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

本文由 第一 公文网 收 集整理来源208年度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8年度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简要回顾206年工作,贯彻落实中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分析研判当前教育形势,安排部署208年重点任务,动员全市教育系统把握机遇,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努力开创我市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坚持问题导向,理清教育“追赶超越”工作思路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定向发力、积极作为,工作有进展、有亮点、有突破,为“十三五”工作开好头,起好步。主要体现在:一是两项创建任务强力推进。榆阳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创建工作通过国家评估认定,横山、绥德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双高双普”区(县)通过省级过程性督导。二是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全面启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农村改薄年度项目、普通高中年度改造项目建成完工,榆林城区规划建设的45所学校已投用42所,新增学位54720个,全市25所中等职业学校整合为7所。三是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基本达标,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全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现场会在榆林召开。四是教师队伍建设显著加强。积极探索校长职级制改革,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取得新成效,评选出市级“教学能手”20人,其中55名获省级“教学能手”称号,全年完成2万多人次培训任务。五是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素质教育“三个一”工程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22”项目落实到位,小学无课日活动常态化开展,成功举办了全市首届中小学艺术节和校园足球市级联赛,开展了基础教育内涵发展视导活动。组织实施“高考管理校校行”视导活动,举办了高考综合改革报告会和全市普通高中走班教学现场观摩培训会,全市高考二本线以上人数达653人。六是教育政风行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成立了市教育局直属机关党委和纪委,全面落实“三项机制”,研究出台相关实施方案,引导广大干部勇于担当,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齐心协力的结果,更是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和教职工和衷共济、辛勤耕耘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教育局向全市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一年来为教育事业付出心血和汗水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职工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教育发展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期待。主要表现:
一是教育发展理念落后。一些教育工作者思想保守,观念固化,信心不足,在教育指导思想、教育政策落实、教学手段运用等方面存在观念滞后问题,缺乏前瞻性,缺少系统思维和大局观念,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民生观、服务观还没有很好地树立和落实,阻碍了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
二是教育事业发展不均衡、不协调。全市7个县区没有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达标验收。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城乡布局结构不合理,导致学前教育公办园入园压力大,义务教育“择校热”“大班额”问题突出,高中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冲刺名校点上难以突破,普高、职高招生比例失衡。
三是教育体制机制不活。教育行政部门重管理、轻服务,检查多、指导服务少,职能转变难以突破,缺乏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学校管理封闭、僵化,行政人员过多,人浮于事。教育教学改革理念落后,形式大于内容。教师职业倦怠,积极性不高。教育改革缺乏动力,教育发展缺乏活力,教学改革缺乏效力。
四是校园文化建设少底气、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随意性大,主题论证缺失,形式主义较为严重。对学校的文化内涵研究不够,特色提升不够,深层次的核心价值文化没有构建起来,尤其是缺少书香气。学校文化建设师生参与缺位,与学校办学历史隔离,缺乏底气、厚重和灵魂。
五是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校长队伍年龄老化,班子队伍后备不足。教师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尤其是学前教育、薄弱学科教师短缺问题突出。名优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只有千人左右,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5%。教师培训注重过程,忽略了培训成果的应用与效益的放大,培训人数不少,效果不理想。教师待遇有待进一步提高。学者型、专家型、科研先锋型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严重不足。
六是教育治理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学校常规管理落得不实,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亟待完善。师生在校与校外时间安排不合理;乱办学、乱补课等违规违纪行为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严重损害行风建设和教育系统的形象。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压力较大。
208年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教育综合改革深化之年,也是加快追赶、奋力超越的关键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围绕一个目标,即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抓住两个重点,即提升质量和促进公平,提升质量就是在提升全市教育整体水平的基础上,抓整体学科提升,抓高考点上高位突破;促进公平就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区年度创建任务,加快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面改造薄弱学校,实现资源共享,解决农村“弱”、城市“挤”等突出问题。树立“三校”意识,即文化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办校。实施六项工程,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学前教育普惠提升工程、普通高中提质增效工程、现代职业教育推进工程、教育内涵发展工程和队伍素质提升工程。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要坚持以下原则: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明确目标,追求卓越;必须以“追赶超越”为根本遵循,树立标杆,补齐短板;必须以“三项机制”为根本动力,推进创新,激发活力;必须以“党的建设”为根本保障,树立形象,提质增效。
