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的期待

文伯

“长三角”成为今年两会的热门话题。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数千年来,长江养育着两岸的黎民,推动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现在已到了充分开发利用长江的天然优势,释放出最大能量的最佳时机。

长三角地区,面积3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26;常住人口22亿,占全国的/6;经济总量95万亿元,占全国的近/4。长三角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量最大的区域,日渐成为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翻开长三角地图,上海自贸区、浙江自贸区、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合肥国家科学中心、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头雁项目”星罗密布。

长三角的发展,国家有战略、地方有共识。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央就提出长三角一体化的设想,206年,国务院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培育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极,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一体化正迎来加速发展的重大机遇期。

机遇在于中央的战略已定,在于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战略共识,在于三省一市之间的联动发展日臻成熟,基础已经铸就,在于高铁时代的“同城效应”。合肥市长认为一小时到南京,两小时到上海、杭州,已形成长三角主要城市间的“三小时通达圈”,长三角“高铁经济带”,“高铁都市圈”日渐成熟。嘉兴市长认为,就像按下了“快进键”,去年嘉兴获批建设“浙江省全面科技示范区”,现在嘉兴的公交卡可在上海通用,医保卡可在上海医院刷卡,嘉兴将在基础设施、产业平台、创新驱动、公共服务、政策环境等方面,全面发力、全面提速。苏州市长认为,目前长三角一体化已驶入“快车道”,协同发展力度越来越强,推进速度越来越快,上海的龙头作用愈发凸显。

目前,长三角已经形成“三级运作”的区域合作机制:决策层是“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协调层是“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执行层是各种重点合作专题组。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是全覆盖的。长三角的一体化将覆盖交通、产业、科技、环保、信用、食品、区域安全包括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又是特色化的。长三角一体化绝不是一致化、同质化,而是个体间“大道一统”而又“和而不同”,形成“差异化”的竞争格局;要重点加强规划对接,强化功能布局互动,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在空间格局层面各要素有效布局,强化产业协同发展的纽带;长三角城市群之间,产业应有承接和互补。

长三角一体化,更是前景恢宏的。上海社會科学院副院长张兆安为长三角描绘出“四条走廊”的远景图。一是G60科技创新走廊,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出发,经漕河泾、闵行、松江、金山,与浙江嘉兴、杭州对接,形成科创资源集聚、科创人才汇聚、科创平台多元、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二是G50绿色发展走廊,从上海青浦、经江苏吴江、浙江湖州,一直延伸到皖南地区,发展绿色休闲产业,建设特色小镇,成为“两山”理论的实践示范区;三是G42高端智能制造走廊,从上海普陀、嘉定、江苏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一直延伸到安徽,与长江经济带以及皖江经济带相衔接,着力发展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四是临海临港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廊,从浙江温州、台州、舟山、宁波,经上海到江苏南通、盐城、连云港,结合沿海铁路和上海组合港建设以及海洋强国战略,建设成为一条沿海发展轴。

随着北面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淮安新区的建设,南面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长三角形成“T”字形发展战略布局。长三角应与南北遥相呼应,形成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

“长三角”航母正在起航,必将乘风破浪,一往直前。

文章来源于:上海企业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05 18:54:56
上一篇:昌邑市不动产登记实现“一窗受理、20分钟办结”
下一篇:建立“轮辐式”公共服务管理结构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践与思考
网友评论《“长三角”的期待》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