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粮食局副局长在全市粮食调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本 文 由第一 公文 网 收 集整理文秘

同志们:
  一年之计在于春,年初就把大家召集起来开这次调控工作会议,目的就是要在粮食购销全面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如何理清工作思路,明确任务,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我市的粮食宏观调控工作。下面就我就此问题讲几点意见,供大家讨论。
  一、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同志都高度重视粮食问题
  在去年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上,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专就粮食问题指出: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近两年,中央针对前几年粮食生产连年下滑、供求关系趋紧的情况下,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实行“三减免、三补贴”,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同时坚决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实践证明这些改革的政策是正确的,作用是明显的。粮食生产出现了重大转机,避免了粮价大幅度上涨,对防止通货膨胀、保障人民生活、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粮食生产的基础并不稳固。这两年粮食产需仍然存在一定缺口,每年都要挖几百亿斤库存。从今后长期趋势看,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粮食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保持粮食长期供求平衡的任务十分艰巨。粮食如果出问题,就是全局性的问题,就会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在粮食问题上必须把握两点:一是基本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给,这是我们要坚持的方针;二是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的紧平衡,这是我们宏观调控的目标。粮食产量过低,粮食安全就会受到威胁。粮食供大于求,就会造成粮价下跌,影响农民收入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使粮食供求保持紧平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根本的是要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强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做到藏粮于地和藏粮于库相结合。同时还要善于把握吞吐调节和粮食进出口的时机和力度,加强和改进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这就要求我们有比较高超的调控艺术。
  明年的粮食生产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市场价格是刺激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最主要因素,但保持粮价平稳或略有回升难度很大。由于农资价格上涨,使粮食生产效益有所下降,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建设用地每年仍以400万亩的速度在占用耕地,而且占的多是好地,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余地越来越小。这两年粮食连续增产与气候总体有利有很大关系,明年气候条件还难以预测,一遇天灾粮食产量就可能下来。另外,由于连续两年丰收,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对粮食生产有所放松。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注意。促进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关键有两条:一是要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要认真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回良玉副总理也在讲话中指出:2005年是我国经济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活力增强的一年,也是农业农村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的一年。中央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稳定、完善和强化支农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在上年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出现重要转机,今年基数较高、困难较多、灾害较重的情况下,农业农村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良好势头”、“四个继续推进”。“两个良好势头”:一是粮食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产基础上保持稳定增产的良好势头。2005年全国粮食总产预计达到9680亿斤,比上年增产29亿斤,两年粮食共计增产超过000亿斤,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粮食亩产在上年创历史最好水平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最好水平的基础上再创新高,连续两年超过600斤,历史上前所未有。二是农民收入在上年较大幅度增长基础上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3250元,实际增长6%左右,这是997年以来的第二个高增幅年份。农民增收连续两年超过300元,历史上也不多见。
