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

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

习近平同志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通过抓好党建促进脱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全省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5个县(市)全部为省级贫困县,省定贫困村43个,占全省/4,贫困人口76万人,占全省/5,脱贫攻坚任务非常重。**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最紧迫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举全市之力投入脱贫攻坚战。206年全市共完成97个省级贫困村摘帽、525万人脱贫任务。[本文来源:http://p/第一公文网]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坚持“三个同步”,构建党建促脱贫长效机制。坚持围绕精准脱贫抓党建,把党建真正融入扶贫工作。一是坚持党建工作与扶贫工作同步部署。市委常委会对党建和扶贫工作多次专题研究,先后召开全市扶贫开发暨驻村工作会议、市县乡干部千人扶贫攻坚动员会议等等专题会议23次,最大程度凝聚了思想共识。出台了《关于“抓实党建促精准扶贫”实施意见》《206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2+2+”工作推进机制,即:市县两级每年就党建和扶贫工作听取两次专题汇报,开展两次专项督查,以“党建促扶贫”为主题开展次拉练观摩,全力推动党建扶贫攻坚。二是坚持党建责任与扶贫责任同步落实。成立由书记和市长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位市委常委每人包扶个县(市、区),30名副市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包扶个贫困村、2个贫困户,800多名县处级领导干部每人包扶个贫困户。市县乡村四级书记层层签订责任状,制定了《市直部门扶贫目标任务分解表》,30个责任单位全部建立任务台账和责任清单。落实常委主抓行业扶贫、驻村扶贫和社会扶贫机制,市委坚持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汇报,逐项工作推进,逐项任务落实,全面压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全市形成了书记带头抓、常委重点抓、部门配合抓、社会助力抓的脱贫攻坚强大力量。三是坚持党建考核与扶贫考核同步推进。把脱贫攻坚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作为县乡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三级联述联评联考”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考察、识别和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制定脱贫攻坚绩效考核办法,按季度、半年、全年工作节点,强化对县乡扶贫工作考核,对精准识别工作做得不实、扶贫工作推进力度不大、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对完不成年度任务的实施“一票否决”。

2建强三支队伍,打造脱贫攻坚先锋队。扶贫攻坚关键要解决“见物不见人”的问题,为此,**市坚持以人为本,精心选派和培育党性好、能力强、作风优的骨干队伍,在脱贫攻坚中打头阵、当先锋。一是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领头雁”工程,先后调整村班子85个、村书记2人,让326名扶贫有思想、致富有办法的优秀人才走上村书记岗位。在村“两委”换届中,严格执行“十种人”不提名和60周岁年龄限制规定,破解了年龄老化问题,选出了能打硬仗的村班子。全市新一届村书记平均年龄49岁,比换届前降低52岁,致富带头人占76%。市委组织部先后组织20批次343名村书记到****市**村进行实地学习,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增强治穷带富本领。换届后,我们还对贫困村“两委”班子再次摸排,对带富致富能力较弱的7名村书记进行了调整,把24名创业有成者充实到村班子中,强化了脱贫攻坚力量。县乡两级以专题培训、现场教学、外出考察等形式,每年对贫困村书记进行全员培训。认真落实“一定三有”政策,将村干部年最低报酬提高到5万元,建立绩酬相符激励机制,把村干部推动扶贫攻坚的潜能激发出来。二是配强脱贫攻坚一线力量。统筹实施“领导挂点、部门包村、企业联村”定点帮扶制度,形成扶贫攻坚工作合力,组织全市874个机关事业单位与799个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发动556户企业开展帮村助户活动,募集资金85万元。从机关、企事业单位精准选派343名“第一书记”,选派239名干部组成43个驻村工作队,帮助贫困村引进致富项目450个,修路85公里,打井90眼,帮助引进资金6244万元,协调贷款988万元。三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实施“双千”党员骨干培训计划,每个县(市、区)每年培训千名农民党员致富骨干,对千名农民党员进行就业技能培训。深化“三向培养”活动,把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农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组干部。三年来,我们共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8万人。深化“党群共同致富”活动,村干部和党员领办创办党群共同致富组织近万个。

