果都是&ldqu;长夜难明赤县天&rdqu;。&ldqu;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rdqu;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是世界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写下了光辉著作《实践论》,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为延安整风运动作了理论准备,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革命的胜利,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影响深远,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人做了个调查,在全球范围举行了一次&ldqu;千年思想家&rdqu;网上评选,马克思名列榜首,再次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影响。进入2世纪,随着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世界再次掀起了马克思主义热,国外学界开始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仍然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学者,马克思主义真理永放光芒。

继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实践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处处呈现了强烈的无产阶级特性。文章中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现阶段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发展,中国就无法进入共产主义,当今世界,东西方之间呈现&ldqu;西方之乱&rdqu;和&ldqu;中国之治&rdqu;的鲜明对比,人类历史不是西方学者所说的是&ldqu;历史的终结&rdqu;,社会主义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中国人民将继续为人类社会的美好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们将继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ldqu;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rdqu;每当想起习近平总书记208年新年贺词中的这段话语,感觉浑身充满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既要对未来的蓝图充满信心,又要看到发展道路上面临的挑战和困难。面对未来发展道路上的挑战和困难,我们只有&ldqu;狭路相逢勇者胜&rdqu;的选择,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同时强调,&ldqu;不入虎穴,焉得虎子。&rdqu;为了实现党的两个百年目标,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只有亲自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才能认识这些挑战和困难,进而抓住他们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举措。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巨轮乘风破浪,驶向胜利的彼岸。

【篇二】

中午饭后,忽然听到外甥女朗读:&ldqu;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rdqu;每日一首诗词是她的必修课,我起身问道,你知道这是谁写的吗?她说&ldqu;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rdqu;

周敦颐(07-073),字茂叔,号濂溪,北宋道州营道人。生前官位不高,曾任分宁主簿、南安军司理参军、桂阳令、提点刑狱等,但所到之处,深得民望,颇有政绩,&ldqu;治绩尤着&rdqu;,&ldqu;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rdqu;,&ldqu;人心悦服&rdqu;(《宋史》)。周敦颐无论是做文还是做官,其一身正气、满腹才学、品质高洁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厚积薄发之&ldqu;能&rdqu;是我们纪检人员基础积累。周敦颐做分宁县主簿时,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ldqu;老狱吏也比不上啊!&rdqu;抓工作,要有思想,有思路、有对照、有分析,更要有智慧。作为纪检工作人员,每天同违纪的人和事打交道,同他们斗智斗勇,没有深厚的&ldqu;内功&rdqu;不行、没有灵活&ldqu;剑法&rdqu;不行、没有聪明的&ldqu;智慧&rdqu;不行,这就要求我们纪检人员不断学习、博览群书、广泛猎取,在政治敏感上高人一筹,在理论学习上先人一步,在知识储备上优人一等,发挥厚积薄发之&ldqu;能&rdqu;。

清正廉洁之&ldqu;威&rdqu;是我们纪检人员首要任务。&ldqu;公生明、廉生威。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rdqu;周敦颐性情朴实,以廉树威,曾自述:&ldqu;芋蔬可卒岁,绢布是衣食,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吾乐盖易足,廉名朝暮箴&rdqu;。当前个别党员干部背离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出了问题,原因就在于党性不强,放松党性修养,手脚不干净了,俗话说&ldqu;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rdqu;,&ldqu;手一伸&rdqu;就会造成发现问题不敢说、不敢讲、不敢批,违纪的事不敢查,通风报信,隐瞒包庇,身陷其中,不能自拔。最后不论职位多高,不论处在何种位置,只要&ldqu;心贪&rdqu;、&ldqu;心占&rdqu;、&ldqu;心污&rdqu;,结果就是走向犯罪、身败名裂。作为执纪人,品行就要像&ldqu;莲花&rdqu;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

