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党风、作风、家风“三风”建设

本 文由 第 一公文网 收 集整理4浅谈党风、作风、家风“三风”建设
&bsp;
&bsp;&bsp;&bsp;&bsp;&bsp;“天下之本在家”,一个好的家训、家风不仅能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礼仪之风。其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出台的一些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监督条例等,均对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提出了要求,把家风建设提升到了制度高度。
&bsp;&bsp;&bsp;&bsp;&bsp;&bsp;&bsp;&bsp;家风正党风,以“学”集聚修身齐家之功。好家风犹如春风化雨,家风正则行得正,家风淳则风气淳。向古人汲智慧。三苏家训有云:“勤读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守廉勿贪。”无不彰显为学、为人、为官之道,为后人所传颂。北宋司马光要儿子司马康参加编撰《资治通鉴》,见子破坏书页,故授其爱护书籍之法,并提倡节俭之风,写下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警言。古人的智慧往往被吾辈所敬仰与传承,现今我们很多优秀的家风家训也得益于前人的智慧。以典型为榜样。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恩来同志曾制定“十条家规”,如吃住费不能用公款、看戏不得用内部招待券等,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往近的说,如我们选树的全国最美家庭候士范家庭,老候教育子女注重言传身教,从小培养子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孝敬母亲、参与社会公益,用实际行动弘扬核心价值。
&bsp;&bsp;&bsp;&bsp;&bsp;&bsp;&bsp;作为党员干部,正人先要正己,正己才能正亲,务必正好家风、管好家人,避免“后院起火”。习近平同志提出过一个重要的观点:要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这里的文化也包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和滋养,阐明了家风和党风的内在关系。从众多已披露出来的违纪案件来看,很多腐败之祸起于“萧墙之内”,与家规不严、家风不正有很大关系。自古以来就有“严是爱,宠是害”的古训,我们党员同志尤其是党员干部应时常教诲家人谨言善行,为人做事需讲原则。正所谓:“作恶之可怕,不在于被人发现,而在于自己知道;行善之可嘉,不在于别人之夸赞,而在于自己之安祥。”
&bsp;&bsp;&bsp;&bsp;&bsp;&bsp;&bsp;党风促作风,以“做”提升为民服务之力。作风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须保持绝对的耐心和决心。中国发展巨轮依然在高速前行,社会环境还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随着改革攻坚进入“深水区”,会出现各种新矛盾,带来各种新情况,这些都对领导和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出新要求。新形势下,我们如何以党风促进作风,个人浅见最根本地要做到“两个坚持”: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到哪里都能很快同群众打成一片,讲的话群众喜欢听。如在全面实施“五违四必”区域环境整治、无违建居村创建、推进“三个美丽”建设的行动中,避免和群众发生正面冲突,通过群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争取支持和理解,以“水滴石穿”的韧劲、“抓铁留痕”的硬劲,以疏堵结合、治改并举的方式,推动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要坚持锤炼党性、务实为民服务。稳得住神、管得住身、经得起利诱,时刻补充理想信念这一精神之“钙”。去掉官气、接上地气,多走进田间地头、工厂社区体察社情民意,真正做到调研蹲点在基层、民情倾听在基层、化解矛盾在基层,问“需”于民、问“症”于民、问“计”于民。如正在开展的大调研行动,我们发现了不少问题,新实之风蔚然扑面。其实,一定意义上来讲,调研非最终目的,把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厘清楚,使今后的工作更科学、更有效,这才是更重要的意义所在。带着真情去“调”,怀着审慎去“研”,“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大调研的成效,归根结底要落到真抓实改、为民服务上。本 文由 第 一公文网 收 集整理4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6-29 08:33:42
上一篇:浅谈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下一篇:浅谈“从严治党”
网友评论《浅谈党风、作风、家风“三风”建设》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