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全省粮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本 文 由第 一公文 网 收集整 理3同志们:
  这次全省粮食工作会议,是在我省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新形势、粮食流通部门肩负新使命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的任务十分明确,就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科学谋划新形势下全省粮食工作。刚才,益良同志代表省粮食局作了一个好的工作报告,总结了“十五”全省粮食工作成绩,提出了“十一五”粮食工作思路,部署了2006年粮食工作任务。希望各市州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回顾“十五”,我省粮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粮食部门认真贯彻国家粮食方针政策,大力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在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粮食市场、维护流通秩序、深化企业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种粮农民持续增收、粮价水平总体平稳、粮食安全有效保障的目标。同时,全省粮食系统队伍和作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省粮食局连续四年进入省政府目标考核先进单位行列,粮食系统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满意度高达98%。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省各级粮食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的结果。刚才,大会隆重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受到表彰的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辛勤工作在全省粮食战线的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望“十一五”,我省粮食工作已经站到了一个更高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全省各级粮食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和改革为主线,以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抓好“十一五”和2006年粮食工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XX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全面把握做好粮食工作的重要性
  粮食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在推进XX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进程中,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家粮食方针政策,充分认识粮食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把粮食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始终抓紧抓好。
  做好粮食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XX的坚实保障。“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资料,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纵观我国几千年来的发展历程,历朝历代的治乱兴衰,莫不与粮食生产的丰歉息息相关,莫不与粮食供给的裕缺紧密相连。当前,我国之所以能够保持安定祥和的社会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立足国内实现了粮食供求的紧平衡。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粮食安全这根弦什么时候都不能松”。同时,粮食工作的水平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个社会粮食供给的充裕程度特别是品种品质水平,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富裕程度。我们一定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确保粮食供给安全和质量安全的重要意义。
  做好粮食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粮食不仅是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原料、商贸流通的重要物资。加强粮食工作,将带动食品工业的发展,刺激粮食贸易的繁荣,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同时,粮食也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战略物资。粮价水平对整个社会物价水平的形成起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通货膨胀说明,粮价的异常波动往往是物价水平上涨的前奏。因此,粮食供求平衡、粮价运行平稳,被确定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而粮食储备和粮食调拨也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加强粮食工作,综合运用收购价格、风险基金、市场监管、粮食调拨、储备粮吞吐和进出口等手段,有利于政府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节奏和力度,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政策导向作用,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协调发展。我们一定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粮食储备和流通工作的重大作用。
  做好粮食工作,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粮食的生产环节在农业,粮食的流通基础在农村,粮食的收购对象是农民,粮食工作与“三农”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当前,粮食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服务新农村建设。一方面,粮食系统是现代农村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积累,粮食部门已经建立起遍布全省的购销网络体系,在粮食购销及农资供应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另一方面,粮食系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落实国家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政策,将直接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带动农民实现直接增收;执行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合理调节粮价,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带动农民实现生产增收;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将提升粮食生产效益,带动农民实现转化增收。我们一定要从促进农业和农村全面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粮食流通部门肩负的重要使命。
  二、分析形势,充分认识做好粮食工作的紧迫性
  我省是粮食主产省,也是粮食消费和转化大省,在全国粮食总量平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省粮食工作已进入了新的阶段,既面临着大好机遇,也将应对更加复杂的矛盾和挑战。加快粮食事业发展,提高粮食工作水平,不仅是国家对我省的要求,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更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我们要全面把握形势,清醒认识当前粮食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切实增强发展的紧迫感。
