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财经工作暨城市工作会议讲话稿

本文 由第 一 公 文网 收 集 整理莲山

全县财经工作暨城市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财经工作暨城市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市财经工作会议和城市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并对下一步切实抓好全县财经工作和城市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刚才,刘伟红同志和张龙同志分别传达了全市财经工作会议精神和城市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并对今后一段时期全县财经工作和城市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市上的两个会议特别是市委毛书记、市政府黄市长的重要讲话,为我县未来财经工作和城市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拓展了思路,提供了依据,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认真学习领会,并在工作中切实加以贯彻落实。对刘伟红同志和张龙同志的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大家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下面,我就抓紧抓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有针对性地讲些意见。

一、瞄准差距,增强信心,全力推动财经工作再上新台阶

财源是财力之本,加强财源建设是解决财政困难,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地方党委政府永恒的经济工作主题。近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县上下积极培植财源,严格财税征管,地方财政实力明显增强,保运转、保民生、保增长的能力不断提高,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财源建设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结构不合理,非税收入占比较大,去年我县税收收入为36亿元,非税收入为05亿元,税收与非税收入比例为56:44,反映出我县财政收入质量不高。同时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都有矛盾,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二是保障压力较大,去年我县大口径财政收入为563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24亿元,而财政支出则高达707亿元,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这说明我们的总量规模偏小、自给水平较低,“吃饭”财政特征明显。三是对新政策应用不熟悉,对国家的宏观政策不熟悉,对金融扶持政策不熟悉,同时我们自身制定政策的能力还比较弱。四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力度不大,在政府投资不足的情况下,社会投资也很乏力,目前我县PPP项目入选省发改委项目库的6项,其中入选国家发改委项目库的2项,但签约实施的仅有xx县集中供热工程项目项,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很多工作去做。分析其根源,有经济下行、税制改革等政策环境的影响,更多的还是财源建设与经济发展不相匹配,骨干企业较少、主体财源不足、后续财源缺乏、“造血”能力不强,以及税费征管措施落实不够到位、财源培植机制不够完善等原因造成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增强信心、自加压力、奋力起航,以百倍的干劲、忘我的精神,锲而不舍地抓好财源建设,力促财经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一,加快培植骨干财源,促进财政收入持续增长。我们要以效益和市场为取向,切实加大地方财政支持经济特别是税源建设的力度,积极培植骨干财源,把财政“蛋糕”做大,把财源建设的文章做好,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三个高于的目标,即:税收增速高于财政收入增速;财政收入增速高于全县生产总值增速;财政收入增速高于全省财政收入平均增速,从根本上扭转财政增收乏力的被动局面。一要做大做强三大产业生财。我县财源基础薄弱,根子在于主导产业发育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建立二产为主,连接一产,带动三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财源培植体系,努力使主导产业成为财政持续增收的稳固基础。一产上,要着力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财税贡献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坚持走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路子。二产上,要坚持生态循环工业发展方向,着力构建以绿色有机食品加工、新能源开发、矿产品综合利用为主导的工业发展体系,努力把工业经济打造成财政增收的重要支柱。三产上,要持续强化旅游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旅游文化体育医养深度融合,大力发展金融保险、检验检测、工程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教育培训、健身休闲、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提高新兴产业和群体性财源对财政税收的贡献率。二要运用好金融产品聚财。切实转变发展思路,加大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政策的分析研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吸引更多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资金和民间投资资金,加大对我县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引导企业不断推出创新融资品种,发行公司债券、中期票据,不断扩大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和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建设。三要大力扩张市场主体育财。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全面放宽市场主体经营限制,全方位提升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便利化、规范化、透明化程度,推动市场主体持续快速增加。要通过进一步正税清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特别是垄断性中介服务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要继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扩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各类农村市场主体,力争总量、质量和经营效益有大的提升。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建设运营好创新基地、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等各类创新创业基地,使其成为孕育新兴业态的摇篮。要加快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工作,引导市场主体裂变式增长,培育成长型企业向规模企业转变。四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财。借助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博会、“兰洽会”、“张交会”等平台,积极开展宣传推介和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提高xx知名度和影响力,从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把有实力、有意愿的客商招引进来,促进招商引资尽快落地,切实提高签约招商项目的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投产率,不断提高财源接续力。