二、突出工作重点,加快教育“追赶超越”步伐
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每位学生都能公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每所学校都有让人佩服的校长、让学生心仪的教师团队,每位家长每天都能看到孩子的进步,这就是人民满意教育的真谛。今天的教育,要关注百姓实际获得,亟需创新教育供给侧改革,构建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新供给侧结构。
(一)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破解资源共享难题。
——按时保质完成年度创建任务。创建进度方面,府谷、横山、吴堡、清涧、子洲5县区今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评估认定;绥德、佳县明年验收,今年要尽快启动,抓紧项目实施。7县区要切实落实市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动员会精神,抓紧动快,夯实主体责任,挖掘潜力,加大投入,不等不靠,确保今年5个县区通过、明年全部通过的目标顺利实现。这是省、市、县立了军令状的头等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对已通过认定的县区,要进行“回头看”,严格对标复查,推动已达标县区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升级,从外延均衡到内涵均衡提升。布局调整方面,各县区要科学合理预测未来五年、十年本区域、本县区的教育形势,整合县域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调整,切实解决城区学校“挤”、农村学校“弱”问题。消除大班额方面,各县区要制定专项规划,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表、路线图。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采取辩证思维,用发展的眼光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一方面要吃清底子,有计划、按接点消除大班额;另一方面要面对现实,着力解决眼前适龄、各年级段学生上学问题,保证义务教育范围内的学生都能入学,不能让一个学生失学、辍学、待学。
——真抓实干推进学校共同体建设。构建共同体的目的是解决“名校挤爆弱校没人”问题,但这项工作开展两年来还比较薄弱,今后关键要在“实”字上下功夫。首先组织要实。要结合实际,科学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积极构建“名校+”模式,在今后相当时期内,共同体要相对稳定,成员校之间归属明确,联系紧密,再不能是徒有数字、徒有虚名。其次工作要实。共同体成员校之间的交流互动要常态化,要充分发挥优质学校、名校长、名师资源优势,带动新建学校、薄弱学校发展。其三效果要实。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的目的就是要放大资源效应,各县区要细化工作措施,强化过程管理,加强跟踪考核,注重成果推广,确保共同体组织成型,活动有成果,效益最大化。
——动真碰硬完善阳光招生均衡编班政策。要继续推行阳光招生均衡编班政策。招生方面,各县区要摸清底子,精准预测,提前应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编班方面,各地各校一定要坚持“双随机一不动”原则,即两轨以上学校起始年级入学学生全部实行电脑随机排位均衡编班,任课教师与班级随机对接,编班花名册和任课教师花名册公布后任何学校不得变动。实施这一政策,目的在于彻底解决择校、择班、择师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要不畏艰难,敢于动真碰硬,用制度堵住“以钱择校、以情择班、以权入学”行为,堵住特权入学通道,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机会公平。
——共建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举措。在环境建设上,要提升宽带水平及光纤接入比率,推进“三通”提档升级,年内实现“班班通”覆盖率达到95%,“人人通”覆盖90%以上的教师、50%初中以上学生。绥德、佳县、子洲要加大投入,全面完成“二期行动计划”建设任务。在应用驱动上,坚持把深化应用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标,以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动“云教育资源平台”系统建设,完善“榆微课”教学平台、实验教学管理平台等应用系统,并结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微课”评选活动,“新媒体·新技术”应用大赛活动和“名师专递课堂”等,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和信息技术的常态化应用。
(二)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提升工程,破解公益普惠难题。
一要继续扩大公办园规模。年内完成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7个尾留项目建设任务,研究制定第三期学前教育推进计划,继续规划新建、改扩建一定数量的公办园,全市公办园总数超过500所,根本上缓解“入城区公办园难”问题。二要大力发展普惠性民办园。各县区要加强对普惠性民办园的认定、支持与监管,建立公办园、公办性质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体系,解决“入民办园贵”的问题。三要有效提高保教质量。通过省级示范园创建和市、县区分级定类工作,加强骨干体系建设,为不同体制和不同层次的幼儿园搭建发展阶梯,放大学前教育品牌效应。通过“名园+新园”、“城乡发展共同体”等形式,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提升区域学前教育品质。继续开展“保教管理百园行”视导活动,解决“小学化”问题,推进保教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全面提升保教质量。
(三)实施普通高中提质增效工程,破解多优并举难题。
今年,普通高中提质增效要实现“多优并举”目标:一是推进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二是推进全市高考争先进位,二本上线率提高4个百分点,一本上线率明显提高,冲刺名校高位突破。一要坚持区域共同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高中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办广大人民满意的高中,办莘莘学子心仪的高中,在座各位重任在肩,责任在肩。要实施高中教育品牌战略,每个县区集中优势资源办好所标准化高中,这既符合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办学体制,也有利于解决好义务教育生源的出口问题,进而稳定义务教育生源和减轻家长负担。生源流失严重的县要争取政策,整合资源,多措并举,努力办好所优质标准化高中,打造区域教育品牌。省上规定,到2020年所有普通高中达到省级标准化要求,我市还有2所(含民办)未创建,相关县区要把握时间节点,拿出创建方案,确保按期完成创建任务。年内,榆林高新完全中学完成创建任务。同时,市上重点支持优质高中提质增效,并要在冲刺名校上有大的突破。二要规范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招生工作,是大家最关注的,也是家长和社会最关注的。要积极探索招生制度改革,科学设置招生计划。县区、学校首先要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全局”是针对教育行政部门,“大局”是针对各学校。要放眼全局,胸怀大局,坚决刹住哄抢生源、扰乱招生秩序之风。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考风考纪工作,坚持“一抓三促”(抓考风促学风、促教风、促校风)不动摇,推进招生考试精细化、标准化建设,实现“阳光招生”、“平安高考”目标。