  回良玉副总理还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毫不松懈地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近两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重大转机,粮食连续大幅度增产,但当年产需仍存在缺口。从长远看,我国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耕地、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也呈加重趋势。这决定了任何时候对粮食生产都不能有丝毫松放,越是建设现代农业越是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我们要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适度利用国际市场,努力保持供求紧平衡。明年,粮食增产难度加大,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要坚决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农民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持续增加种粮利益。明确粮食生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责任。搞好粮食宏观调控,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把握好储备粮吞吐和粮食进出口的时机与力度,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中发〔2006〕号文件,也明确提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种粮收益,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适度利用国际市场,积极保持供求平衡。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继续执行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政策,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资金。
  从2004年到2006年,中共中央已连续三年对“三农”问题专门发出了号文件,2004年中央号文件以促农增收为主题,抓住了“三农”问题的核心;2005年中央号文件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抓住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2006年中央农村工作文件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则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今年的中央号文件和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粮食问题的重要性,这些都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同志对粮食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当前的粮食形势
  (一)2005年国内粮食生产稳定增产,实现了年度粮食供求平衡,为2006年粮食市场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据统计,2005年国内粮食播种面积约556亿亩,较上年增加约3200万亩,增幅约22%。2005年粮食总产量预计为9600(9680)亿斤左右,较上年增加20亿斤,增幅22%,其中:预计小麦产量930亿斤,增产约90亿斤;稻谷产量约3640亿斤,增产约58亿斤;玉米产量2640亿斤左右,增产约34亿斤。2005年粮食消费总量预计为9800亿斤左右,当年产需缺口仅为200亿斤,预计全年小麦、大米、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净进口量将超过360亿斤,不仅能弥补年度产需缺口,还有将近200亿斤的结余量,扭转了五年来靠挖历史粮食结余库存来实现年度粮食供求平衡的局面,奠定了2006年粮食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
  (二)国内年度粮食产需缺口逐步缩小,社会粮食库存充裕,2006年粮食市场供给面临较大压力
  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呈恢复性增长,年度产需缺口逐年缩小,减少了历史粮食结余库存的消化数量。当前政府、企业和农民的粮食库存非常充裕,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粮食储备处在历史最高水平,原国有粮食企业商品粮库存仍在400亿斤左右。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调查,2004年农民存粮人均092斤,较上年增加80斤,增加79%。据国家粮食局调查,2004年末全国社会粮食总库存8798亿斤。2005年粮食生产持续增产,市场粮价有所下跌,农民惜售现象普遍,农民存粮进一步增加。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掌握的商品粮库存,政府从今年3月起将取消库存费息补贴,粮食企业从经营成本和效益考虑,必将加快现有商品粮库存的销售力度。同时,如果2006年粮食生产形势看好,农民的存粮也将大量投向市场,加之国家托市收购的稻谷库存不宜久存,也会陆续向市场抛售,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的轮出等,2006年国内粮食市场供给压力明显增大。