第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发经济发展生机活力。推进财源建设,必须要在政府引导扶持上狠下功夫,推动财源建设尽快打开新局面。一要配套完善扶持政策强化引导。为加强对财源建设的政策扶持,市委、市政府决定每年统筹2亿元作为财源建设专项资金,并提出了2条具体的支持政策。我们要以这些扶持政策的落实为契机,进一步整合县上现有的各类扶持政策和财政奖补资金,研究制定支持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骨干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区别不同情况实行差别化扶持,放大资金投放效应,切实增强市场活力。二要瞄准重点扶持对象精准发力。在后续财源培植上我们绝不能搞“齐步走”、撒“胡椒面”,而要集中力量加大对绿色有机食品加工、新能源开发、矿产品综合利用、旅游文化、商贸物流等产业的扶持力度。要在全面落实市、县已出台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在工业技术改造、产业转型升级、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资金,落实好国家支持旅游文化、现代物流、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的税费减免、返还、贴息等普惠性政策,助推重点产业发展。要加大对税收贡献大、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的骨干财源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落实县级领导一对一联系服务企业制度,政府优先采购本土企业产品,实施企业降本增效行动等措施,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达到壮大地方财源的目的。三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聚集能量。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的“牛鼻子”,继续实行县级领导挂项和“五个一”工作责任制,在项目申报、审批、建设、验收等环节全程跟进服务。要积极推进政务服务方式创新,全面落实项目帮办、代办、包办责任制和服务承诺制、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着力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四要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质增效。积极搭建政府和企业互动交流平台,加强政、银、企合作,建立多元化、常态化的投融资保障机制,并探索实行政府性资金与金融机构税收贡献及贷款投放额“三挂钩”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要积极解决重点财源企业融资难题,支持引导企业利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并协调金融机构在最大范围内给予贷款支持。要提升要素保障和协调能力,为重点财源企业优先安排项目用地、环保指标,协调解决原料供应、企业用工,保障重点财源企业平衡运行。

第三,强化综合治税措施,确保税收征缴应收尽收。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加之今年国家减税力度进一步加大,我县可预期的减税规模将大于以往。与此同时,随着经济成分多元化、企业核算利益化、收入分配隐蔽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税费征管难度不断加大,税费“跑、冒、滴、漏”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必须要把强化税费征管作为财源建设的重要任务,坚持依法治税,强化源头管控,着力提高综合治税能力。一要强化协调联动,构建综合治税格局。在实际财税征管工作中,仅靠财税部门单打独斗远远不够,必须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实行联合管控,努力构建“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税格局。县政府要把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工作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服务经济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税收工作,成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加强对税收征管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及时研究综合治税有关重要问题。政府各部门要强化财税意识,主动加强与财税部门的沟通联系,严把审批、监督、管理等各个环节,防止偷税漏税,切实履行好协税护税职责。税收、财政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治税氛围和纳税环境,使依法纳税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要不断优化服务手段,提高办税质量和效率,切实让诚信纳税者获得更多实惠、让偷税漏税者受到相应约束。司法部门要积极配合税务机关开展税收执法,坚决打击偷税、漏税、逃税、骗取减免税等各种涉税违法活动,努力从根本上规范税收秩序、净化综合治税环境。二要突出源头治理,布好税源监控网络。要强化“互联网+综合治税”实践,加快建立综合治税信息共享平台,以数据共享、智能管控为核心,探索建立涉税信息共享机制,有效打破部门“信息孤岛”、堵塞税收流失源头。要搞好税源普查,对纳税企业进行全面核查,摸清纳税人底数,建立健全税源信息库,规范纳税户籍管理,切实解决无证无照、有照无证等税收征管盲点,坚决消除收入管理死角。要加大征管力度,既加强对重点企业、重要行业和新兴领域的税费征管,又重视对零、散、活税的管控,确保税款应收尽收。三要狠抓监督管理,提高非税收入效益。非税收入是我县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局要严格执行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将预算单位所有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统筹安排使用。要深化税费改革,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和国有资产收益的收取制度,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管理方式,坚决杜绝截留、挤占、挪用,坐收坐支和私设“小金库”等违纪违法行为。

