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的生成机理及其克服》读后感:认清本质,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本文由第一 公文网 收集 整理5

《历史虚无主义的生成机理及其克服》读后感:认清本质,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近几年,历史虚无主义在多个领域有沉渣泛起之态势,其表象越来越具有欺骗性,其危害越来越具有隐蔽性。若没有真正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则容易被迷惑;更谈不上坚决抵制了。近日,读完杨金华教授的《历史虚无主义的生成机理及其克服》一书,受益匪浅。
  该书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借鉴中外学术资源,以理论与实践、评价与规范相结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生成机理问题做深入分析。从历史存在的一维性、历史研究的主体性,探讨历史认知的虚无主义风险;从历史事实的“实”与“虚”,历史解释中的“效果历史”,挖掘历史虚无主义的解释逻辑;从历史语言及其叙事性,解开历史虚无主义的叙事学外衣;从历史文艺作品的“去历史化”和恶搞经典调侃历史等现象,分析后现代史学的虚无主义效应。本书最后从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和历史价值论等角度,回应历史虚无主义并重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一、从“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引入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的生成机理及其克服》一书从《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系列丛书的大热的现象说起,该丛书从2009年发行后,当年的销量突破百万册,甚至新浪读书频道对丛书进行了如此一番的极力推销:《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是“史上最牛历史老师”。与此同时,网络上出现的也不全是一片叫好声。不少历史学者及网友纷纷挑出著作中的硬伤,有人评价该丛书是——“诱人的奶酪下却是毒害人思维与常识的化学药品”。的确,历史可以是通俗的,但是通俗的底线是不能臆造历史,更不能践踏历史。
  “虚无主义”来源于拉丁文(Nhlsus),799年雅克比在致费希特的信中批判康德哲学时以哲学术语的名义第一次使用该词,指自古希腊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哲学思想,而在此后一段时间内被广泛运用于文学术语。从哲学层面来看,动词“虚无化”指的是完全消灭和无的过程,“意指唯有我们的感官所获得的存在者才是现实地存在着,其余的一切都是虚无。”[]其发轫于西方历史的大变革、大转折时期,它将现实中的对资本主义矛盾的无所适从演变为对整个人类生存意义和世界存在意义的否定,是“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2]历史虚无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根本对立的,若任由前者泛滥[3],则会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严重的冲击和挑战,直接动摇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进而扰乱人民群众的思想,最终导致社会动荡、政权更迭。
  二、从历史虚无主义的生成机理剖析其本质
  作者通过分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四个维度,揭示其理论缺陷和本质:(一)历史虚无主义的历史本体论否认了历史文化的继承性与连续性;(二)历史虚无主义的历史认识论否认了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三)历史虚无主义的历史方法论陷入了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四)历史虚无主义的历史价值论借后现代主义消解历史的神圣性。
  可以说,历史虚无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历史唯心主义的。在本体论上,它通过割裂历史,否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客观性。在认识论上,它否定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其所谓的“客观立场”、“中立态度”,实际上是从“抽象的人”出发来臆造历史。在方法论上,历史虚无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相对立,其坚持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方法;违背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颠倒历史的主流与支流,片面摘取现象否定本质;抛弃了阶级分析方法,滥用史料分析法,把“文献中的历史”等同“现实的历史”,陷于主观唯心主义泥潭。在价值论上,借后现代主义消解历史的神圣性,对历史人物去英雄化、去神圣化,民众集体记忆完全被解构。
  三、认清本质,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决抵制、反对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4]我个人认为,应该从如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发挥其分析批判机制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批判机制是指马克思主义对待自身及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的态度和对策。[5]
  马克思主义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就是源于自身的内在的批判机制,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时代性与进步性。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6]马克思恩格斯总是从发展着的社会实践出发,对自己创建的理论进行反思与批判并进而不断发展。以《共产党宣言》为例,该宣言出版后,在指导工人运动的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总是紧密结合社会历史的发展对之进行修订或补充,这些发展集中体现在他们从872年到893年为《共产党宣言》不同版本的出版所写的7篇序言中。
