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广电总局机关服务局技术保障部事迹材料

朋友,当你打开收音机,聆听响彻五洲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时,当你打开电视机,尽情欣赏覆盖全球的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节目时,你可曾想到在广播电视声屏的后面,有多少幕后英雄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安全播出的第一线,坚守在值班、维护岗位。大多数听众、观众对电台、电视台的主持人的声音和形象,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但对这些技术保障人员却鲜为人知。他们没有响亮的电台呼号,也没有一帧可供展示风采的电视画面,在他们心中只有6个字,那就是“使命”“责任”“奉献”。国家广电总局机关服务局技术保障部,就是这样一支队伍。
长期以来,技术保障部的干部职工,始终把安全播出视为广播电视的生命,一刻也不曾离开岗位,一刻也不曾懈怠。他们心中想的是党和国家赋予自己的神圣使命,大脑中始终在绷紧“一刻也不能间断”这根弦。使命无尚光荣,责任重于泰山。越是在重要节日举家欢聚的日子里,他们越发感到肩上的责任,他们放弃了休息,仍然坚守在值班维护岗位,从而确保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监测管理系统的安全运转,把广播电视节目指挥调度和监管指令安全地、不间断地传向祖国的四面八方。面对那闪闪发光的设备指示灯,在他们的眼里,仿佛就是党中央发出的战斗号令,仿佛就是全国各民族兄弟姐妹一双双祈盼国家强盛、长治久安、幸福快乐的眼睛,此时此刻,他们与全国人民一道在分享着、体验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那份喜悦。让我们走进他们,与他们共享心中的快乐……
技术保障部,担负着总局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保障和总局机关通讯、供电、供水、空调、维修、电影放映、有线电视和会议服务工作。直接为总局广播电视监管中心、卫星直播管理中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安全播出单位提供通讯、供电保障服务,是总局安全播出队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技术保障部还担负着总局机关和部分直属单位办公、业务用房的日常维修工作,总建筑面积达XXXXXX多平方米,现有事业编制职工XX人,编外聘用人员XX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XX人,具有各类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XX人。
(一)
我们首先来到技术保障部通讯网络机房。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那一面面排列整齐的机柜,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接线架,值班人员端坐在自己的岗位上,一会儿拿起鼠标操作着计算机,一会儿起身来到机柜前调试着服务器,有条不紊地在驾驭着通讯网络这一庞大系统设备安全运转。这里是总局对内对外通讯联络的枢纽,这里是安全播出指挥通讯的心脏。
在询号接转值班室里,年轻的话务员两眼紧紧地盯着计算机显示器屏幕,不停地拿起接转台前的话机,应答着电话用户的号码咨询,接转着重要用户的专线电话。每接到一个咨询电话,她们都会不加思索地以最快速度向用户作答。在这快速回答的背后,凝聚了话务员的多少心血和汗水。她们上岗前,要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对重要用户、常用电话号码必须倒背如流。随着值班工龄的增长,她们脑中记忆的电话号码越来越多,越来越熟,反应速度也会越来越快,她们就是一本活生生的电话簿、通讯录。外线维护班,同样是一个24小时值班的岗位,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风雪严寒,报修的电话铃声,就是他们奔赴用户家中维修的命令。他们身着工服,手提工具,骑着自行车或步行,总是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到达故障现场,以其娴熟的操作、精湛的技术帮助用户恢复通话,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他们的带头人、机房主任王军艳同志,992年中专毕业后来到通网机房工作。20年来,她刻苦学习,努力钻研,自学了大专、本科全部课程并取得了本科学历。她善管理,懂技术,从一个普通的值机员成长为一个高新科技的领军人才。
多年来,在总局领导和机关服务局领导的亲切关怀下,通讯网络机房的技术装备和职工队伍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电话交换机系统由原来000门机械步进式交换机发展为具有国内领先技术的8000门智能程序控制交换机。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引进和应用,给那些文化程度不高、工作时间较长、年龄较大的老同志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要么放弃心爱的岗位,要么迎头赶上。放弃自己多年来一直钟爱着的工作岗位,对老同志来说无疑是在砸自己的饭碗,在挖自己的心头肉。迎头赶上,谈何容易。面对各种闪烁着五颜六色的指示灯,面对着高度集成的电路板,面对着CPU控制的各种设备,老同志们真的不知所措。即使是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也有一个把所学知识与工作实践对接的过程,也非易事。