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世博会--世博会历史

文章
来源
课件5yC来源走进世博会
□吴建中
世博会,全称世界博览会(WrldExpst)。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
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
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享有
“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博览会起源于欧洲早期的集市。从5世纪起,欧洲诸国举办过多次有影响的大型
博览会。8世纪中后期,伴随新的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
似但只展不卖的博览会。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法国都举办了多届有影响的工业
博览会,以此推动本国工业生产技术,宣传新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博览会的规模逐步扩大,参展的地域范围从一地扩大到全国,由国内延伸到国
外,直至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参与的国际性博览会。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博览会是
85年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
按照国际展览局的规定,世博会按性质、规模、展期分为两种:一种是注册类世博
会,展期通常为6个月,从2000年开始每5年举办一次;另一类是认可类世博会,展期通
常为3个月,在两届注册类世博会之间举办一次。
世博会的组织机构是国际展览局(BurufItrtlExpst),简称BIE,总
部设在巴黎。国际展览局属政府间国际组织,其作用包括组织考察申办国的申办工作,
协调博览会的日期,保证博览会的质量,规范博览会的活动等。国际展览局目前有54
个成员国(统计截至2008年7月日)。
一、人类文明的盛会
世博会是人类文明的盛会。85年创立的世博会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
一套独特的核心价值体系。它反映了世博会这一特定活动形式的指导思想以及区别于其
他博览会的特性,体现了世博会组织机构、主办方以及参与方在发展中所形成的共同意
-28-
识。
进步——世博精神和理念的集中体现
欧洲8世纪启蒙运动以后,随着人类理性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
后来达尔文进化论的深刻影响,“进步”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和观念。“进步”意味着
人类社会和生活与时俱进。早在85年,水晶宫的创始人就高高地举起“进步”这面旗
帜,为世博会以后的发展定下了基调。50多年来,世博会始终如一地保持了自己独特
的性格。从首届伦敦世博会一直到2008年萨拉戈萨世博会,可以看出“进步”这一核心
价值理念贯穿于世博会的全部历史之中。正如美国前总统麦金莱(WllMly)
所说,“世博会见证着时代的进步,记录下世界的进步历程。它激发了人类的活力、进
取心和智慧,促进人类的聪明才智的发展。”(阿尔弗雷德·海勒著《文明的进程:世
博会的发展与思考》,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3年)
“进步”这一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工业与艺术的结合。在当时欧洲,世博会是体现国家实力的一种表现方式。看一个
国家发达与否,主要看制造业和艺术的卓越程度,两者相辅相成,一方卓越必然会影响
另一方。因此,世博会在创立之初,特别强调工业与艺术的结合。如85年世博会的分
类法中,艺术就已经成为展示体系的四大部分之一。862年,伦敦世博会官方标题就是
“伦敦国际工业与艺术博览会”。867年巴黎世博会也展示了从石器时代到800年的人
类进化史,并把艺术放在分类体系中的第一大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艺术馆一直
是世博会园区中比较醒目的展馆。
人文精神。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世博会更加重视人文精神的弘扬。904年圣路
易斯世博会以人为中心,分别按“地球的人”、“生产的人”、“经济的人”进行分
类。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的主题为“人类与世界”,把主题进而划分成若干副主题,
即“人类——探索者”、“人类——生产者”、“人类——创造者”、“人类——社
区”、“人类——自身健康”、“人类——供给者”等。在世博会发展的进程中,“以
人为本”始终处于突出的位置。
世界和平。经历了战争以后,人类更加珍视和平。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后首次举办的博览会,该博览会以科学、文明和人性为主题。对过去互为敌
