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吴结元陈磊雷大正

【摘要】论文引入层次分析法(AHP)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建立递阶层次指标体系,引入“重要性”的相对测度基础概念并简化成对比较标度,构建判断矩阵对并计算权向量,合理地确定了方案层各指标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对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Abstrt】Thspprtrdusthlythrrhyprss(AHP)tvlutththqultyfllsduvrstsItstrutshrrhldxsyst,trdusthbsptfthrltvsurf"prt"dsplfsthprsprssl,strutudttrxdlulthtvtr,srsbldtrtfthsyththtfhdxthprrtthtrt,hhsfrtsftprvthvtydstftyfththqultyvlut

【關键词】AHP;判断矩阵;教学质量;相对测度

【Kyrds】AHP;udttrx;thqulty;rltvsurt

【中图分类号】G4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673-069(208)04-0078-02

引言

教学质量评价作为各高校教学管理的常规工作,对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传统的评价方法一般以定性为主,或虽然建立指标体系,但评价指标一般是平均权重或人为随意的设置权重,评价结果往往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结果。[]基于此,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引入“重要性”的相对测度基础概念,简化计算步骤,解决了多指标权重分配的问题,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科学度和客观度。

2层次分析法的结构与步骤

层次分析法(AlytHrrhyPrss)在20世纪70年代由TLStty提出。该方法具有系统性,简单性、实用性等特点,通过将影响结果的各类因素划分若干层次和因素(见图),引入专家进行初始评价,通过构建递阶层次模型、构造成对比较矩阵、层次单排序、一致性检验等四个主要步骤(见图2),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层次、多目标的体系。

3引入“重要性”的相对测度基础概念的AHP模型

3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一般包括科学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等。[2]参照这些原则,按照AHP方法的思想,结合专家意见和相应的参考,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递接层次结构模型见表。

32建立成对比较矩阵并计算权重

传统的AHP方法将成对比较标度分为9级(见表2),陈伟提出AHP方法使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3],其中“重要性”这一模糊概念会导致9级量化出错或矛盾是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冯德田[4]提出了“重要性”的相对测度基础概念及其算法,将9级量化简化为较为容易的3级量化指标(见表3),并用此3级量化指标建立判断矩阵,之后再建立判断矩阵并计算权重从而简化AHP模型的计算过程。

4结语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引入“重要性”的相对测度基础概念并简化成对比较标度,通过建立准则层对目标层、方案层对准则层的初始判断矩阵、判断矩阵并计算权重,进而综合得到方案层对目标层的综合合成权重,改善了以往评价指标权重平均设置或人为随意设置导致的问题,对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度和科学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苏秀娟,孙玉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定量评价的方法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3,6(6):62-66

【2】张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

【3】陈伟正确认识层次分析法(AHP法)[J]人类工效学,2000,6(2):32-35

【4】冯德田层次分析法中的若干问题[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9,5(2):26-3

文章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05 18:55:19
上一篇:公平竞争审查视野下网约车规制路径研究
下一篇:四川内江糖业传统建筑现状及景观设计分析
网友评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