关于高考备考工作,明天我们召开备考管理推进会,这里就不再多讲了。
(四)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推进工程,破解提质发展难题。
积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建立以应用型本科为龙头(榆林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为骨干(榆林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各类职业培训为补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整合县域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强化县级政府统筹责任,把县级有关部门所属职业教育机构和职业培训业务纳入县职教中心统筹管理。研究制定县级职业学校和专业布局规划,推进全市职业教育及职业培训统筹发展。加快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开展“新型农民培养工程”,积极实施“人人技能工程”。统筹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宣传xx省普通高校本科职业教育招生政策,落实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政策,逐步扩大中职教育招生规模,合理安排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确保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的招生增量主要用于发展中职教育,保持两类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促进升学与就业“两条腿”走路。
我特别强调的是,上周省厅年度教育工作会上,王建利厅长讲到,“十三五”期间,全省普高二本以上录取人数维持现状,也就是说普高升学率提升难度较大,我们提出“二本上线率提高4个百分点”目标,确实是挑战,需在座的大家奋发努力。王厅长同时强调,高校本科职业教育招生有很大提升空间,所以要加大宣传力度,推广神木职教中心工作经验,为职业教育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打通职业中学升学渠道。
(五)实施教育内涵发展工程,破解素质教育难题。
内涵发展是对教育本质、根本任务、根本原则的综合概括。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一项塑造灵魂的事业。用泰戈尔的话说,“教育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信息,尊重生命,以生命呵护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今天的教育要做什么?就是立德树人,这是教育内涵发展的本质要求,根本任务。怎样去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这是教育内涵发展的第一原则。我们只有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牢牢抓住根本任务,准确把握根本原则,才能抓住教育的灵魂。这是局长的责任,校长的责任,教师的责任。有灵魂的教育要有文化,有独特精神,独特品格。一所学校就是一群文化人格的集体雕塑。所以,实施好内涵发展,文化是底色,质量是生命,特色是风格,必须走文化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办校的路子。文化立校,就是要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搭建立德树人宽广平台,办有灵魂的教育。质量强校,就是把质量作为根本,作为终极追求,办有生命的教育。特色办校,就是去同质化,培树独特风格,走差异化办学路子,办有活力的教育。
——文化立校要重点加强四方面工作:
一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要深入开展“四新四大”活动,特别是要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德育模式,通过中小学校序列化德育体系和“八大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等形式,推动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继承革命传统,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深化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培养学生民族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要加强中小学法治教育,落实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推进“七五普法”,充分发挥法治的育人功能。
二是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学校的精神文化彰显为办学理念、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等。支撑精神文化的则是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各学校要全面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彰显办学理念,努力把学校办成有底气、有灵魂的学校;要树校风,抓教风,促学风,积极构建与时俱进、育人氛围浓厚、办学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要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模式,把古诗文教育纳入校本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在校园里活起来,传下去。制度建设、课程研发、活动开展和环境创建等这些教育行为、物质载体和符号体系不能随意堆砌,都要因办学理念而生发,同时又努力向理念生成。县区教育局要做好学校文化建设的统领工作,避免建设的随意性造成校园文化的空泛化、碎片化、物表化。指导学校做好师生共同参与下的主题论证,努力做到精神文化对校史的承继和对当下和未来的引领。
三是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书香校园”建设是文化立校的重要载体,市教育局将208年确定为教育系统读书年,开展“读经典名著、做智慧教师”读书实践活动,市、县区教育局局机关、直属单位工作人员和广大校长、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0-5本经典名著,并为教师专业成长创建“专业发展空间”,培养教师读写习惯;举办全市首届中小学读书节,开展“三会”“三赛”“三读”等活动,各地各校要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并将读书活动和作风整顿、队伍建设相结合,以读书活动推进“书香机关”“书香校园”建设,进而促进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今年,要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学写字、学说话、修仪表“两学一修”活动。
