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座谈会发言材料

一、对&ldqu;第一书记&rdqu;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首先就要摸清所帮包村的贫困户、贫困人口情况,为落实&ldqu;六个精准&rdqu;,做好最基础的工作。205年2月驻村伊始,镇扶贫办就给我了一份44户65人的贫困户名单,后来又改为24户4人,直到6年5月份才确定了54户0人的最终名单。可以说在最关键的贫困户人口核定上就大费周折。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这是所有工作的基础,也是我们两年帮包工作&ldqu;使劲&rdqu;的目标。通过这个事儿,说明基础工作十分重要,如果基础不扎实,你做的所有工作都是无用功,我们说精准扶贫&ldqu;一户一策&rdqu;,如果连贫困户都识别不清,那针对贫困户的&ldqu;策&rdqu;将无从谈起。
  二是要找准驻村帮扶工作的切入点。我们水利部门这个有优势,如果找不到其他更好的点,建议可以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帮包村工作的切入点。我们就是这样,首先在各村开展小农水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和抗旱水源工程建设。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显著改善了各村的农业生产条件,为各村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要善于把水利工程建设同发展致富增收产业项目结合起来。众所周知,水利资金只能用于农业灌溉、打井、疏浚河道、防汛抗旱等方面,无法直接建设利润高、见效快的产业项目。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逐户走访,摸清帮包村村情民意,理清发展路子,探索出&ldqu;土地流转+农场经营+专业蔬菜企业+水利项目配套&rdqu;的扶贫模式。进行土地流转后,配套高标准灌溉设施,提升农业生产条件,再承包给家庭农场经营管理。通过这种模式,既调动了大户承包土地的积极性,也调整了种植结构,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同时可有效吸纳贫困户打工增收,可谓一举多得。
  三是深入调研,发展符合各村实际的产业项目。首先就是要看准、选好有前景合村情的项目。要做到&ldqu;深调研、早计划、快下手&rdqu;,抓住思维的火花,看准了的好项目要加快推进。当然,市场考察、工艺流程设计以及承包人的选择要万分认真、仔细。所以,好的产业项目从构思的提出,到最后的落实,是要经过千辛万苦努力的。按照&ldqu;基础设施和致富产业协同发展、近期工作与长远发展统筹考虑&rdqu;的指导思想,我们在每村都规划实施了2个以上的产业项目。规模较大的有土安村的核桃经济林项目、xx三友园林及林下经济项目,东南村的高效节水示范基地有机蔬菜项目、晨洋玩具厂项目,西南村的东方红制衣厂扩建项目、镇中心商贸街项目和西北村的核桃加工厂项目、高效农业示范园大棚项目。这些项目都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过村、镇共同谋划、充分沟通,最后经村集体民主商议确定的。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对村脱贫成效显著,也对整个大羊镇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要有恒心和决心,因为不管什么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在高效农业示范园大棚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困难,项目一度停止建设,为了挽救该项目,6次赶赴XX昌乐,其中3次是连夜去连夜回,6过济南家门而不入,一份付出一份回报,最后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并入选xx县十大经典扶贫案例。有组织部门和派出单位坚强的后盾,只要一心为公,一心为民,攻城拔寨的脱贫攻坚战我们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是项目实施进度较慢。出于程序和审批手续等原因,项目实施较慢,一些本应205年实施的项目,直到206年了初才开始实施。个别项目到目前仍未竣工验收,扶贫效益未能充分发挥。这就要求我们&ldqu;第一书记&rdqu;要依靠挂职县委副书记,积极做好与县直部门的沟通协调,早调研谋划、早立项实施,抓紧施工黄金期,加快进度。
  二是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略显不足。30万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于一个村上一个好的产业项目稍显不足。建议新一轮第一书记积极向上争取汇报,增加资金数额。并在&ldqu;第一书记&rdqu;集中的乡镇(尤其是咱们水利厅这一轮都在老湖镇7个村)合理整合资金,让资金产生规模效益。
  三是基层党建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ldqu;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rdqu;,两年来在抓产业上项目的同时,我们注重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但村里现实情况是年轻人少、带头人少,培养了很长时间的入党积极分子,在最后的考察中不是因为年龄大就是因为党的理论知识不足,最终没有成为预备党员。这一方面反映出现状农村党建工作任务艰巨,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ldqu;第一书记&rdqu;,党建工作经验不夠、招数不多,没有做实做细做到位。
  三、工作中的体会和收获