对的国家而言,这是一次彼此交流和沟通的极好机会。各参展国家展示了各自对世界科
学、技术、政治和文化的贡献。实践证明,世博会是推动世界和平、促进文化融和的盛
会。
可持续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举办的几届世博会形成了对“进步”再思考的一
条主线。人们针对工业化、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对科技的滥用以及对环境的破坏进行反
思,因此期望现代发展不再服务于经济和政治竞争,而应该提供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可
能性,并夯实世界和平的基石。这些世博会更加突出对进步的反思和“以人为本”的理
念,如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的“科学、文明和人性”、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的“人
-29-
类与世界”与970年大阪世博会的“人类的进步与和谐”等。同时,这一时期人们开始
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974年在斯波坎举办名为“国际环境博览会”的世博会,第
一次明确以环境为主题。从992年联合国颁布《2世纪议程》以来,998年里斯本世博
会、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2005年爱知世博会、2008年萨拉戈萨世博会以及200年上海
世博会都延续了“可持续发展”这条主线。
综上所述,“进步”在每一个时期或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表现方式。“进步”
作为世博会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整个世博会的历史之中并始终与时俱进。可以肯定,
“进步”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仍将主导并影响未来的世博会。
2创新——反映世博会追求卓越的价值观
世博会是展示发现和创新的舞台,并以诸多“世界第一”而闻名。“创新”这一追
求卓越的价值观是体现“进步”这一主线的理想方式。“创新”是一种姿态,它激励人
们去探索历史、自然以及大千世界的未解之谜;“创新”是一种方法,它强调用科学的
方法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创新”在世博会早期主要体现在竞争上,后来重心逐渐地
转移到对未来的探索和思考上。
世博会一开始激励竞争最直接的表现方式是评奖。从85年伦敦世博会一直到20世
纪中期,每届世博会都有奖项,一般都有几千个,900年巴黎世博会获奖数达到45905
个。从85年首届世博会后一个多世纪里,评奖成为体现成就的最重要的标志。后来人
们逐渐意识到,这种加剧国与国之间产品竞争的方式逐渐背离了世博会的核心价值观,
并与世博会重心由展示产品和技术向展示理念和文化的发展趋势格格不入,因此,966
年,蒙特利尔世博会展区总代表团决定放弃评奖比赛。以后直到2005年爱知世博会为
止,世博会对展品的评奖中止了近半个世纪。
85年伦敦世博会第一座由金属与玻璃预制板建成的大型建筑,876年费城世博
会的贝尔电话、留声机和爱迪生电报以及95年旧金山世博会的柯达彩色胶卷等成就,
在当时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世博会是展示发现、激励创新的舞台,人们都希望利用世博
会这一平台来发布最新的技术产品或研究成果。很多创意都在世博会后广泛地应用于社
会,造福于人类。从今天常见于图书馆的等级体系分类表,到国际化大都市不可缺少的
主题公园以及国际会议中心等,都曾首创于世博会。“创新”反映了世博会的追求,也
是推动世博会向前发展的不竭源泉。威廉·麦金莱说得好:“每一届世博会无论规模大
小,都使人类文明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各种思想的相互碰撞总是能给人以启迪,使人类
的大脑更充实、双手更灵活。接踵而来的是友好的竞争,它是产业进步的动力,是发明
创造及人类活动各领域所作努力的灵感源泉。”(阿尔弗雷德·海勒著《文明的进程:
世博会的发展与思考》,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3年)
3交流——体现世博会作为场所存在的价值
世博会是世界的缩影,人们通过世博会认识和了解世界。50多年前,世博会的主
办者希望将整个世界全面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所以采用百科全书式的展示体系,让参
-30-
观者可以在园区内体验世界上最好的技术和产品。后来,随着世博展示的重心向理念和
文化转移,传统的展示方式让位于能深刻反映人类共同关心的课题的主题展示体系。进
入信息化社会以后,发达的大众传媒技术为人们了解世界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于是,有
人开始怀疑世博会是否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重新思考和挖