应用了新技术,更换了新设备,可这支队伍短期内全部换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他们心中任何新技术都是人发明的,任何新设备都是由人来制造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他们在技术保障部原主任李金江、现任主任刘兆银和机房主任王军艳等同志的带领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自2003年以来,先后开发并完成了IP语音交换系统、无线通讯系统、软交换系统、有线电视传输系统、宽带传输设备、DSLAM宽带接入设备、光线传输网等一大批技术革新项目。其中“通讯业务综合管理平台”“8609电话交换系统新增来电显示功能”两个项目分别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三等奖。通过科技创新和丰富多彩的融合业务,实现了多网络用户数据和业务平台的统一,真正实现了通讯、网络、视频三网合一,并推出了多种多媒体新业务,更好地满足了用户对通讯服务的新需求。
紧急任务检验素质,关键时刻考验能力。20年月日,技术保障部接到通知,总局将于月3日9:00在广播大楼音乐厅召开传达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报告会,届时除音乐厅作为主会场外,拟在中央台、国际台、中央电视台、中影集团、无线局等地设立分会场,通过有线电视网络进行现场直播。要求技术保障部必须在仅有的40小时内完成转播信号传输系统的搭建任务。这对刚刚接手总局大院有线电视系统管理与维护任务的通讯网络机房来说,可谓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几乎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但通讯网络机房没有丝毫犹豫和退缩,连夜组织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各类技术人员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开始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缺少连接线,他们自己动手现场制作,缺少元件,他们跑到中关村电子市场抓紧选购。中午休息时间,他们草草的吃口盒饭又投入到工作中,许多同志更是忙的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局副总工程师李金江、技术保障部主任刘兆银、副主任唐灵通等同志也和大家坚守在工作现场,共同解决技术难题。
月3日早晨,在离开会不到小时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让同志们的神经再一次紧绷起来。原来一条战备光缆怕被过往车辆压坏于前一天晚上被撤除了,造成所有电视终端均接收不到电视信号。大家马上进行排查,发现一条光纤信号光功率衰减比原来增加了9db,立即与负责维护该光缆的协作单位联系,并将测得的数据不断提供给他们,终于在报告会前0分钟将所有的电视信号恢复正常,此时大家的额头上都冒出了汗珠。多年以来,通讯网络机房的全体干部职工正是凭着这种高度自觉的政治责任意识、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刻苦钻研的创新精神,出色地完成了总局通讯网络保障任务。
(二)
来到技术保障部电力机房门前,威武挺立的武警哨兵会让你眼前一亮,不用说你就会体会到这个部门的重要性。这里是总局机关、总局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监管系统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电力供应的命脉。从机房墙上的标语你就会对这里的工作性质有一个初步了解,那就是“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这里的值班每天24小时不能中断,这里的技术维护来不得半点马虎,这里的任务指标以秒计。
整齐划一的高、低压开关柜,排列有序的检修工具,标示清晰的安全用具,让你越发感觉到机房的管理井然有序,机房环境清洁自然,设施设备运行可靠,值班员值班有序规范,各类应急预案一应俱全,这是技术保障部优秀团队的又一个缩影。
让人眼花缭乱的设备运行图,设备监控的硕大屏幕,无数个眨着眼睛的指示灯,还有那数不清的操作按钮和手柄,无不彰显着这里的技术含量,无不考量着机房的每一个干部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在他们心中,这里不仅仅是自己的工作岗位,更是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神圣殿堂。一个微小的响声,一点异样的气味,一个设备异常报警,仿佛是一场战役的开始,都会令值班人员神经高度紧张。就是这个机房,就是这个团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创造了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连续6年事故率为零秒的骄人业绩。
