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发展思路

&ldqu;十二五&rdqu;期间,全县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全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以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为重点,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推进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工作,强化文化市场监管文化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跨越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一、&ldqu;十二五&rdqu;工作总结
  (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ldqu;十二五&rdqu;期间,坚持以&ldqu;发展靠项目,项目促发展&rdqu;的发展战略,通过项目实施,不断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200多万元,维修改造了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新建了赵思温艺术馆、河西解放纪念馆,并已向城乡群众免费开放。因地制宜,改造开放了民乐县书画摄影展厅和民间工艺品展厅,为进一步激发我县广大书画摄影爱好者和民间艺人的创作热情提供了平台。县级&ldqu;三馆&rdqu;开工建设,城市数字影院建成运营,积极开展了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新建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0个,团结巷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个,每个阅览室配置电脑0台以上,免费向群众提供网上信息服务。全县新建农村文化广场80个,&ldqu;乡村舞台&rdqu;67个,村文化活动室55个,农村固定放映点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2个。先后为6个城市社区配备了调音台、音响、笔记本电脑、投影设施、数码相机等文体活动设备,为3个城市公共文化活动小广场配备了文化长廊、电子大屏、便携式音响等设备,为5个&ldqu;乡村舞台&rdqu;配备了文化长廊、电子大屏,为2个农村文化广场配备了健身器材、便携式音响、文化宣传栏和社团活动设备,不断加强了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止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县&ldqu;三馆&rdqu;和赵思温艺术馆、河西解放纪念馆为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ldqu;乡村舞台&rdqu;、农家书屋(村文化室)为依托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高。一是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按照&ldqu;文化主导、部门联姻、广泛参与&rdqu;的原则,每年开展文化下乡活动30场次以上,举办广场文化活动40场次以上,举办节庆书画、摄影、手工艺作品等展览2场次以上,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得到不断满足。近年来,组织的新社火调演、农民文化艺术节、元宵节灯展、电视春晚、秦腔电视大赛、微视频大赛、广场舞大赛、小品艺术节、民乐好声音歌手大赛、&ldqu;金色田园?魅力民乐&rdqu;旅游文化艺术节、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滑雪节等一系列具有地方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型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加强文艺创作。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和民间民俗文化,邀请著名音乐人一方、程矛作词作曲的旅游文化节主题歌曲《走进民乐》在全市影响广泛。编辑出版了民乐文化旅游丛书《民乐放歌》、《民乐印象》、《民乐情怀》、《民乐故事》,出版发行了《民乐水陆画》。话剧小品《照章办事》、《相遇扁都口》荣获甘肃省第二届&ldqu;梅馨杯&rdqu;百姓小品艺术节优秀奖,《门徒会害人又害己》在全县各乡镇巡回演出。组织举办了&ldqu;魅力民乐?和谐家园&rdqu;文学美术书法摄影大赛,开展&ldqu;和谐民乐文艺奖&rdqu;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县内文艺人才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加强文艺辅导培训。每年举办书画、摄影、舞蹈、音响操作与实践、化妆等文艺培训班4期,深入乡村、学校开展广场舞、顶碗舞、文艺节目编排、社火表演、秦腔演唱、民间小调演唱等辅导培训30多场次。
  (三)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成效明显。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东灰山遗址和八卦营墓群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止目前,我县共有国保单位4处、省保7处、县保6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系统外普查、登记、认定工作已全面完成,馆藏文物普查登记、信息登录等工作有序进行。加固维修了省保单位上花园戏台,抢救性发掘了五坝墓群和八卦营墓群,清理墓葬5座,出土文物近600件,修复完成了馆藏铁质、铜质文物96件,圆通寺塔保护规划初稿已编制完成,东灰山遗址保护规划正在编制。完成了国保单位档案建立和全省文化资源普查民乐县珍贵文物及国保、省保单位的普查登记工作。编辑制作了《民乐文物》专题片,《民乐文物》画册年底可出版发行。203年,民乐县博物馆分别被授予兰州大学四坝文化科研教学实习基地、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水陆画科研教学实习基地。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在我县设立工作基地,开展文学人类学研究。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新公布了县级非遗产保护名录5项,申报了市级非遗保护名录8项,止目前,已公布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项,市级保护名录5项,省级保护名录2项。新建顶碗舞传习所2个,积极开展顶碗舞表演、皮影戏展演、武术表演、木塑画制作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展示展演活动,进一步加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203年民乐县文广新局荣获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四)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编制完成了《民乐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永鑫文化休闲街区数字影院、健身中心、网吧、酒吧引领居民文化消费不断增涨。加大旅游文化商品开发力度,开发设计油菜宝宝、U盘、镇尺、玲珑水杯等文化旅游商品20多种。在丝绸之路旅游文化艺术节、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张交会、省文博会、兰洽会期间举办了推介展销活动。扶持发展了民乐县玉缘商贸公司、亿品文化演艺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永鑫文化商贸公司等一批发展势头较好的文化企业,以文化传承传播、文化旅游、广告传媒、网络印刷、歌舞娱乐、民间工艺品开发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文化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204年年底,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达07206亿元,增速2436%,占GDP比重73%,机构数36个,从业人员350人。