掘世博会作为场所的价值。
世博会走过了50多个春秋,它之所以在今天仍有很大的吸引力,就是因为人们在
发掘世博会生存价值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赋予它新的生命力。
世博会提供了文化交流的舞台。文化没有强弱之分、贫富之分、新旧之分,大小之
分,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世博会提供了一种平台,以展示各个民族、
各种文化特有的文化传统、科学发现和创新精神。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交流的重
要性。正如970年大阪世博会加拿大馆设计者阿瑟·埃里克松(ArthurErs)所说
的,世博会满足了人类本性深处隐藏着的一种“欢庆节日”的愿望。在当今这个机械的
世界,社会的内在冲动已经丧失了价值,不为人所看重;但仍有那么一些事情,特别是
这样一种颂扬人类成就与愿望的庆典,仍值得我们为之付出努力(阿尔弗雷德·海勒著
《文明的进程:世博会的发展与思考》,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3年)。世博会正是
满足人们这种节庆愿望的最佳场所。为了丰富世博会的活动,世博会将娱乐活动纳入了
自己的活动范围。200年上海世博会的娱乐活动将有2万场之多。
世博会提供了思想交流的论坛。从9世纪末开始,人们就在努力促使博览会从技术
竞争的平台转向思想交流的平台,把注意力集中到对全球未来的共同探讨上。世博会本
身就是一个论坛,它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为各种观念的碰撞和交流提供了独
一无二的方式。这就是世博会的魅力和价值所在。从873年世博会开始,论坛逐渐成为
世博会不可缺少的主体活动之一。上海世博会的论坛活动将分为三个层次:公众论坛、
主题论坛和高峰论坛。
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世博会之所以保持了始终如一的办会理念,就是因为世
博会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于文化的而不是商业的博览会,从一开始就确立起有别于其
他任何博览会的文化性格。更为重要的是,世博会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核
心价值体系。正是这种崇尚进步、激励创新、促进交流的价值观,推动着世博会不断地
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
二、中国与世博
结缘——中国与世博会的历史渊源
当早期世博会在欧美举办时,当时的中国人把世博会称为炫奇会或赛奇会,这是大
清帝国对世博会的一种理解,这是由于当时的人们还未能从把技术看做是“奇技淫巧”
的认识中摆脱出来,更不用说深入思索这些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对人的价值观
-3-
的冲击等问题,以至于最终忽略了能密切接触首届世博会的机会。866年,清政府总理
衙门首度应邀参加法国巴黎博览会,但对于博览会免除参展出口税的惯例产生疑虑,
担心免税将发生走私偷漏,因而仍然未能以官方名义答应参加867年巴黎世博会。直到
873年维也纳世博会,中国才有了以官方名义正式参与世博会的记录,但那一时期世博
会的具体组织基本上是由外国人代办的。
()世博中国第一人
850年,英国向全世界宣布,将于次年举办首届伦敦世博会,维多利亚女王盛情
邀请各国政府届时参加。当时在华的英国官方机构和洋行竭力向中国官员和商人们游
说,希望他们参加在伦敦举办的世博会,但由于当时的中国人并无此意识,因此首届世
博会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然而极具商业机敏和智慧的商人徐荣村获悉后深知这是
一次难得的机会,他很快命人精选了2包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紧急船运到伦敦。
最初,由于包装上的粗糙,“荣记湖丝”遭到了冷遇。但好在世博会长达数月,经过反
复比较,“荣记湖丝”的各种优点逐渐显现出来,受到了众人的青睐。最终,“荣记
湖丝”在首届伦敦世博会上获奖,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亲自颁发奖牌和奖状。这一珍贵的
历史记载使徐荣村成为“世博中国第一人”。徐荣村,名瑞珩,字德琼,广东香山人,
是上海开埠后第一批来沪闯荡的商人,在英商“宝顺洋行”(Dt&C)担任买办。
当时的上海,群商云集,良莠杂糅,而徐荣村则以“货则上品,售之则上价”为经商之
道,在沪经营丝绸、茶叶、蜚声商界。
另据一幅由英国画家塞鲁斯画的油画显示,当时中国船“耆英”号上的一位广东人
(人称“希生广东老爷”)也参加了首届伦敦世博会。“耆英”号上有不少中国的工艺
品,因此在纽约和伦敦吸引了不少当地人士上船参观。英国女王以及狄更斯等名人都曾
参观过“耆英”号。由于在首届伦敦世博会上有中国展品参展,所以希生作为嘉宾被邀
请出席了伦敦世博会的开幕式。85年5月22日《匹茨菲尔德太阳报》对油画上的这一
情节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希生与其他外国使节站在一起。当唱诗班唱起亨德尔的《弥赛