机房值班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领导换了一个有一个,老同志陆续退休,新同志源源不断补充进来。面孔换了,但“政治坚定、爱岗敬业、技术过硬、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没有丢。原技术保障部副处级调研员、责任工程师庄兆军同志,976年0月从部队复员来到广电后勤部门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先后从事过基建、维修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对总局大院内机关服务局管辖的房屋设施、电缆管线、设施设备非常熟悉,甚至了如指掌。有人称他为“活地图”“线缆专家”。每当遇到房屋维修、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等关键时刻,只要他在场,领导放心,同事们心里也踏实。为确保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安全播出,经总局批准,实施了高压开关柜更新改造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在不停电的状态下施工,难度更大,风险更高。在时任技术保障部主任李金江同志的带领下,成立了以庄兆军同志为主要成员的工程施工项目部。庄兆军同志凭着多年积累的技术维护工作经验,和同志们一道现场勘查施工场地,研究制定施工方案,不分白天黑夜,始终坚守在施工现场。他经常对同志们说:“我们要时刻牢记肩上的责任,处处注意施工安全,不能心存半点侥幸和麻痹心理,稍不注意,就要出大事,安全播出受影响,人身安全受威胁,我们输不起啊!”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提前30天赶在了奥运会前圆满地完成了该项工程。由于积劳成疾,工程竣工后庄兆军同志住进了医院。200年,对庄兆军同志来说,是他即将退休的年份,本该歇歇脚的他,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低压配电系统更新改造项目中去。重度糖尿病、肝病不停地折磨着他的身体,有时疼得他周身冒着虚汗。领导和同志们劝他休息几天,可他说:“我这个时候离开合适吗?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要把这一生为党工作的句号画圆了才行!”就是凭着这样坚定地理想和信念,他忍着病痛坚持工作,直到工程竣工通过验收,他才再次住进了医院,并于6月份办理了退休手续,光荣退休。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年来,在李金江、刘兆银、王彩云、庄兆军等老同志的带领下,技术保障部青年技术人才茁壮成长,涌现出了唐灵通、张凯、盛涛、王军艳、耿东喜、魏萍、韩庚炜、云宝音、耿伟东、吴宝林等一大批思想好、善管理、懂技术、肯吃苦、甘奉献的领军人才,分别在各自的管理和技术维护工作岗位上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如今的技术保障部电力机房,基本实现了“管理科学、设备先进、值班严谨、维护到位”的管理目标。高、低压变配电设备基本实现了模拟遥控、实时监测、故障报警、职能管理等功能。从根本上改变了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故障频出的被动局面。在不断应用新技术、实施更新改造旧设备的同时,他们十分注重软实力建设,积极开展技术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加强制度建设,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按规程操作。各种设备技术档案、检修记录、值班日志样样齐全。“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已不再是一句口号,早已变成了机房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
(三)
提起技术保障部保安监控机房的干部职工,有人把他们戏称为“地下工作者”和“看不见的战线”。而他们自己则把所从事的事业看作是保卫总局安全的“千里眼、顺风耳”。说是“地下工作者”和“看不见的战线”。那是因为他们长年工作在地下室,终日看不见阳光。且这个机房由于保密等原因,不是任何人可以随意进出的。因此,工作在这个机房的同志们很少与外界接触,变成了一条“看不见的战线”。说是保卫总局安全的“千里眼、顺风耳”,那是因为他们肩负着总局机关大院、机关办公楼宇的安保监控任务,对关键区域、重点部位要严防死守,不给坏人留下任何可乘之机。同时,他们还担负着总局大院消防系统的监控、维护、维修等任务。应该说监控机房既是总局机关大院的消防指挥中心,也是安全防范中心,一旦工作有闪失,将会给总局的安全播出和对外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在多年的工作中,机房全体干部职工始终奉行科学严谨的工作精神,同心全力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多次第一时间发现盗窃分子翻墙入院、第一时间发现火灾隐患和火情火险,为保护机关大院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多次受到总局、北京市有关部门和机关服务局的表彰和嘉奖。
2007年2月4日0时23分,周凤英、张艳同志值班中监控到广播大楼东翼地下一层某房间火灾报警信号后,张艳同维修员苏世洲立即携带工具赶往现场进行紧急处置,因发现及时、反应迅速、灭火方法得当,消防设备启动迅速,有效控制了火势向A区一层指挥中心的蔓延。像这样的火情火线每年都会发生数次,有时也会发生误报警,但在值班员的心中,都会把它视作保护自己生命一般加以重视。
2007年月,在监控机房安防监控与报警系统改造工程施工期间,张英战、高荣勋、张艳同志的老人先后去世,缅怀着失去亲人的悲痛,他们没有请过一天假,一直监守在工作岗位。徐文播同志是严重的过敏体质,他依然坚持在简陋的临时设施里坚持值班。李辉同志不但要独自照顾上初中的女儿,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改造期间值班环境很艰苦,加上母亲住院陪床,她常常休息不好,但她从未因此而影响工作。他们深知机房此时最需要人力。化小丹同志除完成值班任务外,放弃个人休息时间,主动承担起改造工程施工资料片的拍摄工作,为了拍摄到完整的施工画面,他与技术员一起钻地沟,爬线架,熬夜加班,同事们劝他下班后休息,他却说“我要用镜头记录下机房的变化和同志们团结协作的每一个场景。”