第四,强化考评刺激机制,凝聚财源建设合力。财源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事关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全县财源建设目标任务落实到位。一要强化目标管理,严格落实责任。政府要坚持把财源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及时了解和掌握财税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财源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牢牢把握财政工作的主动权。要严格目标管理责任制,积极与市上相关部门衔接,配套完善我县财源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把任务层层分解到重点行业、优势产业和各类企业,落实到税种和具体项目;把责任落实到各镇,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将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挂钩,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对财政、国税、地税三局,凡完不成财税任务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二要搞好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县上要适时调整设立财源建设组织机构,探索建立以县政府为主体、以财税部门为主导、各部门共同参与的财源建设责任制,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推进财源建设的强大合力。要坚持科学聚财,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变化和全县经济发展走势,全面开展财源、政策效应、收入进度分析,构建“立体式”的财政收入分析预测体系,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三要狠抓考核督查,推动财源扩张。市委、市政府已经制定出台了财源建设考核督查办法,县督查考核局要与财政、国税、地税部门配合,尽快制定我县实施办法并积极推动落实,通过严考核、大督查、重奖惩的办法积极推动县域财源建设。要配套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要实行常态化跟踪督查,对财源建设工作情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高密度的跟踪问效和督查评估,认真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及时发现整改问题,实现财源建设任务、进度、质量的全程把控。要严格奖惩问责,把财源建设工作实绩作为干部选任、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表彰奖励,对工作滞后、失职失责的单位和个人通报批评、约谈诫勉、追责问责,充分激发调动各级各部门抓财源建设工作的潜能和积极性。

二、填白补齐,破解难题,努力促进城市工作再获新突破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工作,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大力推动城市开发建设,城市框架基本成形,城市功能显著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是湿地新区的建设,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而且缓解了老城压力,提高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未来城市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城市的快速发展,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面临着成长烦恼、转型之痛,主要表现为:一是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衔接不够紧密,对一些审批时间较长的规划,未能根据当前发展趋势及时进行修补完善。二是城区发展缺乏产业支撑,产城融合度不够,城市的内涵品质有所缺乏。三是城市建设发展投融资渠道单一,运用PPP模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的机制不够健全。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源是我们对城市发展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工作理念和方法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今后,我们要紧扣建设“灵秀xx”的主题,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填白补齐,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的意识,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将xx建设成为紧凑集约之城、宜居宜业之城、文明和谐之城、魅力品质之城、活力迸发之城,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幸福美好新xx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科学规划设计,建设紧凑集约之城。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发挥着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的重要作用。要认真反思、深入研究,努力把县城总体规划设计好、完善好、修补好,使之更加契合xx实际,更加符合城市发展趋势。一要高度重视规划的前瞻性和引领性。加快“多规合一”规划编制,建立“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和多规融合规划信息数据库,健全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燃气热力、供水排水等专项规划,启动编制地下综合管廊、智慧城市等建设规划,逐步形成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精准细致的规划体系,确保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注重彰显规划的地域性和特色性。深入挖掘xx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多彩的表现形式,把历史传承、文化元素和地域特色融入城市形象,充分体现xx的个性特色和时代风貌。要依托黑河、湿地、沙漠等生态特色,强化对城市天际线、山脊线、楼际线、水际线的规划和管控,彰显城市轮廓之美,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城市。三要切实增强规划的统筹性和整体性。树立“全域规划”的理念,加强集镇和村庄规划,使集镇规划各具特色,与县城规划既有整体性,又有互补性。同时,结合精准扶贫、易地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农村宅基地入市交易改革试点,优化村庄布局,以人口规模2000人左右、服务半径3公里左右为标准,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形成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重点、新型农村社区为支撑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四要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严格按照“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要求,进一步明确城市建设发展的“负面清单”,严格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审批程序,严肃查处各类违反规划的行为,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第二,完善综合功能,建设宜居宜业之城。城市功能决定着城市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我们既要强健城市的“骨肉之躯”,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又要提升城市的“造血功能”,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一要强化基础设施。以大交通理念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路网体系。继续配套完善城区公共服务功能,改造升级供水供热、污水管网、网络通信、电力供应等设施设备,尽快实现市政基础设施全覆盖。二要优化公共服务。统筹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网络基础改造升级和光纤到户,做到4G网络城区全覆盖。探索开展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合理规划建设停车场、便民市场、公共厕所和休闲健身场所,提高公共资源利用率,以满足群众居家生活和衣食住行需求。三要促进产城融合。充分利用“双创”空间、孵化园区等平台,引导产业向城区集中、集约发展,大规模扩张市场主体。以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加快城市综合体、物流园区、专业市场、休闲农业等商流项目建设,培育城市商业圈,带动金融、科技、商务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教育培训、健身休闲、家政服务等为主的生活性服务业,提升新型城镇化的规模效应和人口的聚集效应。