四是加强学校安全文化建设。要进一步深化安全法治教育,弘扬安全文化,真正让安全意识入心入脑。把安全检查作为常态举措,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和工作漏洞,防患于未然。今年是十九大召开之年,确保大局安全稳定是首要政治责任。要严格落实“安全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要求,按照“属地管理”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稳定工作职责和任务落实到位。强化“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严禁教师体罚学生,杜绝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安全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完善舆情监测、处置和督办机制,切实提高舆情应对的时效性、有效性。办好校园广播、电视台,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形成正面舆论场,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质量强校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过去我们在教育硬件建设上投入了必要的财力物力和精力,推进了学校硬件建设提升。“上学难”问题基本解决后,“上好学”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这里我特别强调,今天教育条件的改善只是我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迈出的第一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必须鼓努为力,上下求索,把时间、精力和资源更多地用在内涵建设上,向精细化管理要质量。今年继续开展基础教育内涵发展视导活动,活动覆盖所有县区和市直学校,着力解决课堂教学检查主体单一、关注学科不全面,方法指导滞后、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质量分析不到位、跟踪管理乏力等问题。视导目的一要保基本,看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看课堂教学是否目标明确、方法得当、任务完成,看薄弱学科、实验教学等是否开齐开足。二要促改革,了解基层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情况、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情况、语文主题学习推广情况等,进而通过示范教学、交流互动等形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三要提质量,通过视导,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县区要沉下身子,着重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建立健全全程跟踪、全程反馈、全程整改的工作机制,推进精细管理,构建精品学校。
二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课改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怎样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切忌逐本求末,耍花架子,搞形式主义。课改一要树立新理念,二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三要因材施教。吸收先进的理念、经验、模式是改革;继承好的传统、总结校本经验也是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表面在课堂,实质是体制、机制、方式、手段的创新,我们的改革要走个性化的路子,一看效果,二看质量,除此之外,没有第三种评估途径。所以,课堂教学改革要持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潜能,切实减负增效。要坚定广大教师“改革永远在路上”的课改信念,让“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改理念,让“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深入人心,让自主管理、自主学习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主动力。同时,要鼓励广大教师、教科研人员沉下心来搞研究,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出现的新机遇、面临的新挑战和急需破解的新问题,研究学科、学生,研究如何提高教育质量,解决困扰学校、教师的实际问题,实打实将教育科研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三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要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学和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建立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学校发展、教学管理、检测评价、考核奖惩机制,提升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各县区教育局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中小学提质增效工作方案,指导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各学校都要制定追赶超越、提升质量路线图,分年级、分学科,分阶段、有步骤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实现办学品位全面提升、办学质量高位突破。市上适时召开市直学校提升质量座谈会,努力提高市直学校办学质量。
——特色立校要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育、美育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与能力的重要路径。要强化体育。落实省政府《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秋季开学起,体育课增加等要求落实到位,义务教育9年300多节体育课,一定要教会学生2项以上体育技能。推动以校园足球为重点的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将校园足球打造为榆林教育的品牌和特色。要改进美育。以开齐开足美育课程为重点,以“互联网+美育”平台为载体,组织好校园艺术活动和社团活动,建立“2+2”项目建档立卡制度,让每位学生都参加社团活动,都有出彩的机会,并突出社团特色,促进特色化办学。要抓好卫生教育。结合各地实际,有针对性加大对学生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传染病防控、食品卫生安全等工作,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遵循学生不同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成长规律,关注单亲子女、留守儿童、青春期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心理问题,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要构建校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理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和中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关系,加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设,鼓励活动中心在城区中小学和乡村大规模学校建立活动站,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建立研学旅行营地,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专门场地、专业指导、专题教育。
