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红色理论家”的“德”与“荣”

本文由第一 公文网 收 集 整理来源

感悟“红色理论家”的“德”与“荣”

&bsp;&bsp;&bsp;&bsp;&bsp;&bsp;郑德荣是一本厚重的道德品行教科书,促我们深思反省,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向郑德荣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学养深厚、修养深邃、信仰深沉,始终保持脚踏实地、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bsp;&bsp;&bsp;&bsp;&bsp;&bsp;核心在增强党性。他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始终高举旗帜跟党走,是党性原则和科学追求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党性是党员干部之魂。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既有马克思主义的“红色基因”,又有传统美德的“遗传密码”。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郑德荣饱受结肠癌的折磨。可他从未放弃任何一次传扬红色理论的机会。党的十九大闭幕第二天一早,他就给王延打了个电话:“建议学校尽快安排宣讲,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讲清楚。我也要去讲。”首先就要像他那样信念如磐、忠诚似铁,视党的事业为生命。
&bsp;&bsp;&bsp;&bsp;&bsp;&bsp;根基在升华人格。像郑德荣同志那样,把“理想、勤奋、毅力、进取”作为座右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心中始终装着党的事业、人民的嘱托,以争创一流、勇攀高峰的奋斗姿态,真情谋事、激情干事、勇于成事,真正让追求成为一种价值、一种境界,让创新成为一种意识、一种责任。要不断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浩然正气,真心、真情、真实,实干、实在、实诚,保持一个干净的心灵、清白的名声、高尚的追求。郑德荣所有的博士生都记得,第一堂课,先生从不讲专业知识,而是告诉学生,作为党史学者,应该树立“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治学精神,坚持“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治学方法。他要学生们时刻记住,党史学者的理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为标准的,一切的研究成果都要为历史负责、为党和人民服务。
&bsp;&bsp;&bsp;&bsp;&bsp;&bsp;关键在干好本职。对事业无限忠诚,从教67年来,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忘记初心,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甘当人梯、淡泊名利,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不论干什么都要干到最好,每项工作都力求完美。作为中共党史学科的一面旗帜,郑德荣先后主持过国家、教育部和省社科规划项目0项,撰写或主编学术著作和教材50余部,发表了学术论文260余篇。“先生曾说过,离开严谨求实,不称其为科学;没有探索创新,不称其为研究。他视学术为学者生命,视学问为终身事业,在诸多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介绍说。学先进、见行动,必须明白自己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干得更好。要知全局、懂本行、想大事,出思路、出政策、出导向,走出大楼、深入基层,总结实践经验,精心撰写言论,积极推进改革,当好参谋助手,不断提高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服务业务工作的水平。
&bsp;&bsp;&bsp;&bsp;&bsp;&bsp;可贵在终生坚守。要深入学习郑德荣同志终生致力于中共党史学术研究的追求和创新。作为中共党史学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始终把个人融入时代、把研究融入生命,视学问为事业,视学术为生命,90多岁高龄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春蚕到死丝方尽、燃尽生命写忠诚,延伸了生命长度,扩展了生命厚度。“先生在自己90岁生日的时候曾经说过,再过5年,当他95岁时就是我们党百年诞辰,到那时他会和我们一起庆祝。”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胡海波回忆这句话的时候仍然十分激动,“先生的学问、先生的勤勉以及先生的成就与高寿皆源于如此的情怀与精神。他把自己的生命与一个更为伟大的存在融为一体,以致永存。”

本文由第一 公文网 收 集 整理来源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6-29 08:33:38
上一篇:浅谈“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下一篇:浅谈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精神
网友评论《感悟“红色理论家”的“德”与“荣”》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