  (五)广播影视工作提质创新。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聚焦&ldqu;三大&rdqu;转型、聚力&ldqu;三县&rdqu;建设的目标,本着&ldqu;跟得紧、贴得近、追求力度、讲究深度&rdqu;的要求,改进新闻宣传报道方式,加大民生新闻采编、丰富专题节目宣传,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撑。新开设了《破除殡葬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消费与民生》、《教育讲堂》等50多个专栏,积极开展了《转型跨越在民乐》、《转型跨越、成就辉煌》两次大型宣传活动,邀请省电视台卫视频道、公众频道的记者开展了节会宣传,在《中国西北角》制作播出两期反映《民乐顶碗舞》、《木塑画》的专题节目。&ldqu;十二五&rdqu;期间,县电视台播出《民乐新闻》786组6625条,播出《一周要闻》267组325条,播出《周末话题》58期。电台播出《民乐新闻》786组6625条,播出《经济与生活》、《法制园地》、《对农村广播》、《夕阳红》、《周末沙龙》等专题节目52组。上投市电视台播出新闻286条,央视及省电视台播出04条。协助完成了电影《风筝与风》拍摄及公映。城市数字影院建成运营,建成农村固定放映点3个。组建农村流动数字电影放映队个,每年放映公益性数字电影22场次,受益观众达60多万人次,基本实现了每个行政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六)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有序。规范行政行为,严格程序执法。制定了《民乐县文化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实施标准》,逐步完善了依法行政岗位责任、过错追究责任、学习培训等24项配套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和行政执法行为。加大稽查力度,强化市场监管。采取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校园周边环境、出版物市场和&ldqu;扫黄打非&rdqu;专项整治行动和交叉执法,不断加强文化市场监督管理。严格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止目前,全县共审批文化经营单位08家,其中出版物经营单位4家、打字复印40家,娱乐场所0家、文化演艺公司4家、网吧0家、印刷企业3家。
  (七)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完成了文化与广电机构人员整合和规范化运行及广电网络上划工作,加强文化系统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总体来看,文化事业&ldqu;十二五&rdqu;发展规划在四年多时间的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执行,我县文化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对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跨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势头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较,文化发展明显滞后,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没有达到协调发展,对文化投入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二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文化阵地作用发挥不够。三是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缺乏大项目支撑和骨干企业引领,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效益不够明显。四是专业人才缺乏,文化队伍建设相对薄弱。
  二、十三五发展思路目标重点
  (一)发展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抢抓&ldqu;一路一带&rdqu;战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机遇,以全市建设文化大市和县委、县政府坚持聚焦三大转型,持续深化&ldqu;三县&rdqu;建设为目标,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大力度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推进我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二)预期目标
  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积极争引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到2020年,文化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文化产品供给更加丰富,广播影视实力显著增强,文化市场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文物保护与利用成果突出,文化产业发展壮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丰富,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多,全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加繁荣发展。
  (三)发展重点
  一是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积极争引项目,以项目为支撑,不断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为契机,&ldqu;十三五&rdqu;期间,认真筛选、规划、编制、论证和储备一批重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重点争取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金山武院、书院、画院建设项目,进一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加快数字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文化资源数字化利用步伐,努力提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组织实施农家书屋送书下乡、争取配备流动舞台车等惠民服务设备,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加大乡村舞台社区文化中心,完善设施设备,提升服务功能。