二是大力推进中小学特色多样发展。各中小学要扎实开展多样化课程建设,尤其要加强校本教材研发,开发特色课程资源。特别是各普通高中要按照高考改革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分层走班”教学,促进学校办学模式多样化和育人方式多样化。各学校要从自身办学特点出发,实事求是科学定位。在特色发展上,有的要定位为向特色要活力,有的要定位为向特色要质量。近年市上推出的特色学校中有优质高中,也有薄弱高中。优质高中要通过特色发展,增强办学活力,薄弱高中要明确特色定位,在特色提质上下功夫,向特色要质量。
(六)实施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破解专业发展难题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持续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全市所有新建学校新任校长试点推行校长职级制,并逐步扩大范围。建立校长培养、储备机制,完善校长遴选、使用、管理、评价体系,促进校长专业发展。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用好”校长。积极推行校长公开选拔任用制,采用通过公开报名、学校推荐、公开演讲、组织考核、任前公示等形式,在县域内公开选拔。要搭建校长发展平台“育好”校长。采取专家讲座、名校长传经、外出参观考察、举办专题研讨会和培训班、参加网上远程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校长特别是新任校长、农村学校校长的培训。要强化校长队伍的监督和管理“管好”校长。通过加强年度综合考核,坚持目标考核、分类排队等措施,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管理机制。通过校长讲坛,给学生、教师、家长的“三场报告”和开学典礼演说等,提升学校公信力,彰显校长的领导能力和人格魅力。今年,市上举办“校长论坛”,同时要求局长进学校,校长进课堂。局长要进学校与教师交流,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分管局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校长原则上要带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00节,副校长以下领导层必须带课。
——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教育系统读书年活动的目的是构建教师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三专”模式,并搭建网上空间。各地各校要运用好这个载体,为特定发展阶段的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精准配餐,提供必要的专业书籍,并制定必要的考核标准,跟踪、考核教师的阅读量、写作量和共同体互动量,培养教师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和专业抱团习惯,进而消解职业倦怠,实现专业成长。市、县区电教机构要做好阅读空间的开辟、维护,并为教师阅读提供必要的数字资源。
——加强骨干体系建设。组织开展第二届榆林名师、学科带头人评选工作,对接省教育厅教学能手评选活动,持续开展市级教学能手评选,推进教师梯队建设,壮大教育领军人才队伍。评选对象一定要是一线带课教师,一定要师德过硬、业务精湛、备受学生爱戴家长信赖,评选过程一定要公开公正。市上对评选出的“名师”鼓励激励并重,在表彰宣传的同时继续发放教书育人津贴。各地各校要在管理上下功夫,要通过学校发展共同体、名师工作站、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等组织形式,积极构建“名师+”模式,充分发挥其榜样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不能让获评教师只享受荣誉和待遇,不尽“名师”义务。年内制定印发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选拔与管理办法,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管理和使用工作。同时要关心、关怀名师、模范教师,各县区都要定期召开名师座谈会,彰显尊师重教之风。
——开展技能大练兵活动。围绕常规教学、课堂教学改革、教育信息化应用等课堂教学相关要求,深入开展6项技能大练兵活动,今年重点组织“教”“评”两项技能基本功训练。各地各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确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参与,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学科素养和能力素养。年内,全市每位教师要在相应的应用平台至少上传一节完整的学科教学录播课,鼓励录制“微课”,学校、县区逐级评选推荐,参加市上评选活动。市电教馆通过特定资源平台,上传教学视频,为教师互动、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捷服务。
——实施全员培训活动。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加油站。培训工作要全员覆盖,要将全体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都列入培训计划,一个都不能少,为每位教育工作者充电加油,有新思想新认识才能产生新动力。要形成长效机制,研究制定中长期教师培训培养计划,比如“十三五”规划,既有长远规划,又有年度计划,为青年教师成长、校园长后备梯队培养、骨干体系建设奠定基础。要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围绕更新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搞培训,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和民生观,提升课程的领导力、研发力和执行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要放大培训效益,尽量开展便于管理、便于跟踪的小规模培训活动,市内培训尽量落实在县区,安排在学校,扩大培训影响面,同时对受训教师要建档立卡,跟踪管理,组织再培训,扩大培训成果。
——提高教师待遇。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要不折不扣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其他县区争取政府支持,落实相关政策,推进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扩面提标”。探索解决教师超工作量待遇问题,比如寄宿制学校晚自习辅导、双休日的各类教育考试、各类加班等,要从核定教师工作量、明确超工作量补助标准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解决落实。我这里特别强调:教育投入已经使硬件建设有很大改观,今后,重点向教育科研、教育质量、绩效考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方面倾斜,调动部门、学校和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强化保障措施,确保教育“追赶超越”蹄疾步稳