3发展集体经济,培育壮大强村富民产业。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党建工作重中之重,不断增强村级组织的造血功能,强化脱贫攻坚的物质基础。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市委制发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7年彻底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支持项目向贫困村摆布、资金向贫困村倾斜、人才向贫困村流动。市县每年按照2‰的比例建立基层党建基金,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建设,不断完善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为支撑“一核多元”的精准扶贫组织体系,切实增强党组织引领脱贫攻坚能力。二是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并推广“合作经济”“集体股本”“土地流转”“产业带动”等特色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全市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2万元的村已达90%以上。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大力鼓励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社,并集中流转土地,建立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基地,按照“地折资、资折股、效益保底、股份分红”或反租倒包的收益分配模式,带动贫困户致富。全市目前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社4378个,其中贫困村建立农民合作社6个,共吸纳8940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带动2万多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凌源市范杖子村党组织先后领办创办了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该村已发展成为东北最大的甜椒生产基地,实现人均年收入23万元,村集体年收入30万元。三是壮大富民产业。坚持党组织引领,重点围绕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林果业、食用菌生产等产业,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25万户,78万人,项目户均增收2380元以上;发展省级扶贫龙头企业68家,带动6万农户增收致富;建设产业基地2处,建设家庭农场扶贫项目000个,带动2000多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元。

4夯实基层基础,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近年来,**市加大整顿建设和资金投入力度,着力补齐“短板”,为基层脱贫攻坚创造条件。一是加强场所阵地建设。三年来,多渠道累计投入566亿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789个,文化活动广场859个,社区场所37个,全市343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部达到200平方米以上、343个文化活动广场全部达到000平方米以上,200个社区场所全部达到400平方米以上,达标率为00%。积极打造村级组织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推行乡村干部“驻村联户、民事代办”工作法,零距离开展便民服务,做到扶贫政策、措施、信息“三到户”,矛盾调解和事项办理“不出村”。二是加强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把43个省定贫困村和9个贫困边缘村全部纳入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逐一建立台账,实行挂单整改,贫困不“摘帽”,后进不销号,让每个贫困村党组织都强起来,成为脱贫攻坚的一线指挥部。两年来,全市已有34个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党组织实现转化升级。三是加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按照“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运行规范、活动经常、档案齐备、场所标准”的要求,在全市重点打造00个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村,以点带面促贫困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

二、存在主要问题

党建与扶贫深度融合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党建工作与扶贫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两层皮问题,“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比如有的基层党组织在宣传扶贫政策、确定扶贫对象、制定扶贫规划、实施扶贫项目、使用扶贫资金等方面的组织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要做的”与“想要的”不能完全统一,导致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有的基层党组织找不到以党建促扶贫的抓手,把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工作相割裂,就扶贫抓扶贫,就党建抓党建,导致资源整合难、机制不顺畅。这些问题不解决,党建与扶贫就会长期“分头拉车”,难以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

2部分贫困村党组织思想不解放,引领脱贫攻坚能力不强。全市有/3的贫困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落后,信息闭塞、思想不解放。部分村党组织存在“等、靠、要”思想,总把希望寄托在上级扶持上,创新创业意识差,特别是带领群众治穷根意愿不强烈、工作不主动、办法不够多。一些贫困户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差,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能力弱,劳动技能低,科技发展意识淡薄,脱贫致富本领欠缺,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存在懒惰思想和依赖、观望心理,停留在“被动脱贫”层面,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扶贫工作难度,影响了脱贫攻坚进程。

3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导致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不足。目前,全市还有39个村集体收入达不到2万元,有债务的村仍有043个、总额37亿元。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80%以上都存在收入来源单一、经常性、稳定性收入偏少等突出问题。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债务负担重,导致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有的贫困户已经实现脱贫,但由于造血能力较弱,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学返贫、因市场风险返贫现象也比较突出。

