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家河》有感: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

本 文由 第一公 文网 收集整理4

读《梁家河》有感: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

&bsp;&bsp;&bsp;&bsp;&bsp;&bsp;从969年月3日习近平离开京城到975年0月7日离开延安的这七年,习近平认为在梁家河的这七年农村时光并不觉得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这是纪实文学《梁家河》封面引用习近平的话。他说,“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他给自己提出一个要求,就是“一物不知,深以为耻”。
&bsp;&bsp;&bsp;&bsp;&bsp;&bsp;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习近平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手中还不忘拿书阅读。事实上,习近平一直保持着读书的习惯,从小人书到古今中外各个领域都有涉猎,读书已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他对知识的追求非常痴迷,书中描述“为凑近那点光亮看书,习近平的脸都被熏黑了。第二天早上,吐出的痰也是黑的。”为借一本《浮士德》,习近平跑了30公里路,看的也是爱不释手;在看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时,被书中主人公拉赫美托夫磨练意志的行为影响,他干脆也把褥子撤了,睡在光板炕上,下雨的时候去淋雨,下雪的时候去搓雪,在井台边洗冷水澡。他认识路遥时,两人曾彻夜长谈,路遥后来惊叹说,习近平比他小4岁,知识面比他要广得多,志气高得多。用习近平自己的话说,“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文学经典,能找到的我都看了,到现在脱口而出的都是那时读到的东西。”
&bsp;&bsp;&bsp;&bsp;&bsp;&bsp;203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我爱好很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又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今年,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又一次强调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bsp;&bsp;&bsp;&bsp;&bsp;&bsp;党的十九大把增强学习本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八大本领”之首。现阶段,一些干部把工作忙当成一种“借口”,有的甚至认为自己干了几十年工作,有一定的资本、阅历或经验,不注重学习,或缺乏常态化、系统性学习,或把学习停留在看文件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较少,缺乏实践经验,致使一些干部有了本领恐慌。唯有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唯有保持对知识的饥渴感、对学习紧迫感,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一些理论知识、业务知识才能入脑入心,本领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本 文由 第一公 文网 收集整理4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6-21 09:19:43
上一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两院院士大会讲话有感
下一篇:学习上合组织青岛峰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网友评论《读《梁家河》有感: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