  马克思主义自身的批判机制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自我批判的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开放品格。马克思主义从不构建所谓的终极真理或终极价值,任何理论都是相对的、暂时的与开放的;2、自我批判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的实践品格。实践是理论的源头活水,这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都有充分论述。由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实践品格,使之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完善;3、自我批判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理论主体的创新品格。马克思主义理论主体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实现马克思主义自我批判的最终保证。
  马克思主义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必须进行有力的批判,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理论需要,也是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是由立场、观点、方法、品格、目标等建构而成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中的各个要素是马克思主义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基本工具。”[7]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并掌握相应的批判工具。《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培养个人的批判性思维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识别历史虚无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同时也是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锐利的思想武器,列宁强调“唯物史观是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8]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引,培养个人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CrtlTh)就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维倾向。最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主要包括如下能力:[9]
  、解释:理解和表达极为多样的经验、情景、数据、事件、判断、习俗、信念、规则、程序或规范的含义或意义。子技能包括归类、理解意义和澄清含义。
  2、分析:识别意图和陈述之间实际的推论关系、问题、概念、描述或其他意在表达信念、判断、经验、理由、信息或意见的表征形式。子技能包括审查理念、发现论证和分析论证。
  3、评估:评价陈述的可信性或其他关于个人的感知、经验、境遇、判断、信念或意见的描述;评价陈述、描述、问题或其他表征形式之间实际的或意欲的推论关系的逻辑力量。子技能包括评价主张,评价论证。
  4、推论:识别和维护得出合理结论所需要的因素;形成猜想和假说;考虑相关信息并根据数据、陈述、原则、证据、判断、信念、意见、概念、描述、问题或其他表征形式得出结果。子技能包括质疑证据、推测选择和推出结论。
  5、说明:能够陈述推论的结果;应用证据的、概念的、方法论的、规范的和语境的术语说明推论是正当的;以强有力的论证形式表达论证。子技能包括陈述结果、证明程序的正当性和表达论证。
  6、自我校准:监控一个人认知行为的自我意识、应用于这些行为中的因素,特别在分析和评估一个人自己的推论性判断中应用技能导出的结果,勇于质疑、确证、确认或改正一个人的推论或结果。子技能包括自我审查、自我校正。
  (三)坚持历史价值的重建,回归历史的本真
  传统观点认为,历史的价值在于总结经验教训,提供治国智慧,或者是以“人伦教化”来“化成天下”,历史的工具性和政治性得以张扬,生命关怀却被严重削弱和深度遮蔽。其实,历史教育的本真价值在于提升精神境界、凝聚意志力量,在历史熏陶中获得生命意识、情感慰藉和终极关怀,从而构建现代人的意义世界。
  《周易·大畜》就有“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孔子在《春秋》里首创“贬褒义例”,在字里行间实现“寓褒贬,别善恶”。可见,在中国传统的历史教育就是一种立足于德育的政治教育,即基于人伦教化的政治工具主义,学习历史无非就是实现“资治”或者道德“教化”。至于历史教育的本真目的或者历史教育的生存论基础则很少有人追问。
  我们简单地看待历史传统的过去性,把历史教育等同于学习历史教科书,甚至连民族认同、文化归属感、爱国主义等深层次的文化功能,也都建立在“背”“考”历史起因、历史过程和历史意义的基础上。学生个体就成了盛装历史知识的容器,而不是活化历史的生命体,这就加深了历史与当下生命之间的鸿沟,造成历史成为个人思维记忆的材料,而不是生命的鲜活滋养。[0]
  其实,从根本上看,历史传统是现代文化的源头活水,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和皈依之地,历史教育也是寻找心灵的归属之所。正如马克思指出:“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自然的、感性的]需要而做准备的发展史。”[]历史教育的更高境界是:生命关怀和意义构建。如果说历史的工具性给人类提供了足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那么历史的人文性则回答了人类存在的价值、理由和可能。
  总之,只有当我们深入到历史与生命的深层对接的高度,才能深刻体会到历史意识与生命意识、历史境界与生命境界、历史高度与生命高度有着一种难以割舍、与生俱来的联系。

本文由第一 公文网 收集 整理5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7-06-18 11:48:43
上一篇:学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心得体会:三大亮点让人欣喜
下一篇:县委组织部学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心得体会
网友评论《《历史虚无主义的生成机理及其克服》读后感:认清本质,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