按章办事之&ldqu;遵&rdqu;是我们纪检人员前提条件。周敦颐任军司理曹参军时,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ldqu;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rdqu;逵悟,囚得免。俗话说,先立规矩后办事,有了规矩好办事,按照规矩办好事,这就是对原则的诠释,也充分说明坚持原则的重要性。我们党的处事原则就是实事求实。作为纪检工作人员,不是每天喜脸相迎、阿谀奉承、欺上瞒下、指鹿为马,而是要把落实中央及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挑在肩上,坚持问题导向,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查、一个线索一个线索核,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不放纵任何破坏党的肌体人和事,不唯人情亲情、不唯职位高低、不唯邪恶势力,顶着压力,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攻坚克难,要有&ldqu;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rdqu;的勇气和担当,维护党的形象、清除党内垃圾,还原政治生态。

履职尽责之&ldqu;德&rdqu;是我们纪检人员根本职能。治人者必先自治,履职尽责之&ldqu;德&rdqu;是我们纪检人员根本职能。周敦颐&ldqu;提点刑狱,以冤泽物为己任,刑部不惮劳苦虽瘅疠险远,亦缓视徐按。&rdqu;不畏劳苦、敢于担当、尽心尽力地履行自己的责任。&ldqu;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rdqu;,他从小信古好义,&ldqu;以名节自砥砺&rdqu;。他虽在各地作官,但俸禄甚微,即使这样,来到九江时,他还把自己的积蓄给了故里宗族。古人尚且至此之理,行此之事,何况我们乎!作为纪检工作人员,就要扛起反腐的大旗,有腐必反、违纪必查是我们的职责和责任。就要深入基层,俯下身去倾听呼声,听传闻,勤快一点,吃苦一点,接触地气多点,了解情况实点,以高度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宣传好党的法规、教育好党的队伍、落实好党的纪律,对普遍性问题,提前&ldqu;预报&rdqu;、防止&ldqu;感冒&rdqu;;对个别性问题,阻止&ldqu;传染&rdqu;、坚决&ldqu;治病&rdqu;,而不能手抓两把泥、脚踩西瓜皮,能滑的就滑、能糊的就糊,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或当了和尚不撞钟。

纪律底线与道德高线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作为纪检人员要守住&ldqu;底线&rdqu;、触摸&ldqu;高线&rdqu;,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需,干人民所盼之事,以成为&ldqu;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rdqu;的情怀来要求自身,做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卫士。

【篇三】

中国自古以来有一句话叫做&ldqu;百无一用是书生&rdqu;;但是又有一句叫&ldqu;读书改变命运&rdqu;。到底读书对人生来说有没有用?读书的价值又在哪里?如果读书有用,又应该怎样来读书?

先说结论。读书到底有没有用?我的答案是:读书不但有用,而且是人生最大的红利。这个红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读书会给人带来红利;二是读书本身就是红利。具体来说,读书的&ldqu;红利&rdqu;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读书,是实现现实诉求的有效途径。宋真宗赵恒《劝学篇》中写到:&ldqu;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rdqu;到了近现代,毛泽东说:&ldqu;读书是决定中国命运的要紧一着,要为改变中国之命运勤奋读书&rdqu;。周恩来也说过&ldqu;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rdqu;。前后比较,境界高低一看便知。但是,前后两种看法恰恰都代表了人生的现实诉求,前者是浅层次的现实诉求,即功利诉求;后者,则代表了人生的高层次现实诉求,即价值诉求。不论是功利诉求,还是价值诉求,都可以通过读书来追求。读书,可以储备知识、开阔视野、灵活思维,在参与到社会竞争中后,自然比其他人要占有更多的竞争优势。而拥有更多资源优势,自然能够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诉求。

第二,读书,是升华人生境界的&ldqu;不二法门&rdqu;。除了相对功利的作用外,读书更深层次意义在于提升个人修养,升华人生境界。所谓&ldqu;腹有诗书气自华&rdqu;,说的就是读书读多了,自然可以升华一个人自内而外的境界。有人将读书的好处概括为&ldqu;养十气、去十气&rdqu;,在此与大家分享:一是养静气、去躁气;二是养雅气、去俗气;三是养才气、去迂气;四是养朝气、去暮气;五是养锐气、去惰气;六是养大气、去小气;七是养正气、去邪气;八是养胆气、去怯气;九是养和气、去霸气;十是养运气、去晦气。