4驻村扶贫工作还不够深入,帮扶成效呈现不均衡态势。在党建促脱贫工作中,虽然为所有贫困村都确定了帮扶部门,向所有贫困村都选派了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也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仍然有少数部门单位对驻村帮扶工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有应付的思想,打着“小算盘”,不考虑农村的实际和选派人员的能力素质,舍不得放出骨干、业务尖子,导致驻村工作队帮扶不力、帮扶村不满意;有的部分单位没有认真分析基层情况,没有了解基层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导致选派的干部优势特长发挥不出来。有的驻村工作队本身工作态度还不够积极,驻村时间少,帮扶措施不力,导致工作打不开局面,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三、对策和建议

在党建促脱贫攻坚中,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注重用脱贫攻坚的成果来检验党的建设工作成效,真正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发展优势。

强化责任落实,实现党建工作与扶贫工作双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关键是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找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扶贫开发工作的结合点,把“两张皮”拧为“一股绳”。要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把基层党建目标任务与扶贫开发目标任务有机融合,把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心放在找“贫”根、寻“困”源上,确保扶贫开发工作做到哪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实现党的建设和扶贫开发“无缝对接”。要建立健全“书记抓、抓书记”责任机制,探索建立党政同责,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坚持做到把精准扶贫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同考核,定责任、定目标、定时限,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上下联动、各方配合、齐抓共管工作格局。要加大项目整合力度,用活用好各种扶贫资源,做到有基础设施建设的地方就把党组织阵地建设“捆绑”起来,有产业培植壮大的地方就把集体经济融入进去,有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就由党员带头顶上去。

2加强教育引导,从根源上解决“思想贫困”问题。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对群众的教育引导作用,要真正找准贫困群众的需求点和诉求,引导群众改变被动、观望、依赖的心理,克服“等靠要”思想,通过鲜活的事例点燃群众参与的热情,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激发内生动力,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双手拔掉自己的穷根子,变“被动扶贫”为“被动扶贫”。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党的惠民富民政策教育,在解决好群众“富口袋”的同时解决好“富脑袋”的问题。通过家庭挂牌、公开承诺、善行义举、积分评星等形式,让道德建设走进千家万户,也打开了贫困群众亲帮亲、友帮友、邻帮邻、户帮户的全民助力脱贫攻坚的新局面。

3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激发贫困村脱贫攻坚内动力。抓实村级集体经济,找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精准脱贫的结合点,是实现贫困地区从“输血”向“造血”功能的转变,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助力脱贫攻坚的一剂“良方”。要把发展集体经济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因村制宜、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模式,通过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等市场化方式盘活农村资源,推动集体经济大幅提升。特别要坚持党建领航,重点抓好合作社经济,鼓励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大力发展各类合作社,将更多的贫困户纳入其中,提高脱贫致富的本领,增强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4精准选派扶贫一线干部,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人才支撑。把选派干部到扶贫一线作为建立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链条的主渠道,统筹做好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持续推动各种资源和力量下沉到基层,为扶贫工作注入强大的生机与活力。认真分析基层贫困原因和发展后劲,找准症结,有针对性分类选派干部到扶贫一线。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的,要选派党性强、熟悉党务的干部;发展滞后,贫困面广的村要选派熟悉产业发展的技术干部;矛盾纠纷集中、热点难点问题多的村要选派熟悉法律、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让选派干部发挥优势。要严格实绩考核,制度科学合理考核方案,细化考核的内容、量化考核指标,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探索建立“三个一批”制度,对工作成效不大、贫困村和党员群众评价不高的工作队要坚决撤换,召回一批,进行“回炉再造”;对好的优秀驻村干部典型,表彰一批,营造比学赶帮的浓厚氛围;对那些真情帮扶、业绩突出的驻村干部,提拔重用一批,营造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确保把脱贫攻坚工作落深、落细、落实。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7-05-12 10:56:13
上一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调研报告
下一篇:下乡驻村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网友评论《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