加快教育“追赶超越”,核心在加强党的领导,关键在干部。要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突出问题整改,激发大家以过硬的作风、务实的举措,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保证年度工作“追稳平衡”、稳中有进。
一是落实“主体责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自觉强化“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体现对党的绝对忠诚。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并重,坚持严字当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强党内监督,加快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努力使管党治党严起来、实起来。各县区要抓好基层特别是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加快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治理教育乱收费为重点,加大对教育腐败特别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的查处力度,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教育生态。
二是坚定赶超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全市教育“追赶超越”目标是远学北京,近学西安,毗邻学鄂尔多斯。各地各校要根据榆林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市教育局即将出台的教育事业发展“追赶超越”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追赶超越”行动计划。落在后面要奋力追,步子慢了要往前赶,同时起跑要往过超,爬坡过坎要往过越。要坚定信念,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动力争先进位。要紧紧围绕上述四种情况,对号入座,树立标杆,确定目标,制定方案,抓紧实施。一定做到追赶有参照,超越有方向,一步一个脚印推进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三是用好“三项机制”。省委出台“三项机制”的导向非常明确,就是要构建追赶超越的动力形成机制。我们也制定了贯彻落实“三项机制”的实施意见。下一步,要抓住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这三个关键点,突出强化责任担当,推动“三项机制”落实,牢牢树立起鼓励干事、争先进位的鲜明导向,建立宽松环境,克服“求稳怕冒”“干多怕错”的思想,营造勇于扛重担、挑大梁、克难题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个人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把工作岗位作为体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汇聚起加快赶超的强大合力。
四是加强行风建设。要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教育系统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全市教育系统纪律作风整顿工作,以“正风肃纪、提高效能、改善服务、优化环境”为主题,着力解决教育系统干部和教师队伍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职业道德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干部和教师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发展环境明显优化、教育质量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这里,我重点强调一下治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问题。各县区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坚决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于在校外大规模办班补课和在民办培训机构“走穴”的教师,要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决不姑息。特别严查强迫自己所带学生补课的教师和以自己所带学生为生源的大规模办班补课的教师,查处一起,处理一起,解决教师师德沦丧,课堂上不讲,补课讲的问题。要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县区教育局是治理区域内各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责任主体,局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是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的主要责任单位,校长是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的第一责任人,查实区域内存在补课教师,要追究相关人责任。各地各校要主动“亮剑”,用重拳、下“猛药”,坚决治理有偿补课“顽疾”。同时,可通过做大课外活动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民办培训机构管理等措施,堵疏相济,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五是强化教育督导。教育督导是实行依法治教的重要手段,是解决好教育“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省上即将成立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要尽快完成市、县两级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及办公室建设,明确职能和定位,规范名称和设置,建立起统一规范的教育督导机构。要以保障优先、促进公平为重点推动督政机制改革。以省上《关于加强市县党政领导履行教育工作主体责任督导考核的意见》为抓手,督促地方政府切实负起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责任,实现综合“督政”新突破。充分发挥督政、督学、质量监测等职能作用,为教育“追赶超越”提供保障。要推进督学方式创新。充分利用“云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及通报、公告、问责等方式,提高督导效能。完善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加强督学队伍建设,科学规范地对学校进行监督指导,构建常态化督导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同志们,做好今年工作,加快追赶超越,意义重大。大家一定要拿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真心关注百姓实际获得,深耕教育供给侧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在xx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文由 第一 公文网 收 集整理来源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8-21 16:22:16
上一篇:全省下半年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稿
下一篇: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座谈会发言稿:坚持把劳模精神传承下去
网友评论《2018年度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