第三,读书,是平生之中的最大乐事。一是思考的趣意。读书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就是追求智慧的过程。王小波说过:&ldqu;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rdqu;二是交友的兴意。我们经常说知音难觅。而觅知音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既可以以书为友,在书中寻找&ldqu;忘年交&rdqu;、&ldqu;古今交&rdqu;,又可以通过读书交识更多的高朋。每每翻开书页,如同是参加一场顶级的思想文化沙龙。那份思想撞击后的心灵悸动,是身处成人世界的我能感知到的少有的孩童般的纯真快意。三是&ldqu;江湖&rdqu;的快意。在书中,总会寻到一些影子,这些影子并不清晰,但无时不在影响着我。这些人也许是&ldqu;大碗喝酒、大口吃肉&rdqu;的梁山好汉,是周游列国如丧家犬一般的孔子,是滑稽骑士唐吉柯德,是永远高傲的法兰西大帝拿破仑,是如《浮生六记》作者沈复一般柔弱无助的一介书生。这些人我看过、想过,心向往之,即便不可能实践,也会在书中快意江湖,随着书中的各色人物的命运起伏,成就人生的无限可能。

第二个问题,怎么来读书?

第一,要选择经典读。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不说是互联网上的信息,单单是全国每年出版发行的图书,就有数十万册。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我们如何来选择需要读的书?最基础也是最稳妥的做法,就是选择经典。唯有经典,才是经历了时间洗礼后留下的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选择经典阅读,错不了。

第二,要挑战困难阅读。读书是一个由浅到深、层层递进的过程。不管难度多大,第一次哪怕只懂20%内容,觉得有意思,说不定第二次读的时候就能读懂50%内容。有了50%做基础,你一边读一边分析一边思考,基本上你就能把这些内容给拿下了。这种读书的乐趣和读那种完全让人放松、解闷的书完全不一样。读书可以超前,可以加压,把读书真正变成学习。

第三,要按图索骥阅读。读书要有计划,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以我的经验来说,读书要设计一个路线图,按照地图一步一步深入下去阅读。可以按照几种逻辑来阅读:一是以某人为中心点向外扩张。即学习名家的阅读经验,根据他们推荐的书目阅读。二是以专业为中心点向外扩张。比如在阅读反腐倡廉读物方面,除了阅读反腐败政策法规,还需要阅读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相关学科书籍资料。三是做读书的&ldqu;追星族&rdqu;。寻找各领域权威专家的书籍阅读。

第四,要有扬弃的读书。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就是把积累知识和思考相结合。陈云同志曾经说过:&ldqu;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rdqu;。也就是说,必须要带着自己的思想来读书,让读书的过程变成自己和作者探讨交流的过程。

第五,要多领域的读书。读书,要发扬博爱精神,敢于、勤于、善于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特别要敢于挑战自己未知的领域,不断扩充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一方面,作为党政机关干部,必须要读一些社科类的基本读物,掌握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做好本职工作打下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还应多读些人文书籍,增加个人的人文底蕴,寻找人生正确方向。

第六,要多途径的读书。科技创新给读书提供了多种方式。除了传统的阅读纸质图书方式外,还可以阅读电子书、听有声书、看讲座视频,随时随地读书学习。

【篇四】

&ldqu;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rdqu;李苦禅如是说。古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认为&ldqu;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rdqu;,千古豪放第一人苏轼更是自幼便&ldqu;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rdqu;。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愚以为,读书,应为人所终生追求之境界。

求学时代,我们总是手不释卷;步入工作,成家立业,加上琐事缠身,读书仿佛已是力不从心、可望不可及的事了。起初,还时常会升起内疚感,还常常会强迫自己拿起书本瞟两眼,慢慢地,几乎不读书了,甚至忘记了读书的感觉。陈平原在写给网络时代读书人的一封信中说道&ldqu;如果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很久没有读书,且没有负罪感,说明你已堕落了&rdqu;。

我常常以忙为不读书的借口,也因此心安理得。曾有一日,去县法院开会,结束后顺便拜访了一位领导,进入办公室后,看见他手里拿着一本《古代汉语》。聊天得知,对于书,他是随身携带,与繁忙的工作之际挤出时间翻看,业余时间笔耕不辍。看到旁边的书柜,以及办公桌上堆满的书,不禁对眼前这位身兼要职并不年轻的领导肃然起敬。近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冠军一外卖小哥火了,他每天穿梭楼宇巷陌之间,送餐路上还不忘抽时间看诗词,在等餐或休息的时间,便会背诵诗词,一单外卖送到了,一首诗也会背了。就这样日积月累,他背会了八百多首和更多的诗词。看到他们孜孜不倦的读书,顿感羞愧。

