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十三五”增添正能量征文:躬耕史志沃土的“老黄牛”

本文由第一公文网 收 集整 理来源

我为“十三五”增添正能量征文:躬耕史志沃土的“老黄牛”

  几十年笔耕不辍,矢志不移,潜心编史修志,他就是xx县史志办原副主任秦xx。他曾经有过多次机会可以到一些“肥缺”部门工作,但他却心无旁鹜,对编史修志情有独钟。退休后,他继续发挥余热,干着编史修志的“苦差事”,被人喻为躬耕史志沃土的“老黄牛”。

情有独钟,任职史志办

  秦xx970年参加工作,他十分喜欢文字写作。997年3月,时任大兴乡人大主席的秦xx面临着新的选择,县里干部人事调整中,领导研究让他到县史志办搞编研工作。期间,秦xx从中了解到,晋城县自清代乾隆年间始修《凤台县志》,光绪年间续修,直至民国3年(94年)将凤台县重新更名为晋城县以来,从未出版过《晋城县志》。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有许多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却都没有文字记载,更何况旧县志中有不少地方记述得不够详尽,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他胸中涌动着。他主动向领导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一定服从组织的安排,努力编写好党史和社会主义新方志,既然是工作的需要,我干,而且一定要干好!”年近半百的他义无反顾地上任了。

爱岗敬业,编修结硕果

  编史修志的功用在于存史、资政、教化,因此必须做到存真求实,确保质量。秦xx把历史学家范文澜的名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当作座右铭,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在编史修志中,他为确保史实的完美翔实,真正做到“横不缺项,竖不断线”,对人物、事件把关很严,如:原《晋城县志》上,误将明朝官拜工部侍郞、兵部尚书张昺的出生地写为xx县高都镇大兴村人,他几经周折,进一步证实了张昺的出生地系xx县岭上村,并在新编《xx县志》里作了更正。

  多年来,他同办公室的史志编修人员,同心协力,辛勤作战,使“十一五”史志编研硕果累累。他主动请战,积极参与了《xx县志》的新编,《凤台县志》的点校等志书编纂。2006年至2008年完成了《中国xx》画册、《太行英才——常文郁》、《珏山志》的出版工作。编撰了《中共xx历史》简编,启动了《xx县志》的编纂工作。同时他还指导编辑出版了《拦车村志》、《大南庄村志》、《xx环境保护志》、《陟椒村志》、《xx军事志》等0余部志书。

  这些年来,他一门心思朴在了工作上,根本无暇顾及家庭。2000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xx百科》,秦xx为副主编。有一次他到东四义印刷厂搞《xx百科》编写工作,一走就是20多天,期间,妻子先后三次打电话催他回家,说小女儿患上痢疾,高烧不退,他考虑到专门聘请的原市委党校王守信教授对《xx百科》把关指教,自己岂能丢下,为此,他狠了狠心,没有回去。事后,才知道,小女重度脱水,几次昏迷,病情严重……一想到这些,秦xx总是一脸的愧疚。

退而不休,发挥正能量

  对事业的追求,对社会的回报,只有逗号,没有句号。2009年,退休后,xx县总工会聘请他去编纂《xx县工会志》他欣然接受,单独一人执笔。为了编好这部志书,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多次登门拜访当事者,数次到xx、城区档案馆、图书馆查阅资料,并深入民间进行实地探访、核查,撰写了80多万字的《xx县工会志》初稿。直到200年月印刷出版。两年多时间,他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最难能可贵的是,正当《xx县工会志》初审阶段,他突患脑梗,县总工会的领导劝他休息一段时间,他说:“我人虽老了,但思想永远年轻。”在患病期间,他每天上午到医院打吊瓶,下午仍坚持到县总工会改写《工会志》书稿,难怪时任工会主席段青根夸赞他是永不褪色的老党员老干部。

  这几年,他还先后同退休干部徐乐天、毋福波等人共同编纂出版了xx县柳树口镇《北石瓮村志》;同晋城市党史办原主任成茂林等人共同编纂了城区钟家庄办事处《尧圣头村志》,两部志书约50万字,字字凝结着秦xx等退休干部挥洒的滴滴汗水。

  如今,年近七旬的秦xx,案头上又堆起了厚厚一摞文稿,他搜集整理出了50多万字《xx县革命老区志》史料。在人生第二起跑线上,他仍怀揣梦想,要为故乡xx县高都镇大兴村写两部志书。退休不矢志,退位不歇岗,秦xx用自己的余热续写着灿烂的人生。

本文由第一公文网 收 集整 理来源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6-11-05 19:12:30
上一篇:做合格党员主题征文:党员干部莫忘“格”
下一篇:做合格党员主题征文:党员干部要有点“温度”
网友评论《我为“十三五”增添正能量征文:躬耕史志沃土的“老黄牛”》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