  (三)受国家支持粮食生产政策效应的持续影响,预计2006年粮食产量将保持较高水平
  历史经验表明,在每一轮市场粮价波动后,国家采取的支持粮食生产政策对粮食增产效应的作用会促使粮食生产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期。我国在经历2003年0月至2004年粮价大幅上涨的波动之后,中央从2004年开始及时采取了大力支持粮食生产发展的综合政策,从农民种粮直补、购置农机具和良种及种子补贴入手,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严格控制耕地占用,加大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化工程,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这些支持政策是全方位的,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实惠之多,出台之快,历史之少有,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也更深远,效果更为显著。2004年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9%,分别创总产、单产增量最高水平。2005年在2004年的基础上又获增产。2006年国家还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如果气候条件正常,预计2006年粮食生产仍将稳定增产。据农业部信息,今年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比上年略增%左右,为提高粮食产量,国家还将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科技的投入,努力提高单产,同时,稻谷、玉米的播种面积也呈增加趋势,2006年粮食产量有可能会超过2005年9600亿斤的水平。
  (四)2006年国内市场粮食价格运行趋势预测为稳中有降
  从全国来看,粮食生产继续呈增长态势,粮食库存充裕,市场供给压力大,粮食供求关系处于在由前两年偏紧状况向阶段性供大于求的状况转变。从市场层面上分析,2006年的粮食市场价格与2005年相比将进一步下跌,但考虑中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经济政策,预计国家将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会对市场粮价下跌起重要的抑制作用,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市场价格的运行趋势。
  (五)我市粮食生产虽稳定增产,但产需缺口仍较大
  据市统计局统计,我市粮食生产从2004年起呈恢复性增长,实现了稳步增产,2003年全市粮食总产量为20576万吨,较上年下降25%,2004年粮食总产量为2282万吨,较上年增长343%,2005年粮食总产量预计为272万吨,较上年增长202%,如果气候条件正常,预计2006年粮食生产还将高于2005年。根据我局对全社会粮食供需调查情况来看,我市粮食总消费维持在270万吨左右,年度产需缺口约60万吨。这部份缺口主要是从市外(省外)购进和挖粮食结余库存来实现年度供需平衡。
  (六)我市市场粮价走势主要取决于市外和省外
  我市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市,粮食生产虽呈稳定增产,但产需缺口仍较大,加之国有粮食企业商品粮库存大幅下降(全市商品粮库存已不足4万吨),其中8万吨将于3月底销售完毕。社会商品粮食储备还未建立,我市的粮食供求调剂主要依靠市外和省外。因此,我市市场粮价的走势主要取决于市外和省外,考虑运输成本等因素,我市市场粮价将高于市外和省外。
  三、2005年我市粮食调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过去的一年,全市从事粮食工作宏观调控工作的同志们,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惠农和各项粮改政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主动为各级领导当好参谋,为全市粮食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充实地方粮食储备,确保我市粮食安全
  、全面完成省下达我市省级储备粮任务。2005年,省粮食局、省财政厅等部门以川粮发[2005]号和川粮发[2005]37号文件下达我市27000吨省级储备粮采购任务。到2月末,全市入库省级储备粮27000吨,其中:稻谷000吨、小麦6000吨,占省下达计划的00%。并于2005年4月和2月会同有关部门和科室对新入库的省级储备粮的数量进行了检查验收,省上也对其质量进行了验收,从验收情况看,各承储库点入库的新省级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
  2、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市级粮食储备任务。根据省政府文件,针对我市市级粮食储备落实较困难实际情况,我局积极与财政、发行等有部门进行了协调,以宜粮[2005]42号、宜粮[2005]65号、宜粮[2005]73号文件积极向市政府汇报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市政府办公室以宜府函[2005]02号文件同意建立市级储备粮0000吨,以宜府办函[2005]42号文件下发区县要求做好充实区县级储备粮工作,并专门下发了第4号督办通知。到2月末,全市共落实市级粮食储备3800吨(市本级储备粮0000吨,区县级储备粮2800吨),占省下达我市地方粮食储备规模的06%。
  3、建章立制,建立了储备粮管理制度。为依法管理好市级储备粮,我局及时代市政府拟写了市级储备粮管理暂行办法,市政府以宜府办发[2005]9号文件印发了《XX市市级储备粮管理暂行办法》。各区县政府按要求也分别制定了区县级储备粮管理办法。
  4、地方储备体系初步建立。在各区县粮食局和各承储库点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粮食储备初具规模,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到2月末,全市共有各级次储备粮6635吨,其中:中央储备粮8655吨,省级储备粮48000吨,市本级储备粮0000吨,区县级储备粮2800吨。