日理万机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说道&ldqu;我最大的爱好是读书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rdqu;。在一次讲话中,他谈道:&ldqu;学习要善于挤时间。经常听有的同志说自己想学习,但&lsqu;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学习&rsqu;。听上去好像有些道理,但这绝不是放松学习的理由。&rdqu;

&ldqu;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rdqu;。外卖小哥正是因为有追求,才会在平凡而又忙碌的工作中,挤时间读书。读书,使一个人慢慢远离平庸;读书,可以慢慢提升人的修养和境界。宋代黄庭坚曾说:&ldqu;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rdqu;汉代刘向说:&ldqu;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rdqu;一个读书的人,言语不俗,气质非凡,言谈举止中皆会散发出一种别样的魅力。

宋真宗赵桓有一首诗《励学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古人对待读书的定位特别高,有诗云&ldqu;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rdqu;,所以古人特别崇尚读书。而今人读书,或许思想里总认为读书是无用的事。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浮躁似乎已成了社会通病,什么事都追求快速,立竿见影,而读书,能给自己带来什么看得见的效果呢?所以人们宁愿去做别的事,而不是读书。而代价是,物质越来越富足,心灵越来越空虚、焦躁。物质的提升并没有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带来成正比的幸福感,反而增加了无数的烦恼和痛苦。

于丹、陈道明都曾提出,我们需要做一些&ldqu;无用&rdqu;之事。在今天,幸福似乎变成了比成功更奢侈的一件事,或许是因为,读书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读书,能让我们即便没有太多钱财,没有功名利禄,却可以拥有富足的人生和宁静的内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ldqu;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rdqu;

是的,在诱惑遍地的今天,作为党员干部,更需要多读书。多读书才能给思想注入新鲜的血液,提升个人的修养,给头脑带来智慧的风暴。在处理纷繁复杂的事物中,书中的营养、智慧是党员干部强大的支撑力量。读书,能让人内心有一种坚定的力量,足以抵挡浊流的侵入。《今世说》曰:&ldqu;静坐自无妄为,读书即是立德。&rdqu;党员干部应自觉把读书作为一生的追求,成为生活的一种方式,做德才兼备,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

读书使我们思接千载,纵横万里,窥天地之妙,得万物之灵。读书,是生活中最美丽的画面,是人生最美的状态,愿读书成为我们一生永不放弃的追求。

【篇五】

自古江浙出才子。于谦,明永乐年间的进士,从大明朝&ldqu;自古繁华&rdqu;的钱塘款款而来。能在历史上留下点什么,是难能可贵的。一首《石灰吟》,将于谦永远留在历史的扉页。于是,耳畔仿佛响起孩童整齐的诵读声: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青黑色的山石,熊熊的烈火,洁白的石灰,还有于谦那光明磊落、志向坚定、坚守高洁的心,在历史长河中流淌。

目光穿越历史,600多年后的今天,再读《石灰吟》,不禁感慨万千。

600多年后的今天,华夏大地,耀眼的新时代中国梦,芬芳无比。从东海之滨,到华山之巅,从南国江汉,到西域高原,到处是希望的笑脸。新时代的逐梦人,引领着华夏儿女,奏着深化改革的主旋律,朝着理想奔跑。他们怀揣服务为民的宗旨,冲在时代的最前沿。他们是时代的鼓手,是执着的逐梦人,是优秀的共产党人。说起共产党人,人们会想到铺路的基石、盛夏的落红和高山的溪水。是的,他们是平凡的,平凡得犹如邻家的大叔、公园里爱笑的阿姨。但是,铺路的基石成就着远行的梦想,盛夏的落红孕育着秋天的硕果,山涧的溪水滋养着一草一木:他们用无私奉献和默默无闻解读着灵魂的高尚。他们平凡,但决不平庸。

