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关岭自治县高举“发展、团结、奋斗”三面旗帜,领导全县34万各族干部群众,千方百计抓机遇,全力以赴提速度,坚定信心上台阶。结合实际,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化带动、旅游兴县“三大战略”,努力实现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8%以上的目标,争取与全省、全市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赶超跨越。
一、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加快把我县建成全市重要的煤炭及煤化工、铁合金、建材、特色农产品、中医药生产加工基地。实现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4%以上。一要优先发展工业园区。编制完成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思路,积极引导产业集聚,促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目前已入园企业7户,意向性项目5户。二要继续壮大煤炭产业、大力发展电解锰产业。把煤炭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基础产业,迅速扩大煤矿开采规模,积极发展煤炭精深加工。到205年煤炭年产量力争达到250万吨,实现税费3亿元左右。大力发展锰矿开采加工,做好一期年产5万吨、二期年产20万吨电解锰生产服务工作,力争二期实现税费4亿元。三要提升铁合金、电力等传统产业。按照抓好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限制高耗能,杜绝高污染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发展铁合金及建材为主的传统产业,继续巩固壮大电力产业。四要发展壮大特色新兴产业。立足我县产业基础,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抓好特色农产品、畜禽产品、林产品及旅游商品生产加工项目,大力发展中药材加工业。
二、深入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全力推进大县城建设
坚持以县城建设为重点、区域中心城镇为支撑,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协调、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力争205年城镇化率达40%以上。一要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全面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优化和关岭新城经济区规划,把关岭建设成为生态旅游文化城,把关岭打造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二要强力推进大县城建设。抢抓长昆快速铁路在关岭建站的历史机遇,加快顶云新城区和县城一体化同步发展。把新城区建设成为集生态旅游、文化产业、绿色产业、交通运输、物流贸易城镇化的带动区和新核心区。三要推进区域中心城镇建设。积极培育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网络节点上的中心城镇,努力发展交通型、旅游景点型、绿色产业型、工业园区型、商贸集散型城镇。四要强化城镇建设管理。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
三、深入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产业化
坚持把旅游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发展,按照“大旅游、大服务、大流通”的发展思路,打造“黄果树国家公园核心区”,加快建设贵州西部游客集散中心。一要建大景点、做大品牌。紧紧抓住省市规划建设黄果树国家公园的历史机遇,充分依托交通优势,积极融入黄果树大旅游经济圈。围绕大岭、大桥、大峡、大道、大湖、大谜、大瀑、大树“八大”美景,加快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景区、木城河旅游区建设,加快坝陵河大桥及滴水潭瀑布旅游开发,加快捆绑申报花江大峡谷景区和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级名胜风景区。二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充分利用我县区位交通优势,大力鼓励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改造乡镇集贸市场,建立完善各种专业市场,逐步形成以县城为核心、辐射周边的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三要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产业。积极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和信息、科技、农业服务业。全面发展面向民生的生活服务业,切实提高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物业服务、社区服务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