  (二)认真做好粮油购销,执行最低收购价格
  、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今年的粮食收购。到2月末,全市累计收购粮食26750吨,占省上下达我市计划25000吨的2094%,其中:国有粮食经营企业收购40808吨,占收购总量的5379%。油菜籽收购388吨,占省下达我市计划3500吨的089%。
  市委和市政府对今年的大春粮食收购工作高度重视,7月3日和8月6日,分管农业的市委副书记梁熙扬、副市长唐桥、陶智全分别召集市级有关部门和市属重点龙头企业召开大春粮食收购协调会,针对粮食购销市场化后我市今年大春粮食收购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保证农民增产增收和不出现农民“卖粮难”现象,要求粮食部门在今年的大春粮食收购中发挥主渠道作用。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和市政府领导的指示,我局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一是早安排、早部署。我局分别于4月和8月召开了大小春粮食价格分析预测会,并于8月召开全市大春粮食收购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今年的大春粮食收购工作。在大小春收购期间,及时下文引导和鼓励各类粮食收购主体按“购得进、销得出、不亏损”的原则,积极入市收购,掌握粮源,特别要求国有粮食企业要在今年的粮食收购中发挥主渠道作用。二是加强对稻谷市场收购价格的监测,全市共落实了38个监测网点。三是积极做好产销衔接,帮助粮食经营企业购进后有销路。经我局与五粮液厂协调,黄桷庄、江北粮库与五粮液酒厂签定了4万吨代收计划,收购价格随行就市。四是及时启动市县级储备粮收购。我市今年新稻谷上市开秤均价在每斤068元左右,低于国家规定的中籼稻最低收购价格。为此,各级政府及时启动了储备粮收购,在储备粮收购的带动下,市场粮价回升到了每斤072元以上,通过储备调控市场粮价初见成效。
  2、全面落实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根据国家及省上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市从2005年9月26日起,正式启动了中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到2月末,全市按最低收购价累计收购中籼稻20494吨,比启动预案前的市场收购价每斤高004元,带动农民增加收入上千万元。一是认真落实收购库点。根据我市粮食购销企业改制重组后的实际情况,确定了20家粮食经营企业作为执行2005年中籼稻最低收购价预案的指定企业。二是认真做好宣传。各地通过电视、报刊、标语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了2005年中籼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和指定收购企业,让广大种粮农民知晓。三是加强监督检查。自启动预案以来,我局派出了工作组对各指定收购库点执行预案情况进行了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各收购库点严格按做到了政策上墙,样品上柜和各项服务工作,做到了不压级压价,随到随收,切实保护了农民利益。四是加强价格监测。启动了2005年中籼稻价格日报和收购进度五日报制度,及时掌握了全市中籼稻市场收购价格和收购情况。五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预案启动后,我局及时与农发行进行了沟通协调,确保了不给农民打“白条”。积极配合中储粮成都分公司做好指定库点承储资格的确认及托市收购稻谷的集并工作。
  3、积极做好老粮销售,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各区县认真执行市政府宜府发[2004]44号文件规定的对老粮在3年内销售完毕要求,目前,我市老粮已销售处理已接近尾声。到2月末,全市累计销售粮食547769吨,占省下达计划25000吨的43872%。其中:国有粮食经营企业销售74483吨,占销售总量的385%。今年,我市国有粮食经营企业积极转换经营机制,开拓市场,企业营销初见成效。如黄桷庄、江北国家粮食储备库销售给五粮液酒厂粮食25000吨。
  4、加强陈化粮监管。一是联合市发改委、财政局、工商局、农发行安排了46556吨商品陈化粮销售处理计划,并及时扦样、送样到省上进行公开拍卖。到2月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原鉴定的陈化粮库存已全部出库完毕。二是根据川粮函[2005]9号文件精神,会同工商部门对我市取得陈化粮购买资格认定书的企业进行了年检,年检中取消了2家企业的陈化粮购买资格认定书,核减了3家陈化粮购买企业的陈化粮年消化量。三是加强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陈化粮库存管理,对陈化粮库存进行了认真清理核实,确保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陈化粮未流入口粮市场。四是积极协调工商部门加强了对陈化粮用粮的监管。
  5、全市粮食库存仍集中在国有经营粮食企业。2月末,全市粮食库存为255937吨,其中: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库存202623吨,占库存总量的797%,。其他社会主体库存5334吨,占库存总量的283%。
  (三)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建立健全粮食预警机制
  根据《XX市粮食供给应急预案》(宜府办发[2004]75号)文件要求,建立并完善了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加大了对市场粮油价格监测力度。
  、全市共落实了38个粮油监测点,由各区县粮食局收集后每周二按时向我局报送,并及时向社会发布粮油信息,今年发布价格信息50期,简报和信息2期,其中5条信息被市委和市政府作为重要信息采用。从监测情况来看,今年我市粮油市场价格未出现大幅波动,基本保持了稳定,稻谷市场收购价格未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
  2、重新清理核实了2个定点储备库,4个应急加工点、28个应急供应网点,保证了政府粮食应急的需要。
