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和解决民意失真问题的实践与思考

防止和解决民意失真问题的实践与思考
坚持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是干部工作贯彻群众公认原则,走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选准用好干部,防止用人失策的迫切要求。长期以来,由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传统定势、习惯做法,造成获取民意渠道狭窄、考评手段单一,影响了民意的广泛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在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我县积极探索防止和解决民意失真的有效办法和措施,并在实践中逐步取得效果。
一、全方位推荐,扩大民意范围(注意:本篇文章来源于第一公文网http://p,版权归原稿作者所有,严禁非法传播!第一公文网是中国公文第一门户网,最权威的文秘写作网站)
民主推荐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首要环节,为了保证效果,我县采取全方位推荐的办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每个岗位的任职人选必须经过民主推荐产生;二是参加推荐的人员必须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三是推荐的方法要有灵活性和多样性。2002年县级机构改革和乡镇换届是一次大范围的干部人事调整,涉及岗位多,人员交流、提拔多。县委为了最大限度地选准、用好干部,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更好地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把搞好民主推荐作为干部调整的重要基础,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获取民意。比如,对全县2个乡镇的党政领导班子人选,首先分乡镇进行了全额定向推荐,参加推荐的有乡镇机关全体人员、各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驻乡镇站所主要负责人、老干部及各界人士代表等。在乡镇推荐的基础上,又召集四大班子领导、县直单位和乡镇正科级干部、各界人士代表等对乡镇书记、乡镇长、人大主席进行了全额推荐。综合分析运用推荐结果,对县委决策提供了较为真实可信的民意依据。2003年在灵石一中校长选拔中,县组织部有计划地在不同范围内进行了三次推荐,分别是全校教职员工、教育系统中学校长以上人员、县四大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综合三次推荐结果确定的任职人选,得到了社会的公认,群众的普遍赞同。实践证明,实行领导、群众、上级、下级、同级、组织、个人等“全方位推荐”的办法,极大地扩大了获取民意的范围,拓宽了获取民意的渠道,对降低民主推荐过程中民意的“失真”度,解决简单地“以票取人”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多元化测评,掌握民意倾向
在干部考核、考察中,采取民意测评的办法是获取民意的重要手段。多元化测评,一是在测评方式上,改变了过去单向式的下级测评上级,辅之以上级测评下级、同级交叉测评等方法,通过对不同层次的测评结果分别统计,综合分析,有利于获得更加真实可信的测评效果。二是在测评内容上,由过去简单化的“好、中、差”式定性测评,向建立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转变。测评内容细化、量化、具体化,针对性得到了增强,民意的倾向性得到反映。如在上级测评下级方面,县四大班子领导要根据分工,对分管部门及乡镇工作作出评价;县直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范围,要对乡镇单项工作作出评价;县直各单位的年度工作状况,由组织部门分别向各上级主管部门征求意见,了解单位在全市系统内部工作排位情况。在交叉测评方面,初步建立了涉企部门的企业评价机制,即由企业对经济主管部门或服务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并由组织部门向有关单位反馈评价意见,促进其改进工作。在细化、量化测评内容方面,在年度考核中,除保留综合测评项目外,分德、能、勤、绩、廉对各个班子和各个领导干部进行测评。同时,针对部门或乡镇可能存在的问题,探索实行“反向测评”,即在测评表中列出可能存在问题,如领导班子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思路不清晰、班子不团结、服务意识不强等;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较差、敬业精神不强、工作作风不实、自身要求不严等,由参加测评人做出判断,反向测评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找出班子或个人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渐进式积累,建立民意档案