监控机房主任张凯、副主任耿伟东同志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们不仅要承担起管理重任,还要关注更新改造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工程施工的关键时段,他们干脆一连几天不回家,困了就睡在大楼地下室阴冷的临时设备储藏间。张凯孩子还没满月,本应尽到做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但因施工紧张,要把好技术关,他请来父母照顾妻儿,始终坚守在施工现场。耿伟东的母亲常年卧床不起,生活一直由他照顾,他常常是医院和单位两头跑,在设备导接工作开始实施时,母亲的病又加重了,他只能请医院护工延长照顾母亲的时间。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岗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同志。戴佐朝、张帅、周艳慧、苏世洲等同志经常放弃正常休息日,积极配合施工人员做好工程改造工作,同时认真做好保障机房各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工作,为工程施工添砖加瓦。
如果说做好安保、消防监控工作是他们分内的工作,那么通过监控和录像,为机关干部职工找回丢失、遗失的物品,则是他们分外承担的一项义务。多年来,他们为机关干部职工找回丢失、遗失的物品近百件,协助保卫部门查找安全隐患、处置不安全因素、破获各类治安案件无数次,多次受到机关干部职工的表扬和保卫部门的好评。正是这支思想好、业务精、肯吃苦、甘奉献的职工队伍的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机关大院的和谐与安宁。
(四)
技术保障部空调机房和维修室,担负着总局机关办公楼宇夏季供冷、冬季供暖和供水管线维护维修任务。有人说空调机房就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锅炉房”,那里一定是浓烟滚滚、尘土飞扬的地方。可当你来到这个机房,一定会出乎你的预料。3台柴油直燃机组整齐划一地占据着机房的大部分空间,无数个管道阀门和一排排、一列列的金属管道,纵横交错,编织出一幅美丽的画卷。机器设备一尘不染,机房环境清新整洁,没有半点老旧“锅炉房”的影子。控制室内,空气清新,端坐在值班岗位的值班员的面前,每台设备运行状况一目了然地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基本实现了直燃机组的自动检测和智能控制,从根本上改变了值班员的劳动强度和值班岗位的空气污染指数。
总局机关大院内的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到处是地沟,处处是井盖。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机关的供冷、供暖和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转。多年来,由于管道锈蚀和老化,致使空调系统险情不断。2008年2月2日,总局广播大楼北侧路段市政供水主管道突然破裂,大量自来水从管道上方的草坪涌入到大院环楼道路上,直接影响了广播大楼正常供水和道路畅通。得知这一险情后,时任技术保障部主任的李金江、副主任王彩云带领维修室职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察看险情,并启动了应急预案。维修室主任唐灵通带领维修人员,将大楼西侧备用市政管道打开,以保证大楼正常用水,将大楼北侧主管道和环线管路阀门关闭,控制了险情的蔓延。紧张的抢修开始了,为了尽可能将管道破裂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大家不分白天黑夜,连续作战,挖掘路面,修复管线,恢复道路,连续奋战了5个昼夜,终于抢在了总局新年电影招待会的前夕,完成了沥青路面的恢复工作。像这样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抢修任务,对技保部空调机房和维修室的同志们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他们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抢修,有多少个不眠之夜。
为了更好地防患于未然,做到召之即来、来则能战,技术保障部组建了应急抢修小分队。202年除夕前一天,按照惯例人们都以准备放假回家过年,可就在这时,维修室维修人员在机房巡检过程中突然发现南业务楼地下一层大面积跑水,第一时间迅速上报应急抢险领导小组,迅速启动了应急抢险抢先预案。在短短的时间里,三十多名应急抢险小分队的成员无一缺席,迅速赶到了现场,参加到了紧急抢修工作中去。大家知道,如不迅速修复漏水管道,就会严重影响东区居民春节期间的自来水供应,无法过一个祥和的节日。时间刻不容缓,按照抢先预案分工,有人联系自来水公司,有人联系市政部门,有人负责小区居民,并紧急调来了临时供水车,为居民提供抢修期间的饮用水。自来水公司紧急调来了挖掘机等必要的施工机械,经过多方努力,仅用了5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迅速完成了抢修任务。从而确保了小区几百户居民节日期间的自来水供应,受到了广大居民的热情称赞。
(五)
多年以来,技术保障部形成了管理科学、工作有序、制度健全、职工团结、同心协力的良好工作氛围和坚强的工作集体。多次受到中直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总局和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20年月,技术保障部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事务工作先进集体,在表彰大会上,技术保障部的代表受到了李克强副总理的亲切接见。202年4月,机关服务局党委正式发出通知,号召全局干部职工向技术保障部学习