  3、加快推进四川省粮油批发市场XX川南分市场市场网络体系建设,提升市场服务功能,积极向省争取建设经费,并推荐黄桷庄国家粮食储备库作为国家粮食局大中城市成品粮油重点联系单位。
  4、定期收集上报粮油购销存旬报。
  (四)依法开展粮食统计,满足宏观调控需要
  、全面完成了全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工作。一是对2004年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单位和个人的库存、产量、消费等情况组织了调查,共调查了597户农户、22户居民户、6家粮食经营及转化用粮企业,从调查情况来看,2004年全市粮食总产量为20万吨,同比增长2%,粮食总需求为266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产需缺口为56万吨,国家粮食库存6万吨,同比下降了5%,通过调查,基本掌握清楚了全市粮食供需情况,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二是积极争取全社会粮食统计工作经费。2005年共争取社会粮食统计工作经费48万元,为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2、加强了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根据国家及省粮食局的统一安排部署,从2005年月日起开始对全市所有粮食经营企业进行了统计,针对各地统计人员偏少、企业涉及面广及今年是首次对全社会统计现状,确定了因地制宜、抓住重点、分步实施、逐步规范的原则进行统计。到2月末,全市共对4家粮食经营企业进行了统计,其中:国有粮食经营企业3家,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357家、重点转化用粮企业37家、连锁超市4家。初步统计,纳入统计范围的企业占全社会所有粮食经营企业的53%左右,占重点粮食经营企业的70%左右。
  3、认真开展粮食企业库存检查。根据国家粮食局《关于开展2005年第二批国有粮食企业库存检查的通知》精神,对国有粮食经营企业的粮食库存、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执行国家粮食统计制度情况进行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我市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帐帐、帐实相符,质量良好,执行国家粮食统计制度较好。
  4、加强了统计人员的培训,开展统计宣传。为适应新形势下的粮食流通统计工作,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组织了各区县粮食局统计人员到省、市进行培训,并对粮食经营企业法人代表及统计人员进行了培训。根据省上要求,于2005年7月认真开展了粮食统计宣传月活动。
  5、全面完成大小春粮油收购进度收集上报、粮油商业统计月报和年报、粮油工业统计年报的汇编工作,并及向领导提供统计资料,供决策时参考。
2005年的粮食调控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统计工作思想观念不能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要求。二是统计数据质量还不能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三是统计力量不够,统计人员数量亟待充实。
  四、面对新形势,加快职能转变,强化各项调控工作职能
  (一)充分认识粮食调控工作的重要性
  国家粮食局的职能是负责全国粮食流通宏观调控具体业务、行业指导和中央储备粮行政管理的行政机构。在促进全国粮食供求总量和品种平衡,保证市场粮食供应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主要职责:
  ()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研究提出全国粮食宏观调控、总量平衡以及粮食流通的中长期规划、进出口计划和收储、动用中央储备粮的建议;拟定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
  (2)起草全国粮食流通和中央储备粮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和有关政策及有关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编制全国粮食流通及仓储、加工设施的建设计划,其中限额以上的大中型建设项目按规定程序报批;提出粮食定购价格以及收购保护价和销售限价的原则。
  (3)协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做好粮食质量标准的管理工作;制定粮食储存、运输的技术规范,并监督执行。
  (4)指导全国粮食流通的行业管理和全行业的教育培训;指导并推动全行业的技术改造和新技术推广;负责全行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承担行业统计工作。
  (5)制定中央储备粮管理的技术规范,并监督执行;研究提出中央储备粮的规模、总体布局和收购、销售、进出口计划,并负责督促实施;监督检查中央储备粮的库存、质量和安全。指导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业务。
  (6)承担国务院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而我市局调控科职能是:负责全市粮食的总量平衡、宏观调控及粮食流通的中长期规划;负责中央、省和地方储备粮食的收储、动用和轮换;负责落实全市粮食供给应急预案;负责整理并定期向社会发布粮油信息;负责安排军供粮油、救济救灾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等的用粮计划;负责全市军供粮油供应网点建设、军票解缴工作;负责汇编全市粮油统计报表,监督指导全社会粮油统计工作;负责开展全社会粮油供需调查及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济普查。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粮食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能都在这一块,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调控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