要获取真实的民意,不仅要全方位、多元化获取民意,更重要的是要历史地掌握民意,实行对干部民意情况的动态跟踪。我县自去年机构改革和乡镇换届以来,注重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跟踪考察,建立民意档案。主要包括:①年度考核档案。内容有历年年度干部考核情况、后备干部推荐情况、民主测评情况、等次评定情况等。县委对年度考核、推荐高度重视,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亲自带队,是广泛获取民意、掌握情况的重要过程。②干部实绩档案。去年干部调整后,组织部结合县委、政府确定的阶段性工作中心,量化指标,对承担责任的领导干部实行动态跟踪考察,考察结果记入实绩档案。如在去年夏季农建中,对乡镇干部进行跟踪考察;在退耕还林大会战中,对县直单位抽调的300余名干部进行了实绩考察;在今年防治“非典”工作中,组织部门及时制定方案,对全县科级干部跟踪考察。另外,在全县性的环境整治、打击私挖滥采、煤矿安全等多项重点工作中,都有的放矢地进行了干部实绩定量考核,对增强干部责任心、紧迫感,起到了促进作用。③干部学习档案。记录干部参加培训、中心组学习、集中考试、撰写理论文章、调查报告等方面情况。④干部行为档案。记录干部完成综合治理情况、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情况、经济责任审计结论、对干部采取谈话、诫免措施等方面情况。⑤群众意见档案。记录在干部考察、任职公示等方面群众向组织部门反映的有关问题,并作出调查结论;记录干部监督员、各界群众等动态向组织部门提出的有关意见、建议和干部工作表现等。
理性地思考我县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坚持扩大民主,着力解决民意失真问题的实践,得出如下几点启示:
第一、对民意失真问题的客观存在必须正确认识,积极防止。干部工作所面临的情况错综复杂,选人用人是非常敏感的话题。在推荐、考察、测评等各个环节,由于各种因素干扰,难免出现民意失真的现象,必须正确看待,决不能因此排斥民意,放弃民主。相反,民意失真问题的产生,不是实行民主过多,而是扩大民主不够,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要以贯彻《条例》为基础,进一步扩大民主。我县干部工作的实践,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去年进行的县级机构改革中,由于我们坚定不移地扩大民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大范围采用全方位推荐、多元化测评的办法,注重实绩,尊重民意,全面落实群众“四权”,使干部人事调整顺利完成,优化了领导班子队伍,导向正、人心顺、士气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第二、在防止和解决民意失真的措施方法上,要创新思路,灵活运作。民主推荐中存在着的“拉票”现象,是造成民意失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遇到领导岗位出现空缺或大的干部调整周期,拉票者便闻风而动,防不胜防。现代人际关系的微妙,通信手段的便利,都给“拉票”提供了可乘之机。面对这一情况,我县在民主推荐中,采取“意料之中”和“触不及防”相结合的灵活措施,保证了推荐效果。所谓“意料之中”,即当某些职位出现空缺时,向社会公告缺位情况,拟提拔的具体岗位、名额、任职资格要求等,符合条件者可实行公开平等竞争。参与推荐人员由于事先思想有所准备,能够根据职位要求、资格条件权衡判断,作出各自的选择。这种推荐办法体现了公开、公平竞争原则。所谓“触不及防”即对干部推荐高度保密,不专门召集推荐会议,而是利用有关会议,突击进行推荐。如我县乡镇换届中就是利用全县机构改革动员会之机,对乡镇36名正职全额推荐;选拔灵石一中校长时,就利用教育系统工作会和县级领导新年座谈会进行了两次突击推荐。这种推荐办法避免了“拉票”现象的干扰。
第三、对干部的了解识别要注重积累,动态掌握。对干部的准确了解和识别仅靠一时一事难以做到,单凭主观臆断、偏听偏信势必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导致用人失误。因此,考察了解干部必须注重积累,动态跟踪。为此,我县逐步建立了干部经常性考察机制,随时了解领导班子整体和领导干部个人的动态变化,通过大量信息积累,更加准确地了解班子,认识干部,避免“一次考察定终身”可能造成的失误。在经常性考察的基础上,规范地建立干部民意档案,使干部工作情况、学习情况、思想情况等尽在组织部门掌握之中,为选拔任用打好基础。去年以来进行的退耕还林、打击私开、防治非典等单项工作的跟踪考察,就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干部在重大任务面前的不同表现。通过考察,既对干部阶段性工作作出评价,又促进其认识不足,改进提高,是对干部有效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培养。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2-02-28 00:06:54
上一篇:"零上访"是怎样来的-对XX乡"两委"换届的调查
下一篇:在全市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网友评论《防止和解决民意失真问题的实践与思考》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