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目标最优化的实现路径

鲁海峰

【摘要】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内控管理中起到监督与规范风险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能力,对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企业内控管理为切入点,探究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目标最优化的实现路径,旨在为企业优化内部控制审计目标提供方案参考,推动中小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Abstrt】Thtrludttvtyplysrlfrssuprvsdstdrdzthtrprstrltrlt,tsdrtlyrltdttrprs'sbltytrsstrsdrtpttvss,thrfr,strththtrltrludtbltyftrprssfrtsftprvprhsvbftsftrprssdtrprstrltrlt,thspprxplrsthrlztpthftrltrludtptztfllddu-szdtrprss,rdrtprvdrfrfrthtrltrlutptztftrprs,dprtthsttdvlptfsllddu-szdtrprss

【關键词】内部控制审计;审计目标;内控管理

【Kyrds】trltrludt;udtvs;trltrlt

【中图分类号】F239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673-069(208)04-000-02

引言

内部控制审计是一种现代审计方法,是评估企业内控管理有效性及提出改进建议的过程。在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构建合理的内控管理制度,使决策层和管理层实现对企业整体的监管和控制,以达到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精细化、组织化的目的。企业的内控管理体制通过制订明确的业务流程,对可能的风险进行筛选排查,以促进各生产部门的高效协作,规划风险控制预案。审计部门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及运营的监督部门,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寻找目标最优化的实现路径对提升审计效率与审计质量,促进企业完善内控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内部控制审计理论的内涵

2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

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审计部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管理制度及财务信息资料进行审核评估的过程,通过对企业内控管理水平和制度的评估对企业风险薄弱点进行指正和建议,以达到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内控审计针对的是企业的财务报表及开展内控管理过程中产生的设计和运营资料,而被审计企业为迎合审计单位考察,需要保证被审核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内控审计需要遵循独立性原则,审计过程不受企业高层的约束和控制,以保障内控审计的客观性。审计人员也要制订完善的审计程序,使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评估能更为全面、详细,能及时找出企业发展的缺陷和隐患所在[]。

22内部控制审计的流程

内控审计要遵循严格的内控审计制度和流程进行,以确保审计评估结果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内控审计流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内控审计工作的策划阶段,要确定被审核企业的资质及审核内容;其次是内控审计工作阶段,在这一阶段要通过分析企业内控审计资料对企业内控管理的程序加以熟悉,同时对企业的资金流向、财务报表及管理层次进行认知和分析,并通过内部控制模拟测试评估企业内控管理能力;最后是内控审计汇报阶段,审计单位会针对在评估过程中发现的被审计企业风险来源及内控管理薄弱点进行分析,形成审计意见,对被审计企业提出整改意见。从审计流程观察,审计质量取决于高效的审计机制及审计方法设计,因此在内控审计制度上加强创新是提升内控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2]。

3中小企业内控审计常见问题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业务模式较为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通过进行内控审计寻找企业内控管理的薄弱点来巩固企业发展是重要的改进手段。然而在现代中小企业内控审计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尽管我国早在997年就引进了企业内控管理审计的概念,为企业内控审计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但《企业内控审计指引》对企业内控审计更多起到的是指导作用,并没有根本性地规范内控审计市场环境,由于缺乏健全的内控管理制度,使得内控审计失去了制度保障,在中小企业内控审计执行过程中始终采用单一的审计方法,缺乏审计流程和方法的创新,导致内控审计结果的片面性。据悉,中小企业的内控管理总体处于一种相对落后的状态,不仅各部门职能范围不明晰,审计效率也十分低下,缺乏对内控管理制度的重视,财会部门和监事会的对接存在漏洞等,由于中小企业竞争容错率较低的特性,忽视内控审计对企业的经营管理造成了资源浪费,宏观效益降低了5%以上,从制度角度规范内控管理体制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是缺乏规范的审计机构,由于内控审计要遵循独立性原则,然而我国多数企业的审计部门都处于高级经理的管理下运行,甚至参与决策过程,这对于开展内控管理审计是不客观的。同时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一些单位没有设置专业审计部门,即便有少量审计岗位也是由财务会计部门调用而来,缺乏内控审计理论知识和经验,造成内控审计的质量低下。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是内控审计的根本保障,由于管理层对内控审计缺乏重视,加上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在管理体制上的漏洞和错误,进一步限制了审计机构的工作效率。最后是审计方法的创新性不足,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专业的理论指引和完善的制度保障,使得企业在审计过程中忽视了对审计方法的创新,始终沿用陈旧的审计流程和理念。造成了审计成本的浪费,使审计效率难以得到提升,同时缺乏对被审计企业的系统评估能力[3]。

4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目标最优化的实现路径

4完善内控审计制度

规范化的制度保障是有效开展内控审计工作的前提,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发挥其立法机构和体系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从制度层面加强对内控审计工作的规范和监管。首先,通过组织社会调研会议,联合多部门研讨内控管理审计的监督处罚方法,并积极推进相关条例的落实;其次,在法律条例中要显示审计机构的设立标准、审计权限和范围、从业人员岗位职责等内容,明确各个审计环节的评估项目,使内控审计做到有据可考、有法可依;最后是联合发改委、商业部等相关机构完善审计纲领,将财务审计并入企业内控审计范围,既能扩宽内控审计工作的核查范围,使企业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自身运营过程中的风险来源,同时通过审计企业财务运作状况,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和控制。

42建立内控审计监管机制

在企业内控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难以保障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是影响内控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完善内控审计监管机制是提升内控审计可靠性的保障。相关部门应当针对我国企业内控管理机制的缺陷加强管理,展开维护内控审计机构独立性的研究和尝试,寻求企业发展与内控管理间的平衡。在开展企业内控审计工作时,确保审计团队不受企业高层的直属控制,保障审计团队独立性,同时参与审计的人员不应接触到企业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使评估结果客观、准确。

43加强团队建设,推行整合审计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应当加强对专业内控审计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保障在审计期间做到有人可用,使企業风险漏洞能更早得到修复。推行团队建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提升审计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保障团队建设的独立性,二是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能够符合新时期高效的市场竞争需求。其次,推行审计制度改革的目的在于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使内控审计能够有效识别企业内控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而当前企业内控审计过程中,时常将内控管理有效性和财务管理审计割裂开,混淆了内控审计的工作内容。因此,整合审计应当作为提升内控审计效率,创新审计方法的关键策略加以推行,在审计过程中兼顾到市场、企业和审计单位的共同利益,以提升企业内控管理能力为目的,将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结合起来,运用信息处理技术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高效内控水平评估,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而改革。

5结论

审计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内控审计作为评估企业财务报表及管理制度完善性和抗风险性的主要途径,寻求内控审计目标的最优化对提升审计效率和加强企业内控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小企业的内控审计工作存在着创新性不足,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审计机制,推行整合审计制度以提升审计效率,同时加强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望本文得到相关企业及审计单位的重视,积极推动审计模式和路径的创新,使内控审计更好地为提升企业内控管理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周鹏浅议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目标最优化的实现路径[J]经营者,205,28(7):246-246

【2】常亚丽实现内部控制审计目标最优化的实践路径[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5,34(0):233-234

【3】董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具体渠道[J]现代商贸工业,206,7(29):-2

文章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05 18:54:43
上一篇:过期药难题呼唤药企召回机制
下一篇:坚定理想信念 不负入党初心
网友评论《浅议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目标最优化的实现路径》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