  做好新形势下的粮食工作,需要应对三个层面的挑战。首先,从发展全局的层面看,面临着保障粮食安全的艰巨任务。尽管近两年我省粮食生产出现重大转机,但也必须看到,我省粮食净调入的状况没有改变,人多耕地少的基本省情没有改变,粮食增产的基础还不稳固。据测算,我省粮食常年需求量为3500万吨,而粮食生产能力长期保持在3400万吨左右,供需缺口较大。特别是进入“十一五”时期,我们还面临着人口增长、城镇化和工业化提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的新形势,粮食需求持续增加,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立足省内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的任务十分艰巨。其次,从消费需求的层面看,面临着优化粮食品种品质结构的更高要求。我省已经进入人均GDP超过000美元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个发展阶段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居民的饮食结构迅速升级,加快由主食型向营养型过渡。城乡居民对粮油食品的口感、营养、安全性要求更高,对畜禽食品、加工食品等转化用粮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就要求粮食部门更加敏锐地把握市场需求,大力调整粮食品种品质结构,积极提供优质、专用粮油品种。第三,从行业发展的层面看,面临着应对市场竞争的严峻考验。在国际上,我们正处于入世后过渡阶段,粮食和食油实行关税配额管理的期限已过,将在更大范围内展开粮食资源和市场份额的竞争。在国内,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粮食大流通、大市场、大贸易的格局正在形成。民营粮油企业加速扩张,外资企业择机进入,粮食行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能否在新一轮行业整合中站稳脚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对我省粮食系统的一个重大考验。
  做好新形势下的粮食工作,需要把握三个方面的机遇和有利条件。首先,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高度关注,连续三年下发“一号文件”,出台了免征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惠农政策。“十一五”时期,国家将继续巩固和强化支农政策,已经出台的政策效应还在释放过程中,必将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夯实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其次,市场机制活力焕发。随着产权制度改革任务的基本完成,长期困扰国有粮食企业的“三老”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粮食企业无论在经营理念上,还是在经营机制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明显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有所增强,呈现出了空前的发展活力。第三,流通渠道优势凸显。在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我省国有粮食购销网点绝大多数得以保留,并且建立了稳固的经营渠道,与农户形成了稳定的服务关系。这是粮食部门区别于其他市场主体的独特优势,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我们要充分依托已经形成的购销体系,培育和强化粮食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三、明确思路,切实增强做好粮食工作的主动性
  今后五年,是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阶段,也是粮食工作积极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大局的重要时期。省粮食局党组提出抓好“五件实事”的思路,找准了粮食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希望全省广大粮食工作者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办好“五件实事”为抓手,努力开创让农民群众放心、开心、顺心、称心、安心的粮食工作新格局。
  遵循市场化导向,着力完善粮食流通经营体制。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粮食部门,要按照“有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收,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原则,抓紧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XX省情的粮食流通体制。一要深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将产权制度改革与经营模式转变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组建一批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粮食购销、储备、加工骨干企业,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创新企业劳动人事制度,使国有粮食企业能够经受住市场竞争的洗礼,真正成为粮食市场的主力军,牢牢控制粮食购销的主渠道,始终掌握粮食工作的主动权。二要抓紧构建多元化的粮食市场体系。根据我省作为粮食大省的实际情况,积极培育和规范多层次的粮食市场,特别是要依托大宗粮食品种的主产区,建立一批功能完备、设施配套的区域性专业粮油批发市场,促进粮油的高效、有序集散。要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积极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逐步建立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三要切实加强粮食宏观调控。要综合运用价格、风险基金使用、产销区衔接、储备粮吞吐和进出口等调控手段,努力做到我省粮食供求总量、品种、区域的基本平衡,实现粮食的“紧平衡”调控目标。特别是要认真落实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尽快完善最低收购价格执行预案,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导市场和主导价格的作用,保持合理粮价水平,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2006年我省全社会粮食收购总量力争达到500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总量达到300万吨以上,依靠执行价格政策,增加农民收入2亿元以上。四要着力健全粮食安全保障和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努力构建促进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省、市储备粮食管理,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及时轮换,确保数量真实、质量合格,必要时调得动、用得上,筑牢全省粮食安全的坚强防线。“十一五”期间,我省地方储备粮将继续保持“十五”期末的规模。同时,要加强粮食应急加工、运输、供应网络和军粮应急供应体系建设,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检查演练,确保指挥灵活,启动及时,调控有力。