&ldqu;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rdqu;今天,作为一名新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中共党员,再读《石灰吟》,心中更是感慨良多。面对着鲜红的党旗,面对着党章,面对着监察法赋予的法定职责,我们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ldqu;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rdqu;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永在耳边,如同一轮红日升起于心灵的上空,春风化雨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的教诲,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不仅要自身做到&ldqu;清白&rdqu;,更要通过正确行使党章和监察法赋予的职责,让每一份公权都能&ldqu;清白&rdqu;运行,阳光透明。

高尚的灵魂,坚韧的毅力,执着的追求,不是凭空而来的。从青黑色的山石,到洁白的石灰,要经受千锤万凿的寂寞和痛苦,要经受烈焰焚烧的磨练,汗水和鲜血成就着凤凰涅槃的升华。我们要勇于接受挑战和磨炼,讲政治,守原则,勤学习,重实践,有激情,甘奉献。为了理想,为了信念,为了这份&ldqu;清白&rdqu;,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

再读《石灰吟》,满腔赤忱盈然于心,那份无私和奉献,那份坦荡和磊落,那份坚贞和执着,正绽放着信念的光芒和生命的精彩。

【篇六】

第一次接触《曾国藩家书》这本书还是990年0月,入伍时父亲送我的,那时还认为父亲送我参军,远离家乡,提醒不要忘记给家里写信。至到993年上入军校后,认真阅读才略知其&ldqu;本意&rdqu;,现在阅读才更深入地了解其&ldqu;真意&rdqu;、&ldqu;要义&rdqu;。

《曾国藩家书》详实汇聚了曾国藩从清道光30年至同治0年前后近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蕴涵着&ldqu;劝学,修身,治家,交友,理财,治军,为政,用人&rdqu;等诸多书信文章,文风洒脱、字语从容、相谈亲切。每每读起&ldqu;他&rdqu;,好象与一位&ldqu;智者&rdqu;在进行思想交流,灵魂在字语行间中触碰交融,心灵上有种&ldqu;春风沐浴&rdqu;的畅想,意境上有种&ldqu;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rdqu;的感叹。通读全书,了解到曾国藩传承着&ldqu;为人子、为人兄、为人父&rdqu;的角色定位,诠释着&ldqu;孝&rdqu;、&ldqu;劝&rdqu;、&ldqu;教&rdqu;、&ldqu;严&rdqu;、&ldqu;德&rdqu;、&ldqu;廉&rdqu;的为人之道、从军之道、为政之道。

曾国藩,公元8年(嘉庆十六年)出生于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对曾国藩这样的历史人物,史家自有公论。而《曾国藩家书》中那些修身齐家、为学处世、用人交友、为官从政的感悟,蕴含着真知良言,值得借鉴。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每当工作困惑之时,总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回绕,&ldqu;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rdqu;作为党员干部就要以史为鉴、以人为镜,以&ldqu;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rdqu;为己任,落实好习总书记强调的&ldqu;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应有之义&rdqu;,厚积薄发、积蓄势能,诠释好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根本宗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践行好&ldqu;中国梦&rdqu;的伟大目标。

筑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石。每当与家人闲聊时,脑海中总会闪现&ldqu;予&hllp;&hllp;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即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rdqu;,醍醐灌顶,意境得悟,如影随形,仿佛那时的我,已不是我。一封封看似聊着居家艰难的家书,蕴含着挂念、敬重、关怀、教导的浓郁亲情。当前一些&ldqu;富二代&rdqu;、&ldqu;啃老族&rdqu;的家庭现象所折射的不良风气,与之相比,相差何止千里。

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ldqu;少年强、则中国强&rdqu;,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和谐,家庭文明则社会进步。家庭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既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又是孩子的终身老师,我们要用自己言行教育孩子,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引导孩子&ldqu;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rdqu;,从小就传递高尚的道德观念,激发爱国敬业的理想信念,培养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每当工作劳累想要松把劲时,内心深处就有一个声音在大声呼喊,&ldqu;精神越用越多,阳气越提越盛,要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rdqu;是的,&ldqu;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rdqu;,从政做官不仅是组织赋予的一种权力,更是肩头扛着的一份责任,要有日有所思、夜有所想,&ldqu;深怕&rdqu;虑事不周,影响干好工作的使命意识;要有食不甘味、夜不能寐,&ldqu;恐怕&rdqu;考虑不详,影响干好工作的担当意识。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把群众冷暖疾苦放在心上,挂在嘴上,落实到行动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干群众之所盼,做到&ldqu;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rdqu;,把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毕生的最高追求,当我们意想人生,一路走来、亦有所获,不会感到碌碌无为而悔恨!