  一是厅党组作为&ldqu;第一书记&rdqu;的司令部,对我们帮包村工作特别重视、关心、支持。王艺华厅长在&ldqu;第一书记&rdqu;驻村伊始就到村看望,并对两年帮包工作提出总体部署和要求。xx副厅长,先后6次到&ldqu;第一书记&rdqu;工作一线检查指导工作,现场解决困难问题,并为&ldqu;第一书记&rdqu;精准扶贫工作出谋划策。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动力和方向。
  二是干好农村工作,就得迅速实现角色转变,全身心融入到群众中去。要放下架子&ldqu;下得去&rdqu;,站在农村的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放下身份、加强实践,才能知道老百姓最需要的是什么,最期盼解决的是什么,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能做好;要摆正心态&ldqu;待得住&rdqu;,迅速适应办公条件落后,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农村工作繁杂琐碎的新情况,把这些看作是磨练意志、增长才干的难得机遇,在村里待得住、扎得下根;要求真务实&ldqu;干得好&rdqu;,通过发挥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多为村发展献计、献策、献智。
  三是摸索出符合农村实际的党建之路。就农村工作遇到的第三个问题做一回答。如何在农村抓好党建,首先是抓好常规党建工作,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过好组织生活、培养发展党员等。同时,两年来我们逐渐总结出了&ldqu;发展产业抓党建&rdqu;的工作思路。抓好农村基层党建,最重要的就是在&ldqu;真刀真枪&rdqu;的实战中锻炼班子,磨练队伍。在我们西北村&ldqu;核桃加工厂项目&rdqu;、&ldqu;200亩瓜菜大棚项目&rdqu;的土地流转、地面附着物补偿、构筑物清除等工作中,充分发挥村两委和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成功的推进了项目实施。尤其在土地流转中,由村两委召开党员会议集体发动,涉及到党员的土地,率先进行流转,带头把地面附着物清除干净。并发动群众积极配合大棚项目进行土地流转。对于个别坚持不动地的群众,多措并举进行攻关,由村两委成员主动上门做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工作做通。在地租发放过程中,村两委齐心协力,为了加快进度,减少因时间长而引发的不可预料事件发生,我们和村两委成员加班加点,用了2天半的时间,完成了200亩土地地租的发放及玉米种子补偿工作。经过一周的集中办公,核桃加工厂及大棚项目的土地全部流转、补偿到位,影响施工的地面构筑物全部清除干净,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这样一次次的实战,有效地增强了各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树立起村两委及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地位和威信。这种以推动产业项目实施为抓手,磨练班子、锻炼队伍、树党员形象的做法,已成为我们开展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方法。
  四是深刻感受到农村是培养锻炼干部的沃土。205年3月4日,刚到村工作不久,王艺华厅长就到西北村检查指导&ldqu;第一书记&rdqu;工作,提出帮包村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并注意在工作中&ldqu;受教育、长才干&rdqu;。当时还不懂,村里工作如何受教育、长才干。现在清楚的认识到,作为省直机关的工作人员,从工作内容、程序到方法,和基层都有很大差异。尤其到了村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工作状态让我一度感到困惑、迷茫。原来在厅里工作都是中间环节,总有下级负责落实,各个环节协同工作。现在村里没有下级,落实全靠自己,什么事情都要考虑清楚、仔细,最后再自己实施。拿发展扶贫产业来说,原来总认为项目引来了,资金到位了,一切就应该水到渠成了。但在具体实施中才发现,工程项目从调研、审批、立项、设计、招投标、建设到竣工、投产、经营管理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很多关系要协调,看似芝麻小事,只要协调沟通不到位就可能耽误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度,这其中的艰辛、付出和得到的历练只有自己清楚。但当一项工作通过自己的全程参与和努力,最终顺利完成后,那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让我们满心快乐并充满欣慰。通过两年的工作,我们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得到提升,基层工作经验不断丰富,补上了从省直机关到农村基层的重要一课。
  五是在与其他地区&ldqu;第一书记&rdqu;交流过程中,深刻感到各单位选派的&ldqu;第一书记&rdqu;都是政治素质高、群众观念强、有极强工作能力的优秀人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建议新一轮第一书记多与其他村的书记们学习交流,借他村经验,助本村发展。
  汇报完毕,最后祝我们厅新一轮的第一书记,在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人事处指导帮助下,两年帮包村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7-03-08 16:55:37
上一篇:村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经验做法
下一篇:“第一书记”驻村扶贫经验介绍
网友评论《“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座谈会发言材料》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