亚》哈利路亚合唱曲时,希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突然从外国使节、达官贵人中走到
女王前,优雅地向女王行了礼。当时一些英国媒体报道说伦敦世博会吸引了中国等25
个国家的参与。油画之所以把中国人排列在突出的位置,完全是为了突出中国的参与。
(2)官方首次受邀,民间代表参博
866年,清政府首次被邀请参加法国巴黎世博会,由于“轻商”观念严重,当时的
清政府并无意参加世博会,因此也没有派出官方人员参加,而是一些民间商人以私人身
份参加了此届世博会并获得了一些奖项。当时身在海外的中国文人王韬,以游客身份参
观了867年巴黎世博会并以文字形式记述了这次盛会。
王韬是晚清著名改良主义思想家。849年进入英国人在上海办的墨海书馆翻译中国
典籍,深得传教士理雅各(JsL)赏识。867年,理雅各返国,邀王韬同行,由
此开始他在欧洲两年多的生活。王韬在自己的著作《漫游随录》中记述了867年他在法
-32-
国参观巴黎世博会的见闻,其中除了介绍世博会的情况之外,还专门记载了一个广东戏
班在世博会上演出的情景,这是首次见诸中国人笔墨的世博会印象。
寄旅伦敦的王韬还有幸见识了已搬至伦敦郊区的首届世博会的“水晶宫”。王韬笔
下的“水晶宫”是这样的:“……地势高峻,望之巍然若冈阜。广厦崇旃,建于其上,
逶迤联翩,雾阁云窗,缥缈天外。南北各峙一塔,高矗霄汉。北塔凡十四级,高四十
丈。砖瓦榱桷,窗牖栏槛,悉玻璃也;目光注射,一片精莹。其中台观亭榭,园囿池
沼,花卉草木,鸟兽禽虫,无不毕备。”
869—872年,沟通地中海与印度洋的苏伊士运河通航,缩短了欧洲和中国之间的
航程;87年上海与伦敦之间又接通了海底电缆,沟通的便利为中国参与世博会打开了
方便之门。
从9世纪60年代,中国就与世博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866年总理衙门首度受邀参
加法国巴黎博览会起,至9年清朝覆亡为止,在短短的46年期间,中国共计收到超过
80次以上的邀请。但是,清朝总理衙门均因对世博会不甚了解,而以拖延敷衍推辞。
(3)洋人代办中国参展活动
873年维也纳世博会,中国政府第一次由官方派代表出席。但长期以来,中国一直
处于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人们安于现状,甚少与外界交流,有
能力办理外交,参与国际性活动的人才寥寥无几。同时财政短缺,缺乏参展所需的大笔
经费。由于海关主要是负责进出口贸易和各国之间的商业往来等事务,所以总理衙门便
授权当时的海关总税务司、被称为“中国通”的赫德负责选送展品和参展等事项。以赫
德为代表的海关人员投入了很大的精力。首先是展品方面,包括筹备海关展览品以及在
各口岸向民间征集展品,并对展品的收集、编排和运送等环节作了详尽的指示。其次,
为了展示中国的港口和国际贸易状况,赫德决定将中国部分口岸的对外贸易情况展示于
世界各国面前,包括中国各个口岸进出口商业贸易的样品、航运情况图表和货物的进出
口数据等。此外,上海税务司还根据各司的材料编写了海关第一本十年贸易统计报告。
海关总署对各海关税务司采取了激励机制以鼓励他们更好地完成收集展品、统计数据等
工作,这也最终保证了世博会筹办工作的顺利完成,显示了当时海关的实力。由于维也
纳世博会展览的成功,中国政府陆续参加了之后的世博会,但是,也由此形成了清王朝
委托懂得外交的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承办世博会这项国际性事务的惯例。
876年,美国为纪念建国00周年,在费城举办了名为“美国独立百年展览”的世
博会。中国早期参加世博会均是由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操办的,代表中国参加的也
多是在海关任职的外国人。但这一次在海关随员中有一位是当时的浙江文书李圭,因此
876年费城世博会是第一次真正由中国人代表中国参加的世博会。李圭是由中国东海关
税务司德璀琳推荐给赫德被派去参加美国费城世博会的,他此行的主要任务是“将会内
情形并举行所闻所见者详细记载,带回中国,以资印证”。在世博会上,李圭亲眼目睹
了外国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并由此产生了诸多感触,写下了《环游地球新录》
-33-
一书,记录了这次世博会。李圭详细记述了在世博会上所见的各国展品情况。他意识到
参与世博会展览比赛的“皆为有用之品,可以增识见,得实益,非若玩好仅图悦目者
也”。对于像费城那样大型的展览会,不少人认为那只是在白白浪费钱财,而李圭却明
确指出:“其志在联交谊,奖人才,广物产,并借以通有无,是有益于国而不徒费。”
这样的闻识在当时代表了一部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的胸怀。
(4)清政府正式组团参展
由洋人操办中国参展世博会的现象,直到20世纪初始有所改变。904年,清政府
派出由溥伦贝子和黄开甲分任正副团长的正式代表团,中国开始由中国人自己作为代表
参与世博会。905年比利时列日世博会,中国代表团的主席虽然由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担
任,但实际负责在列日参展事务的是中国驻比利时大臣杨兆,他被清政府任命为“黎