扼守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每当看到一些人,平日里穿名牌,开豪车,住洋房,刺激着心理防线之时,灵魂深处不断涌现出一道道&ldqu;防火墙&rdqu;,雕刻着&ldqu;予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家中有人做官,则待邻里不可不略松,而家用不可不守旧&rdqu;,时时警戒着我、告诫着我、警醒着我。让&ldqu;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rdqu;这副对联,成为我们的座右铭。牢记使命、责任,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驱、不为钱所惑、不为色所诱,守住清贫、耐住寂寞、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习总书记告诫我们,&ldqu;自己不贪不占,还要管好身边人&rdqu;,&ldqu;身边人害我们这些为官者的不在少数,被老婆&lsqu;拉下水&rsqu;、被孩子&lsqu;拉下水&rsqu;、被身边秘书和其他身边人如七大姑八大姨&lsqu;拉下水&rsqu;&rdqu;。春风满园家正气,修身勤俭立安人。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ldqu;四个全面&rdqu;整体布局,以不忘初心的信念,敢于担当的使命,砥砺前行的勇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个人绵薄之力,为实现伟大的&ldqu;中国梦&rdqu;奋斗前行!

【篇七】

&ldqu;性定菜根香&rdqu;,&ldqu;人若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rdqu;。

时时有新声,代代有新人,世世有新思。能够跨越时空,普世于人,冲击心灵的思想便可算得上是永恒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思想结晶灿若星海,《菜根谭》可以说是广袤天空中的一颗小星星,说它伟大不朽,或许不是十分贴切,说它明净通透,倒是比较合乎实际。

儒家之中庸,道家之无为,佛家之出世,这些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思想,与作者洪应明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感悟,在书中相互交错、彼此触动,酝酿成智慧与哲理之酒,虽清冽寡淡但回味悠长。

壁如,书中所言&ldqu;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rdqu;。涉世不深的年轻人,阅历尚浅,因此受到社会恶习的影响并不深,但随着阅历增加,所沾染的圆滑狡诈的恶习也就越来越多。因此真正有修养的人,与其事事机关算尽、精明圆畅,不如保持纯朴真实、初始之心,不然回顾以往时,会发现来时的初心如此弥足珍贵。

怀抱素朴澄澈之心,知己从何处来,终往何处去,明肩上之责任,秉胸中之正义,保初始之本色,不在现实的泥潭中沉沦,不在利益的诱惑中淹没,不在自我的迷失中悔恨。

守住初心,方得始终。习总书记教诲所有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初心即最初之本心,共产党人要不忘入党誓言,不忘党员义务,不忘党章要求,找回&ldqu;初心&rdqu;,保持&ldqu;本色&rdqu;,守住&ldqu;根本&rdqu;。透过多个警示教育的典型案例,可以看到贪腐人员人生抛物线的轨迹,最初,他们也想清正为官,或许还怀揣着服务人民的梦想,可当走上领导岗位后,私欲膨胀,吞噬梦想,争名夺利,信念动摇,慢慢淡忘初始之本色,丢掉责任担当,最终导致底线失守,镗锒入狱,悔恨终生。时代变幻,世事难料,唯有信念不变,初心不改,本色不变,才能在社会纷繁复杂的考验中&ldqu;自我净化&rdqu;,恰如&ldqu;花看半开,酒饮微醉&rdqu;之妙处。

欲壑终难填,人心须有节。不贪不腐,不坠深渊,保持心灵纯净,享受人生乐趣,读《菜根谭》,智者之博大,仁者之宽容,隐者之淡泊,如清风拂面,细雨微洒,精神顿觉一新。

愿好书常伴左右,滋养吾心。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11-18 12:07:06
上一篇:支部书记党建工作述职报告7篇
下一篇: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网友评论《纪检部工作人员读书征文7篇》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