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前夕



文由






公文

























集整
理莲山端午前夕
&bsp;&bsp;&bsp;&bsp;&bsp;&bsp;不知觉间﹐又到端午。游子们一年一度的五月五忆故园的日子又到了。每年的我都翻出屈原的离骚(节选)﹑涉江﹑九歌(节选)来读一番。除缅怀屈原外﹐就是思念家乡的棕子。
&bsp;&bsp;&bsp;&bsp;&bsp;&bsp;话说在外面也能吃到棕子。那年我在阪田吃的那棕子﹐里面夹了肉﹑放了红豆﹑又加绿豆﹑另外一些糊糊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那味道怪怪的﹐半个未吃完我就想哇出来。记得家里的棕子﹐可就比较纯正﹐没有放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棕子的味道。大家都知道棕子﹐是用来丢水里喂鱼的﹐说是可以粘住鱼的嘴﹐以免鱼吃了屈原的尸体。后来为了纪念他﹐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做棕子吃﹐也就成了习俗。
&bsp;&bsp;&bsp;&bsp;&bsp;&bsp;&bsp;但这棕子是怎么做的呢?我不知晓外面的棕子是怎么做的﹐只知道家里的棕子。是用糯米做的﹐将米淘了﹐然后放在大甑里面﹐放上热水。然后将早稻草烧上火﹐将着火的稻草放在甑里面﹐然后盖上盖子﹐让稻草的香气熔入到米中﹐如此三番。用早稻草的原因是﹐早稻草的味道比较香一点﹐杂交稻的稻草没有这么香。再将米淘干净﹐用新鲜的棕子叶包了。这包法也是有讲究的﹐要包得又圆又尖的长形﹐这样才是好手艺﹐吃起来也顺手﹐不像外面的棕子﹐包得像个萝卜或者球球一样﹐难看。然后用麻线将棕子裹了﹐最后放在甑里煮熟。煮熟后拿出来的棕子打开棕子叶﹐是黄澄澄的﹐越是黄得透就越是香味好。这棕子吃起来的香味是浓浓的草香﹐就像是田地间稻子熟了的味道。再纂点白糖味道就更好了﹐比在深圳吃的棕子味道强得多了﹐这里的棕子除了肉味还是绿豆味,吃起来就想哭。也许是这里离汨罗太远的缘故罢。
&bsp;&bsp;&bsp;&bsp;&bsp;&bsp;家乡的端午自然也是大风俗,像岳父家是每年端午节之前都要去送端午节的﹐和年节一样的重大。当然﹐主要的礼物就是棕子。然后是天未亮母亲就去外面采一些野生的艾叶回来。吃艾叶煮的鸡蛋﹐可以去邪火﹐防牙痛﹐我小的时候牙经常痛﹐就吃这种鸡蛋。在门框上﹑窗台上放上新鲜的艾叶﹐意指家人相敬相爱。大人们就喝雄黄酒﹐除邪。好久未回家乡﹐些许风俗都已淡忘﹐但棕子的味道却是一点未忘。
&bsp;&bsp;&bsp;&bsp;&bsp;&bsp;&bsp;再就是大节目赛龙舟了﹐现在的小乡镇一般没有举办。在大的市镇﹐一些有资金的单位会举办龙舟比赛。不过﹐漂泊几年﹐也没有时间去看一下龙舟比赛﹐棕子也不太敢吃了。
&bsp;&bsp;&bsp;&bsp;&bsp;&bsp;我是多么地渴望再吃到家乡的棕子﹐哪怕是那种香味﹐虽然以前不喜欢吃﹐现在看来是易想难及。在外漂泊的日子﹐这端午节也成了有假无节。哦﹐故乡的思念和久违的棕香﹕暖袅袅兮熏风﹐洞庭涸兮叶未下﹔步高楼兮骋望﹐佳期至兮子不归﹔举余袂兮湘水﹐音容忆兮语飞燕﹗


文由






公文

























集整
理莲山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4-12-08 18:46:08
上一篇:爷爷老了
下一篇:茉莉花
网友评论《端午前夕》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