  在这里顺便讲一讲,什么是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总体目标和粮食宏观调控的总原则:总体目标就是粮食的供求平衡,它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就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最高层次的目标,也是粮食宏观调控的追求的最高目标。总目标又有具体目标进行细化,主要包括:粮食总产量、粮食自给率、粮田面积保有量、粮食安全储存量、粮食进出口量、粮食消费量、粮食价格水平。不同时期,粮食供求关系不同,就需要通过宏观调控对具体目标进行调整,以保证供求关系的平衡。新形势下,粮食宏观调控总的原则是弥补市场失灵。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市场自发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关系。粮食宏观调控主要通过耕地保护、休耕、补贴、储备粮吞吐、委托收购、粮食进出口、等多种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搞好本地区的粮食总量平衡,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我们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我们一定要把分析粮食供求形势、搞好粮食总重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来抓。要认真分析调查、摸清、摸实本地区粮食生产、消费、库存情况,根据供需余缺,提出总量平衡报告供领导决策。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粮油市场动态、认真做好市场粮油价格走势分析,为企业提供可靠的信息和咨询服务。
  (二)面临新形势,我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基本完成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历史性成果,企业“三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企业改革取得历史性成果,到2005年末,全市国有粮食企业已由998年的56家改造重组为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经营企业2个,并作为政府实施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和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力量。
  2、企业“三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全市国有粮食企业职工已由997年底的764人,通过减员分流、置换身份,到2005年末全市解除原国企粮食职工身份及劳动关系已全面完成;“老帐”审计全面结束,全市共审计挂帐39亿元,帐务已由粮食局或挂帐公司统一管理;“老粮”中陈化粮已全部由省统一拍卖,商品周转库存粮食由区县粮食局统一出售,到2005年末,已基本处理完毕。
  全面履行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的职能,粮食行政执法工作有新突破
  、初步健立行政执法体系,落实组织保障。市粮食局根据《条例》的要求,及时调整粮食了行政主管部门职能,经市编委批准,增设调控科,将原购销发展科改为流通管理科,承担有关行政执法的日常工作。
  2、粮食行政执法进展顺利。到2005年2月末,全市已有4家粮食经营企业纳入统计范围,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390件,实施行政处罚的有5个县,查处粮食经营违法案件20件。
  (三)国家、省、市粮食调控工作主要目标和任务
  最近国家粮食局在传达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提出2006年粮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任务时,要求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努力实现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针对2006年粮食流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按照中央的部署,在粮食问题上必须把握两点:一是基本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给,这是我们要始终坚持的方针;二是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紧平衡,这是我们宏观调控的目标。把两点要求作为指导粮食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一是根据粮食的产需和供求情况,适时适度地做好宏观调控工作;二是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积极做好粮食购销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强中央储备粮行政管理,完善中央储备粮轮换机制;四是加强地方储备粮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五是继续做好军粮、退耕还林粮等政策性粮食供应工作,积极搞好库存老粮的销售;六是继续加强粮食统计和监测预警工作,完善粮食应急机制。