业斯赛会大臣”(列日世博会大臣)。906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负责中国参展事务的
是商务部头等顾问官张謇,由他提出建议,首次依照清政府刚刚颁行的《出洋赛会通行
简章》20条,由官方和民间联合自行参加国际赛会。自此,中国终于初步摆脱了由海关
洋员把持世博会事务的旧格局。
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上,清政府派出了由溥伦贝子领衔的中国代表团参会,
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官方形式率商民正式参加的世博会。慈禧太后亲自召见了传达邀
请的世博会委员,并向他询问了有关世博会事宜。在由溥伦贝子领衔的委员会宣告成
立后,副监督黄开甲及其随从随即被派往美国,他也成为到达圣路易斯的第一位外国
专员。黄开甲,广东镇平人,晚清中国首批留美幼童之一,曾在耶鲁大学留学。他精通
英语,熟悉美国办事方式。一到美国,他就开始行使他的职责。立即着手建造展馆,用
6000多块精美手工木雕镶拼成了京城王府模样的中国馆。中国由此成为继英国之后在这
届世博会上第二个举行展馆奠基仪式的国家。
(5)20世纪初期中国的参展
905年比利时列日世博会,中国代表团的主席虽然是英国人赫德,但实际负责参展
事务的是中国驻比利时大臣杨兆。
906年的意大利米兰世博会,负责中国参展事务的是商务部头等顾问官张謇,由他
提议,首次依照清政府刚刚颁布的《出洋赛会通行简章》二十条,由官方和民间联合自
行参加世博会。中国终于初步摆脱了由海关洋员把持世博会的旧格局,使筹办世博会朝
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在9年意大利都灵世博会上,清政府决意由外务部、农工商部等联合负责,下令
各省会具体筹备参展,以上海为世博会品物总理处,订出“参赛办法”,出版“赛会须
知”,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并严令“神主魂幡”、“小脚绣鞋”之类反映“近世颓
俗”的物品一律禁赛,使筹办世博会朝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了一大步,在行政管理方面,
为以后中国参加世博会奠定了基础。
95年巴拿马世博会在美国的旧金山举行,此届世博会是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正式
-34-
通航。94年美国正式向中国政府发出邀请,希望中国组团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世博会。
此时的中国刚经历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国内振兴中国实业的呼声很高,参与世
博会这样的活动则格外引起人们的重视。刚成立不久的民国政府也希望通过参加此次世
博会重塑中国在国际上的新形象,故格外重视,做好了充分准备前往美国参展。
为纪念美利坚合众国对英宣布独立50周年,92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博会。此
届世博会上,除了东道主美国外,中国和日本是当时的参展大家。恽震作为政府官员,
参加了此次世博会并写了一本《费城赛会观感录》。书中除了详细记载了此届盛会的特
色、不足和中国参展的情形外,由于他还是此届世博会五人高级评审团的成员之一,故
恽震对此特别留意,还在书中详细介绍了评奖规则,特地附录了中国在此届世博会上的
全部获奖名单。
933年美国芝加哥举办以“一个世纪的进步”为主题的世博会,并向各国广发邀
请。932年南京国民政府接受美国政府的邀请,决定参加这次博览会。“行政院”通过
预算,成立了一个“中华民国参加芝加哥博览会筹备委员会”,全面负责参展事务。参
展筹备工作正式开始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并将征集的展品都运往上海。当时上海市
政府为此召开了数次会议,要求各机构拿出最好的展品参加世博会。就在筹办活动进行
得如火如荼之时,“行政院”以国难日深、经费困难为由突然下令停止参加芝加哥世博
会,但实际原因是国民党内部派系分明,矛盾重重。此时离世博会开幕仅两个多月的时
间了,各省运来的展品也已集中在上海装箱待运。就在这紧急关头,有关人士召开紧急
会议,决定由出品人自行组织协会参加世博会,不以国家名义参展,由此组成了一个中
国参展代表团赴美。因此,933年芝加哥世博会是一次没有政府官员参与,完全由民间
自己组织力量参与的一届世博会,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的中国馆也如期在芝加哥世博会开
馆。
(6)新中国参与世博会的历程
97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

[]&bsp;[2]&bsp;[3]&bsp;下一页

文章
来源
课件5yC来源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06-20 19:59:41
上一篇:企业生产车间宣传标语
下一篇:酒吧夜场营业中突发事件处理方法与技巧
网友评论《走进世博会--世博会历史》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