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读后感

范文一:
看了《西厢记》之后我觉的这样的爱情史完美无缺的,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有现在难得的一见钟情,有经历各种社会给予的磨难,有来自双方家长的阻扰,他们之间的爱情可谓是越演越切,在我们看来可谓是天作之合。

这个故事的结尾以中国似的大团圆给大众一个交代。而我却不太喜欢这样的结尾,我觉的过于通俗化,所以有时我会去看一些国外的经典电视及作品,我觉得他们的结尾都会留下一些空间让观众自己去细细品味,我觉的这样才让作品更有意义,才会促使人们去回味去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太喜欢大团圆的结局或直接不用想就可以猜到的结尾,所以我不怎么喜欢看韩剧结尾不是女主角得不治之症就是大团圆。

看了结尾在看一下他的正文,你是否觉得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是否太过于完美了呀?好像他集聚了所有经典爱情的必要情节于一身,就一见钟情而言,现在科学家研究机率很低,况且在古代女子足不出户,所以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开始就有点梦幻般的感觉。后来又经历了社会的考验,为心爱的女子于权贵做斗争,可谓是要美人不要江山的壮举,验证了爱情史盲目的。在后来来自父母的阻扰,就想现在的父母一样有爱情还不行没面包我的女儿会受苦的,于是一介书生张生为爱情上京赶考,得到上天眷顾荣归故里娶了崔莺莺,这好似现代大多数人的爱情观鲜花于面包不可兼的,就会放弃爱情,但是张生做到了鲜花面包都要,即使高中也没有抛弃崔莺莺这也很不容易,现在很多人都在爆发后抛弃自己的发妻,我觉的《西厢记》中的这一点我比较喜欢。

这一段爱情流传至今,可能是因为它留给了人们对心中美好爱情一方净土吧!所以一直被后人推崇,但是这样的纯净的爱情在此时物质横流的现实社会中还剩多少,让我们在自己的心里回答吧!


范文二:
水浒里面,施耐庵先生的厌女症、阴暗心理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第七十三回&ldqu;黑旋风乔捉鬼&rdqu;那段啦。不知为何,没看这段,总想起被施耐庵先生笔下的英雄义士李逵惨杀的狗男女,仿佛是西厢记里张君瑞和崔莺莺来着,而推测施耐庵先生那段实在是看了西厢记戏文,义愤填膺,有感而发。这一段好象元曲短折子,戏剧意味十足,而就水浒小说而言,删去了实在无伤大雅
考证一下,元朝不过94年,关汉卿生活在元中叶,王实甫比他小一辈,而施耐庵又比王实甫小一辈,年纪相差36岁。王实甫先生,和关大才子、施小才子都有见过面的可能(关、王都是柳永般人物,白天在戏子堆里,晚上在那里)。
那个时候,戏剧火热,施耐庵先生毫无疑问看过最流行的西厢记,还有元朝无数水浒折子戏。所以啊,这样一想,偶觉得,&ldqu;黑旋风乔捉鬼&rdqu;搞不好就是施耐庵先生对西厢记的回应。
照此看来,施耐庵先生看了这部伤风败俗的淫戏,气得突突直抖,于是加出李逵捉鬼那段来(也许,已经有回应西厢记,宣传狗男女不得好死的折子戏出现了,不过施先生将其情节收入水浒,使之流传百世,进入不朽的文学殿堂而已)。
某某太公的女儿好比崔莺莺,他的相好正象张生(红娘不见了,呵呵)。这两个狗男女,正在行其好事,被道德化身的李逵同志发现,不由分说,咔嚓了张帅哥,崔小姐吓得跪地求饶,李逵同志来一句&ldqu;这却也饶你不得&rdqu;,也是咔嚓一声,芋头落地(呵呵,想起柏杨先生的用词)。
写道这里是残酷,还不到变态,接着,&ldqu;李逵道:「吃得饱,正没消食处。」就解下上半截衣裳,拿起双斧,看著两个死尸,一上一下,恰似发擂的乱剁了一阵。&rdqu;令人想起前面的郑屠切臊子,孙二娘卖包子,李兄,精力太充沛了把,干嘛啊?做饺子馅子啊?在施耐庵先生笔下,崔莺莺和张生的下场大概应当如是的干活。
这个处理尸体的细节,按掰掰的眼光,李逵同志是狂躁型精神病发作,可以肯定无疑。塑造如此生动的精神病形象的施耐庵先生,到底是不是狂躁型精神病,不太好说,要说他精神上没病,掰掰实在难以置信。


范文三:
看完西厢记这本书,我为莺莺与张生最终能够走到一起而感到欣慰。他们经过如此多的挫折,包括老妇人的阻挠,孙飞虎的一劫,郑恒的从中作梗等,最终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结局是非常圆满的。而这一圆满的结局离不开红娘这一人物的推动。合上西厢记这本书,细细品味,红娘给我的印象最深,最令我佩服,红娘的大胆泼辣,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等性格,十分令人佩服,红娘无疑是西厢记中一个最充满亮点的人物。
红娘在西厢记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红娘所做的事推动了西厢记中情节的发展,在张生与莺莺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汤显祖这样称赞红娘:&ldqu;有二十分才,二十分担,有此军师,何战不克?&rdqu;红娘确实是有二十分才,二十分胆。说红娘有二十分才,是因为红娘反应灵敏,对事能够果断的下决定,能言善辩,在与郑恒对话中,红娘能应答如流,看清他的本质。说红娘有二十分胆,是因为红娘丝毫不畏惧老夫人的拷打,敢于和老夫人讲道理,这是十分不易的。
红娘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支持莺莺小姐与张生在一起的,一开始红娘只是一个旁观者,难怪莺莺会埋怨红娘:&ldqu;但出闺门,影儿般不离身。&rdqu;红娘其实是挺无辜的:&ldqu;不干红娘事,老夫人着我跟着姐姐来。&rdqu;红娘起初是老夫人派来监视莺莺的,以防莺莺做出有失大家闺秀身份的事。红娘的转变是从张生退却孙飞虎的兵士开始,由一开始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兵退之后,红娘疯老妇人知名请张生赴宴,红娘说:&ldqu;谁无一个信行,谁无一个志诚,您两个今夜亲折证。&rdqu;从这里可以看出红娘已经肯定莺莺与张生的关系,但红娘真正成为来那个人的桥梁是在老夫人悔婚之后是,&ldqu;你休慌,妾当与君谋之。&rdqu;促使莺莺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不满老夫人的行为,二是觉得莺莺与张生郎才女貌,应该在一起。
最令我感动的是红娘的心地善良,红娘作为一个小丫鬟,完全可以选择不参与此事,做个安分守己的小丫鬟,但是红娘善良的本性促使他参与其中,并积极帮助莺莺和张生,这一红娘身上的亮点是我很感动。
还有一点是红娘的大胆泼辣,心直口快,张生问敲门的是谁时,她回答道是你前世的娘,虽是玩笑话,但足以体现出红娘的大胆泼辣。红娘在维护莹莹和张生的爱情时是不图名不图利的,红娘赞成两人的爱情,甘心为两人搭线。红娘确实付出了不少,很令人佩服。
总之,西厢记中红娘这一人物形象的个性是非常鲜明的,说她有二十分才,十二分担,斯毫不夸张。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10-11 12:01:43
上一篇:读《繁星春水》有感范文
下一篇:梅花魂读后感精选5篇
网友评论《西厢记读后感》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