2006年四川省粮食工作要点,对调控工作提出了:加强调控,搞好供应,确保全省粮食安全的任务。一是搞好粮食收购,引导粮食收购企业执行收购政策,转变经营观念,创新收购方式,方便农民售粮,努力完成全年收购粮食300万吨、油料25万吨,销售粮食300万吨、食油9万吨的购销目标任务。二是加强地方储备粮的管理,完善轮换制度,适时推陈储新,确保质量完好、储藏安全。三是落实和完善粮食预警、预报机制,建立粮食生产、消费、库存、价格等重要信息定期报告制度,认真做好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和总量平衡调查分析,加强市场粮食供求的监测预报。四是建立和完善粮食应急供应体系,搞好全省应急供应网络的审核落实,按照四川粮食应急办法要求,落实工作职责,保证信息准确,启动及时,指挥灵活,调控有力。五是积极指导国有独资和国有控、参股粮食购销企业充分发挥好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认真分析市场行情,努力扩大购销,满足市场需求,维护市场稳定。
  我市粮食工作要点(讨论稿)已下发,工作任务有七条,任务十分繁重。为有利于操作,具体时间安排大体是:一、日常工作、大小春粮油收购进度。2、价格日报和周报。3、粮油购销存旬报。4、统计分析。5、商业统计月报、季报。6、工业统计季报。7、发布粮油信息。二、专项工作月:完成粮油商业和工业统计年报汇编,完成2005年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安排意见及目标考核办法;2月:召开全市粮食调控工作会议,培训统计调查人员,完成全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3月:完成原保护价粮食销售处理,完成小春粮油价格分析预测。继续落实区县储备粮食入库及管理;4月:完成市本级、区县级储备粮实物入库情况的检查,完成经济普查分析研究课题,制定出市级储备粮管理实施细则;5月:开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各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的宣传,进行统计执法专项检查,力争90%以上的粮食企业建立统计台帐和按规定报送统计报表;6月:完成省级储备粮上半年轮换任务,完成新增陈化粮的销售处理,修改完善XX市粮食供给应急预案。完成粮食应急网点检查及鉴定责任书,制定出市级储备粮轮换管理办法;7月:召开全市大春粮油分析预测会;8—月:加强对大春粮食收购工作的检查和调研,指导企业做好大春粮食收购,落实并执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开展各级储备粮管理执法检查。拟举办一期统计人员培训班。2月:完成省级储备粮下半年轮换任务,完成省级储备粮地市州交叉检查。
  (四)切实加强调控队伍建设
  首先要加强培训和学习。要认真学懂会用《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各级储备粮管理、轮换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有关实施细则;学懂会用行政执法有关公共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严格依法行政。要加强调控、统计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和学习,除这次以会代训外,我局拟会同市统计局在九月份举办一期统计人员上岗资格和取得资格证的培训。
其次要进一步落实机构、人员和保障经费。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的通知》,发改经[2005]376号文件要求,要认真贯彻国务院[2004]7号文件关于“关于稳定和加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机构和人员,切实履行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管的职责”精神,稳定和加强粮食统计机构和人员,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对稳定和加强粮食统计队伍给予高度重视,从工作需要出发,根据新制定的《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将粮食统计的范围扩大到全行业,统计工作量成倍增加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合理调整内设机构和配备较高素质的统计人员,县级以上管理部门要落实统计人员编制,配备2—3名专职粮食统计人员,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以保证社会粮食流通的正常开展。要逐步建立健全统计人员和统计负责人的逐级备案制度,其中:具有中级以上统计专业职务人员的调动应当征得上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同意。统计负责人的调动,应当征求上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所在地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意见。要按照事权和财权划分原则,安排落实社会粮食统计调查经费。根据国发[2004]7号文件“建立中长期粮食供求总量平衡机制和市场监测预警机制”的要求,开展全社会粮食统计调查、加强粮食安全预警监测将成为各级粮食部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为保证此项工作的开展,社会粮食统计经费分别由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予以支持,列入当地财政预算,专项用于社会粮食统计调查工作,专款专用。
  同志们,2006年我们粮食宏观调控工作任务目标已确定,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希望大家振奋精神,奋发有为,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共同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开门红而努力!

  谢谢大家!

本 文 由第一 公文 网 收 集整理文秘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06-10 18:42:17
上一篇:副区长在全区档案工作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下一篇:在全区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网友评论《市粮食局副局长在全市粮食调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