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

陈建国

正值马克思200周年诞辰之际,世界多国掀起了纪念马克思的热潮,马克思改变世界的经典著作再次受到热捧。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在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中一共提到了680多个人物,其中有一位中国人,他的名字叫做王茂荫(如图),是清代著名经济学家。

王茂荫是安徽歙县人,道光十二年(832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之后,曾任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王茂荫是一位非常有见解的财政专家,他曾在户部任职多年,并主管过钱法堂事务,因而对币制改革一直非常关注,能够针对不同的社会财政状况,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缓解财政危机的方法。咸丰元年(85年),王茂荫上呈《条议钞法折》,建议发行可兑现银钞,提出必须注意和防止因为无限制发行纸币而造成通货膨胀,但被朝廷否决。853年至854年,他又两次向朝廷提出改革币制,但均遭到驳回。当时朝廷权臣肃顺等人提出添铸“当百、当五百、当千”大钱的建议,王茂荫一针见血地指出:“官能定钱之值,而不能限物之值,钱当千,民不敢以为百;物值百,民不难以为千。”对物价规律和货币投放之间的关系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但是,王茂荫的这些建议,遭到急于填充国库的咸丰皇帝的严斥,指责他“为商人指使,不关心国事”,并将他调离户部岗位。

王茂荫在京历任三朝,居官30年,不携眷属随任,一直独居宣武门外歙县会馆,以两袖清风、直言敢谏而闻名。864年,王茂荫因为母亲去世离职返乡,865年在家乡病逝,葬于故居不远处的岑山渡玉子山上。王茂荫故居现在也经常迎来海内外慕名来访的客人。

王茂荫是清朝货币理论家、经济学家,后被吴晗誉为“清代货币改革家”,他毕生致力于货币史的研究和实践,其货币观点及钞币发行方案最为引人注目,被学术界评价为“我国封建社会货币理论的最高成就”,其著作《王侍郎奏议》一部流传于世,《清史稿》中也有王茂荫传。

王茂荫的货币改革方案,被俄国传教士巴拉第(849年-858年在华)写进《内阁关于纸币的奏折》,并被收入了巴拉第主编的一部多卷本资料汇编。当这部资料汇编被翻译成德文,并于858年在柏林出版时,书名为《帝俄北京公使馆中国著述集》。《内阁关于纸币的奏折》中有关于王茂荫的介绍及其关于纸币问题上书受挫而导致的奏折风波的详细情况受到了马克思的关注。

马克思在864年出版的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三章中,在谈到货币或商品流通、论述“强制流通的国家纸币”问题时,以第八十三条大段注释的方式专门提到了王茂荫及其“主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的观点,王茂荫也因此成为《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

中国最早倡议研究王茂荫的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作家郭沫若,早在928年东渡日本期间,他就从陈启修翻译的《资本论》中发现了王茂荫,后来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王茂荫的探索”,并于936年发表了《〈资本论〉中的王茂荫》一文。▲

文章来源于:环球时报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09 12:44:28
上一篇:俄媒:中俄科学家共同研发弹性骨科植入物用材
下一篇:美媒称美中情局候任局长或放弃提名:涉虐囚丑闻受质疑
网友评论《《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