局党委号召向技术保障部学习,一要学习技术保障部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学习他们时刻把服从于、服务于广播影视中心工作当作己任,视技术保障工作为生命,为确保广播影视安全播出,不懈怠、不折腾、敢担当、甘奉献。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光荣的使命感,在党和国家历次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等安全播出保障期内,严防死守,确保安全播出保障工作零秒无事故。二要学习技术保障部科学的内务管理、技术管理和维护管理。要像技术保障部那样按照蔡赴朝部长提出的后勤工作要“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要求,内务管理严之又严,内部管理井井有条,照章办事,按程序办事;技术管理细之又细,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不断完善技术管理规程,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维护管理实之又实,做到台账清晰、责任明确、维护到位,始终使各类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三要学习技术保障部向上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干事氛围。要像技术保障部那样在日常工作中培育健康向上、密切合作、和谐相处、相互爱护的团队精神,努力形成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四要学习技术保障部顽强的吃苦耐劳、敢打硬仗和善打硬仗的精神。要学习他们那种在急难艰险的突发事件面前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接受任务从不说“不”字,工作不分分内分外,从不推诿,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能胜。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硬仗。五要学习技术保障部务实的工作作风、求是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程序。像他们那样不图虚名,不计个人得失,一切以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为重,办事雷厉风行,讲求工作效率。像他们那样坚持勤俭节约,深入开展节能减排,促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像他们那样建立健全严谨的工作程序、严格的工作流程、严密的组织措施,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杜绝工作中的随意性。六要学习技术保障部注重人才培养、加强职工培训和队伍建设。像他们那样始终注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不断深化职工培训,坚持边干边学,坚持一专多能,坚持学用结合,努力培养一支有理想、有责任、有激情、有技能的职工队伍。七要学习技术保障部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要像他们那样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刻苦钻研本职业务和技术,不断提高服务本领和完成本职工作的业务技能。在科学管理、技术维护、制度建设等方面勇于创新,不落俗套。学习和借鉴兄弟单位先进经验,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和新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为实现科学后勤、现代后勤、科技后勤建设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局党委号召全局干部职工,以技术保障部为榜样,以部门为单位,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力争在各项管理、后勤服务和队伍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开创新业绩,创造新未来。各部门要在学习技术保障部、打造一流服务团队活动中,要紧密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注意总结经验,注意发挥本部门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的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以身边人和身边事激励广大干部职工践行“爱岗敬业、诚信服务、务实创新、和谐包容”为核心的后勤精神,努力为广播影视事业发展繁荣创造良好的后勤环境,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编辑:果宝)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09-14 20:40:43
上一篇:市教育宣传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下一篇:师德标兵事迹材料 范文三则
网友评论《国家广电总局机关服务局技术保障部事迹材料》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