  二是实施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增加文化产品供给,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组织引导文艺工作者创造紧扣时代脉搏、体现地方特色、人民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广泛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做大做强示范性、导向性文化活动,让群众更多地关心文化、参与文化、享受文化。深入发掘民乐特色文化的内涵,加强文化产业化开发,围绕民乐自然风光、特产、名吃、名人轶事、民间故事等,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影响深远的文化品牌。
  三是实施文化产业培育工程,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在实施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带动上下功夫,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加快引进建设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重点争取扁都口生态文化产业园和圣天寺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加大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产业。积极支持多种体制、多种方式参与文化产业开发,积极培育文化创意、节庆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
  四是实施&ldqu;历史再现&rdqu;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制定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确定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保护重点,建立健全县、乡、村保护工作网络,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加大重点文物项目争引力度,组织实施东灰山遗址公园、八卦营遗址公园、水陆画研究中心等重点文物保护建设项目。积极推进&ldqu;大博物馆&rdqu;建设,加大部门、行业、民办博物馆建设支持力度。加强文物安全管理,确保文物安全形势持续平稳。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搜集、挖掘、整理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保护和传承。重点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省级项目,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农耕文化博物馆,加强非遗数据库建设,实现非遗数字化保存。
  五是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公共文化活动是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也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充实群众精神生活的好手段。组织开展周末广场文艺演出和居民小区文化活动,培育扶持乡村组建文艺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深入实施三下乡、四进社区、千台大戏送农村等群众参与性强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同时,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阵地作用,积极开展阵地活动、节会活动,使农村文化活动经常化、多样化,进一步满足农村群众求知、求美、求乐的需求。
  六是实施创优提质工程,不断提升广播影视发展能力。按照&ldqu;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rdqu;要求,加强节目和受众市场研究,培育一批具有品牌影响的栏目(节目)。创新新闻宣传报道形式,加强和改进自办广播、电视节目方式方法,增强广播影视节目的贴近性、服务性和吸引力。加快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发展,提高数字节目的制作播出能力。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特色文化资源,加强纪录片、专题片、微电影、微视频创作生产力度。进一步完善技术监管体系,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争取实施影剧院改造提升项目建设,大力支持数字影院健康发展,加强和改进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改善乡镇所在地的观影条件,逐步解决乡镇群众从室外到室内观影的转变,力争在&ldqu;十三五&rdqu;期间全面完成乡(镇)固定放映点建设或改造,保障人民群众享用公共文化的权益得到切实改善和提高。
  七是实施文化市场阳光运营工程,推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发展。坚持&ldqu;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rdqu;的方针,深入推进文物保护、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吧、娱乐场所等文化市场相关事项的审批和管理,探索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和网上审批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ldqu;扫黄打非&rdqu;工作,有效遏制违法有害信息传播。综合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维护文化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
  八是实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健全完善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争取人社组织部门每年能给文化部门调配文艺人才,以缓解我县专业文艺人才匮乏的现状。充分发挥乡土文艺人才作用,建立乡土文艺人才库,聘用一批有一技之长、热心于基层文化工作的乡土文艺人才,担任乡镇(社区)和村居专兼职文化辅导员,着力解决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积极培养文化经营队伍,制定落实优惠政策,扶持、培养、造就一批文化企业和文化企业家。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5-10-05 20:57:10
上一篇:人口计生局党组落实主体责任情况报告
下一篇:工业和信息化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规划思路
网友评论《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发展思路》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