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员干部应知应会常识(经济建设方面)

本 文 由第 一公文网 收集整理9

新时代党员干部应知应会常识(经济建设方面)

&bsp;&bsp;&bsp;一、经济建设方面

&bsp;&bsp;&bsp;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sp;&bsp;&bsp;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bsp;&bsp;&bsp;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bsp;&bsp;&bsp;4“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sp;&bsp;&bsp;5“两个阶段”发展目标: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sp;&bsp;&bsp;6“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bsp;&bsp;&bsp;7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bsp;&bsp;&bsp;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bsp;&bsp;&bsp;9“四化同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bsp;&bsp;&bsp;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生产端入手,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bsp;&bsp;&bsp;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bsp;&bsp;&bsp;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bsp;&bsp;&bsp;3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要长期坚持。

&bsp;&bsp;&bsp;4“双随机、一公开”是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bsp;&bsp;&bsp;5“四张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

&bsp;&bsp;&bsp;620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提出“四个着力”是指:着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着力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bsp;&bsp;&bsp;7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发展的殷切期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让中原更加出彩。

&bsp;&bsp;&bsp;8“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bsp;&bsp;&bsp;9“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bsp;&bsp;&bsp;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三大攻坚战”: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本 文 由第 一公文网 收集整理9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7-31 09:09:53
上一篇:安全知识顺口溜:安全施工三件宝
下一篇:安全知识顺口溜:消防安全常识“三字经”
网友评论《新时代党员干部应知应会常识(经济建设方面)》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