第三,坚持精细管理,建设文明和谐之城。城市建设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要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一要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实施互联网+数字城市计划、产业行动计划、电子政务计划,建设城市数字化监管平台,优化配置公共交通、教育医疗、社区管理、防灾减灾等公共服务资源,形成职能明确、规范高效、综合执法、优质服务的大城管格局,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服务和运行效率。二要强力整治城市顽疾。把“城市病”整治摆在城市工作的突出位置,持续深入开展“一项攻坚、三项整治”行动(以城市违章建筑拆除为主的攻坚行动和以市容环境卫生为主的环境整治、以退市还路为主的市场整治、以美化绿化亮化为主的风貌整治),下决心解决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违章建筑、垃圾围城等“城市病”,营造洁净、舒适、优美、文明的生活环境。三要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坚持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同向发力,采取合理调控土地供应、落实金融税收扶持政策支持居民购房消费、给予就业政策优惠支持农民进城购房、棚户区改造实行货币化安置、鼓励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等举措,全力破解房地产库存过剩问题,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四要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坚持“硬约束”和“软引导”并重,在严格依法依规惩戒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强闯红灯、翻越护栏等不文明行为的同时,持续深入开展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节约、健康、文明、科学的绿色生活方式,在全社会营造人人争做文明市民的良好氛围。

第四,彰显特色优势,建设魅力品质之城。要立足历史传承、自然特征、时代要求,以塑造特色、张扬个性为灵魂,不断彰显城市的独特魅力。一要挖掘文化特色。充分挖掘xx文化特有的丰富内涵和多彩的表现手段,把文化延续于城市的文脉,熔铸于城市的精神,彰显于城市的形象,努力构筑xx特有的文化特色,使城市文化在经营中增值,在经营中发展,在经营中升华,着力培育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城市形象,使xx城市品牌叫得更响、传得更远,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二要突出生态特色。继续坚持“南保水土、北御风沙、中建绿洲”的生态建设思路,以南部绿色通道、绿洲农田防护林、城乡绿化等重点工程为抓手,加快构筑绿色生态屏障,构建山清水秀的城市生态空间。以节水增绿为重点,“见缝插绿”开发建设一批街头绿地、小憩园、“绿色氧吧”,形成“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城市森林化”的绿化格局。三要体现时代特色。积极吸收科技成果、融入现代元素,创树新时代的建筑文化,使城市建筑焕发出时代新活力和文化生命力。统筹考虑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以精品理念建造城市,把每一栋建筑当成艺术品来打造,使单体建筑像盆景、群体建筑像风景、走在城市像画卷。

第五,推进改革创新,建设活力迸发之城。做好城市工作,加快推进城市化,必然遇到方方面面的瓶颈制约,必须靠改革创新解难题、破瓶颈、求突破,不断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一要解决“人从哪里来”的问题。着力抓好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将农民的户口变动与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等“三权”脱钩,充分调动农民进城落户的积极性。探索推进行政区划管理改革,有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大幅度提升城镇化率。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二要解决“人来怎么留”的问题。把充分就业作为城市发展的优先目标和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实施更加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大力开发就业岗位,让进城农民在城市扎下根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创业孵化培育体系建设,努力为草根、创客等城市的“活力细胞”提供成长“温床”,最大程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潜能,使创新创业成为xx最鲜明的城市基因。三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着力推广运用PPP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为城市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全力做好项目申报和跟踪做好补充完善工作,加快建设PPP项目信息发布平台,争取和吸引信誉好、有实力的运营商参与进来,促进PPP项目的落地。切实先行推出一批能够尽快实施的PPP示范项目,通过试点示范和总结推广,为其他领域开展PPP工作积累经验。

同志们,财经工作和城市工作业广惟勤,任重道远。全县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全力以赴抓好这两项事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性、长远性工程,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xx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bsp;

本文 由第 一 公 文网 收 集 整理莲山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6-09-25 18:20:52
上一篇:2016年第三季度全县经济形势分析会讲话稿
下一篇:深化国地税合作的几点做法
网友评论《全县财经工作暨城市工作会议讲话稿》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