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职务犯罪知识

本 文由 第一公 文网 收集整 理2

常见职务犯罪知识

  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划分为三大类;贪污贿赂犯罪(第八章)、渎职罪(第九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
  贪污贿赂罪,在我国刑法中第八章中用了十五个条文,规定了十二个罪名,包括:、贪污罪、2、挪用公款罪、3、受贿罪、4、单位受贿罪、5、行贿罪、6、对单位行贿罪、7、介绍贿赂罪、8、单位行贿罪、9、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0、隐瞒境外存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2、私分罚没财物罪。渎职罪在我国刑法第九章中用了二十三条规定了34个罪名。包括:、滥用职权、2、玩忽职守、3、枉法追诉裁判罪、4、私话在押人员罪、5、国家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被骗罪等。

    贪污罪(刑法第382条)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一)数额在3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数额在万元以上不满3万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其他较重情节”,应予立案,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贪污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防疫、社会捐助等特定款物的;
  2曾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受过党纪、行政处分的;
  3曾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追究的;
  4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的;
  5拒不交待赃款赃物去向或者拒不配合追缴工作,致使
无法追缴的;
  6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二)数额在2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数额在0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涉嫌上述六种情形之一的,为“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数额在3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数额在5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涉嫌上述六种情形之一的,为“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贪污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可以判处死刑。符合前述规定的情形,但具有自首,立功,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脏,或者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等情节,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符合第一款规定情形的,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判处死刑缓刑二年执行,同时裁判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挪用公款罪(刑法第384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
  (一)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应予立案,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进行非法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在00万元以上的;2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50万元以上不满00万元的;3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50万元以上不满00万元的;4其他严重的情节。
  进行营利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情节严重”,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在200万元以上的;2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0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3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0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4其他严重情节。
  (三)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300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数额在50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受贿罪(刑法第385条)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一)数额在3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数额在万元以上不满3万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其他较重情节”,应予立案,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多次索贿的;
  2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
  3为他人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
  (二)数额在2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数额在0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涉嫌上述三种情形之一的,属于“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数额在3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数额在5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涉嫌上述三种情形之一的,属于“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可以判处死刑。符合前述规定的情形,但具有自首,立功,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退脏,或者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等情节,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符合第一款规定情形的,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判处死刑缓刑二年执行,同时裁判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批捕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
&bsp;&bsp;(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
&bsp;&bsp;(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bsp;&bsp;(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
&bsp;&bsp;(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bsp;&bsp;(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提起公诉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
&bsp;&bsp;(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
&bsp;&bsp;(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bsp;&bsp;(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
&bsp;&bsp;(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bsp;&bsp;(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本 文由 第一公 文网 收集整 理2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01 21:03:54
上一篇:2018年《监察法》宣传标语
下一篇:五一劳动节放假温馨提示
网友评论《常见职务犯罪知识》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