  推进社会化服务,全面发挥粮食系统渠道和网点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渠道就是资源,网点就是优势。全省各级粮食部门要坚持走社会化服务的路子,依托遍布城乡的粮油购销网络体系,利用仓储设施和场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为城乡居民和社会生产提供便捷服务。一要大力健全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按照国家的统一布局,继续实施粮食物流通道建设工程和粮库技术改造工程,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和储藏能力。“十一五”期间,围绕建设粮食物流西南通道,在全省建成新都、广元等一批现代粮食物流节点;全省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有效仓容达到000万吨以上。二要积极推进现代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抓住“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契机,加快基层粮管站所转制步伐,大力发展乡村粮油超市和连锁农家店,广泛开展代购、代销、代储、代加工、品种兑换等便农服务,拓宽“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渠道,实现供农所需、销农所产、助农增收。今年,全省计划新发展2000家农村粮油超市和连锁店,基本实现农村地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经营转型。三要加快构建城镇居民主食社会化供应主渠道。城镇经营网点要及时调整经营方向,在提升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范围、打造知名品牌上下功夫,丰富城镇居民的主食供应,满足消费多样化、安全化和方便化的需求。特别是要全面实施“放心粮油工程”,让优质安全的粮油产品进入城镇的千家万户,真正成为“居民社会化大厨房”。四要加强对农户科学储粮的指导。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实地测算,我省粮食在收割、储存过程的损失约占总产量的5%,其中0%是在农户家庭储存中因虫蚀、霉烂和鼠耗造成的。按这一比例测算,全省每年损失粮食高达200万吨,折合400万亩粮田的产量,相当于农民人均减收50元,损失十分惊人。全省各级粮食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把农户科学储粮作为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来抓,积极建设“无形粮田”。要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技术服务和统一图纸,指导农户建设家庭规范化小粮仓,开展绿色储粮技术培训,实现农户科学储粮、安全储粮。
  发展产业化经营,积极转变粮食经济增长方式。近年来我省实施“川粮优化工程”的实践表明,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粮食产业的重要组织形式,是促进粮食企业增效、种粮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要把粮油产业化作为我省粮食工作一件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努力实现粮食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一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据统计,目前我省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仅有440户,居全国第6位,这与全国第四产粮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要坚持走转化增值之路,大力兴办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粮油加工企业,延长粮油产业链条,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坚持走品牌建设之路,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良好市场形象的川粮知名品牌和绿色食品,拓展粮食企业发展空间和产品销售半径。坚持走集群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大型骨干龙头企业的辐射影响和带动作用,鼓励粮油行业纵向和横向整合资源,发展面粉、大米、油脂三大加工产业集群,提高粮食经营的集中度。二要大力发展优质专用订单粮油。依托粮油重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粮食订单生产,加快建设适应加工需要的专用粮油生产基地,形成各具特色的优质粮油产业带。同时坚持优质优价政策,广泛开展“二次结算”和“二次分配”,让种粮农民分享加工环节的利润。2006年力争全省优质专用订单粮油达到400万亩以上,订单粮食收购量达到80万吨,带动农民实现种粮增收3亿元。三要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粮油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实行质量认证和标识制度,改变粮油产品无标生产、无标上市、无标流通的状况,实现我省主要粮油产品的标准化、优质化。四要加快建立粮食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坚持把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开展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推进粮油产学研结合。集中力量组织绿色生态储粮、粮食物流、粮食精深加工、生物能源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广泛运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改造粮油加工和流通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使我省粮食经济的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组织化程度的轨道上来。
  坚持法制化管理,切实履行粮食流通监管职责。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适应职能转变的要求,坚持依法管粮方针,大力加强粮食市场监管,努力营造稳定、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一要健全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依法实施粮食收购行政许可,认真开展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鼓励符合资质条件的经营主体进入粮食收购领域。依法保护和规范各种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支持国有粮食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竞争,维护粮食市场正常秩序,促进全行业和谐发展。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338网。二要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认真执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经常性开展粮食收购资格、执行粮食统计制度、粮油食品卫生和地方储备粮管理的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粮食收购中压级压价、打“白条”等坑农害农行为,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粮油产品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严厉打击操纵粮油价格、扰乱市场秩序等违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粮食市场秩序平稳和粮油品质安全。三要加强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依法管粮工作,为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创造必要的机构、人员条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要加快建立省、市、县三级粮食行政执法监督体系,规范粮食执法行为,拓宽社会监督渠道,树立粮食部门的良好形象。广泛开展粮食普法工作,加大对各类粮油经营从业人员的法规宣传和培训力度,为依法管粮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
  同志们,置身于“十一五”发展的广阔舞台,行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征程,粮食部门承担着服务“三农”工作、确保粮食安全的光荣职责。使命如山,重任在肩!希望全省广大粮食工作者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亲民为民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团结拚搏,不断开创我省粮食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XX做出更大贡献。本 文 由第 一公文 网 收集整 理3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06-10 18:42:19
上一篇:在全区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下一篇:在全市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达标工作表彰会上的讲话
网友评论《在2006年全省粮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