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是什么节


  寒衣节是什么节?都听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却鲜少人知道寒衣节的这个节日,随着时代的进步,寒衣节里的很多陋习已经消失,但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传说,却流传至今。


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同属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人们习惯叫&ldqu;过十月一&rdqu;。旧时,妇女们要亲手缝制寒衣,送给远方的亲人。如亲人已去世,就用纸做成寒衣,在这一天到坟前烧掉,所以叫&ldqu;寒衣节&rdqu;。据说这个节日来源于孟姜女千里寻夫的传说。


  古时,在十月初一的前一天,由家长率领儿孙们到祖坟添土。添土不用筐篓,要用衣服兜着,兜的土越多,族里人丁越兴旺。节日当天,则由族长带领家族中的男姓,抬着食盒、大方桌和丰盛的供品(20至30个大碗),逐个到坟前祭拜,叫&ldqu;上大坟&rdqu;。现已改为一家一户携带少量供品(一般是饺子)&ldqu;上小坟&rdqu;了。


  如今,十月初一上坟烧纸、烧寒衣的习俗已淡化,许多人特别是城里人,只是到坟前默哀或献上一束鲜花,来怀念逝去的亲人。过去,十月初一还是长工的下工日,所以又叫&ldqu;散工节&rdqu;雇主要在这一天设筵犒劳雇工、清算工钱,宣布是否继续留用,留下的叫&ldqu;打冬&rdqu;或&ldqu;扛冬活&rdqu;。到十月初一,坡里的庄稼都已收打完毕,即墨、崂山、平度、胶州、胶南、莱西都有&ldqu;十月一净坡&rdqu;和&ldqu;十月一坡了(净)场光&rdqu;的俗谚。


  【寒衣节的习俗】春夏秋冬往复循环,十月为孟冬。十月一日是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由生者的御寒加衣,想到死者的防冷需要。


  晋南地区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


  晋北地区送寒衣时,要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俱备。这些纸制工艺品除体积缩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


  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了。所以十月一日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这种行动虽然看来好笑,却也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


  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雁北许多地方及晋中的平遥等县,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临县旧日传有一诗:&ldqu;粘纸成衣费剪裁,凌晨烧去化灰埃。御寒泉台果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rdqu;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对其传说效应提出了质疑。


  儿女们守孝,穿三年孝服。孝满之年的十月初一日换穿常服。


  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民间也总是习惯在十月一日进行。


  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十月一日,妇女忌出行。民间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


  寒衣节与孟姜女


  一、寒衣节


  农历十月,为冬季中的第一个月份,古称孟冬。此时天气虽然逐渐转寒,但部分地区暖和依旧,山树枝头,绰约绽放着几朵花蕾;田畴陇边,风中嫣然含笑着黄色菊花,因此十月又有&ldqu;小阳春&rdqu;之称。


  农历十月初一,是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也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dsh;&dsh;寒衣节。


  寒衣节,又称&ldqu;地腊冥阴节&rdqu;、&ldqu;送寒衣&rdqu;、&ldqu;烧衣节&rdqu;、&ldqu;十月朝&rdqu;、&ldqu;十月一&rdqu;、&ldqu;哭节&rdqu;、&ldqu;祭祖节&rdqu;等,民间俗称&ldqu;鬼节&rdqu;、&ldqu;冬祭&rdqu;、&ldqu;鬼头日&rdqu;。《旧京风俗志稿本》云:&ldqu;十月初一日,京俗为鬼节,谚云:&lsqu;十月一,鬼穿衣&rsqu;,盖言天气渐冷,已死之人亦须穿衣也。&rdqu;旧时,寒衣节是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中国民俗节日中的三大&ldqu;鬼节&rdqu;。


  (一)寒衣节的起源。


  、寒衣节源起于古代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


  古代,秋天新收后,为缅怀先人,祈求来年丰收,民间有祭祀祖宗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秋天的很多民俗节日均有联系。古人在十月初一,用黍等农作物祭祀祖先,后演变为家祭、墓祭等多种形式。现今江南部分地区,犹存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十月初一烧送寒衣,祭祀亲人的风俗,现多见于北方民间。


  2、寒衣节为传统节日&dsh;&dsh;&ldqu;下元水官节&rdqu;的前移。


  &ldqu;三元&rdqu;是&ldqu;三官&rdqu;的别称,《五杂俎》载:&ldqu;道经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rdqu;《太上三官经》云:&ldqu;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rdqu;,&ldqu;三元节&rdqu;为道教的传统节日:上元节称&ldqu;上元天官节&rdqu;,系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中元节称&ldqu;中元地官节&rdqu;,系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下元节称&ldqu;下元水官节&rdqu;,系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水官生日,作为节庆,是为了求取水官保佑,能够解脱无法预料的厄运。


  始于汉代的&ldqu;下元水官节&rdqu;,在民间流传了一千多年。清代,此节被前移到十月初一,成为寒衣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寒衣节为孟姜女传说衍生的节日。


  &ldqu;十月里,十月一,家家户户缝寒衣,人人都把寒衣换,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rdqu;,千百年来,孟姜女寻夫送寒衣、哭倒八百里长城的歌谣,唱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凄婉的歌词,悲伤的爱情故事,深深打动着一代代男女老少的心,长城内外的父老乡亲,约定成俗,把农历十月一日孟姜女寻夫送寒衣的日子,称为&ldqu;寒衣节&rdqu;,孟姜女的传说也成为华夏久盛不衰的经典传说。


  一个凄美动人的传说,竟衍生了一个中国民俗节日&dsh;&dsh;寒衣节!这不是神话,这是一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奇迹!


  (二)寒衣节的主要风俗


  寒衣节曾是一个全国性的祭祖日,也是生者怀念死者的日子。这天,妇女们要亲手缝制好寒衣,为家人试穿冬衣,或送给远方的亲人;然后在坟前烧掉纸做的寒衣,作为对已亡人的怀念,俗称&ldqu;烧寒衣&rdqu;。到庙里烧香、祭供祖先、烧纸钱、放河灯等为民间的普遍节俗,清代,部分地区还有城隍出巡的风俗。


  旧时节俗中存有许多迷信成分,但更多的是包含着浓浓的人情、亲情。如由生者的御寒加衣,联想到阴间的祖先,因此用布、纸做成衣服焚化,送给祖先,让他们温暖地渡过严冬等等,体现了一脉相承的至深亲情。


  随着时代的进步,寒衣节里的很多陋习已经消失,但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传说,却流传至今。


  《孟姜女》的传说,源头最古,故事情节及演变过程最为曲折,对中国民间文化的影响也最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探寻起演变过程,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蕴藏的文化内涵。孟姜女的传说,与长城密切相关,我们的探寻之旅,就从长城脚下开始。


以上这篇关于寒衣节是什么节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关于更多写作知识尽在:写作知识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4-08-19 22:22:23
上一篇:学术论文写作方法
下一篇:申论写作技巧2014
网友评论《寒衣节是什么节》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