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奋的名人事迹

&bsp;&bsp;&bsp;陈宏泽(92-9883),广东省中山人,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第五届毕业生,新中国第-艘远洋船――&ldqu;光华&rdqu;轮的船长。
&bsp;&bsp;&bsp;一、开拓者的业绩
&bsp;&bsp;&bsp;陈宏泽作为新中国第一位远洋船长,是我国远洋运输事业发展的见证人,也是重要开拓者,在新中国远洋运输史上写下了无数&ldqu;第一&rdqu;。他第一个手执中国船舶检验局的&ldqu;船舶检验证书&rdqu;出国远航,终结了中国远洋船舶须持外国证书方准远航的时代。随着96年&ldqu;光华&rdqu;轮接印尼难侨首航成功,他第一次把五星红旗打到国际海域,扬了国威。他承接了新中国第一批洋客货班轮的业务,多次开辟新航线,完成了国家交给的重要政治、经济和外交任务。他主持制定了第一套船舶管理规章制度,实现了新中国第一艘远洋船的科学有效管理。他担任了中国第一艘近0万吨油轮的第一任船长,写下了当时中国最大船舶航行的纪录。
&bsp;&bsp;&bsp;二、不怕苦的品质
&bsp;&bsp;&bsp;早在学生时代,陈宏泽就以吃苦耐劳而闻名。他刻苦锻炼,游泳、跳水、篮球样样来得,成为运动场上的一名健将。他积极劳动,把校方为改善伙食划给每位同学的菜地种得最出色,用豆渣施肥种出的西红柿又红又大,还总是把最好最红的送给老师。96年初,刚刚购回的&ldqu;光华&rdqu;轮需要去香港修理,陈宏泽坚持能自己修的就不让船厂修,要因陋就简,修旧利废,节省开支。船上2只已用30年的木质救生艇无法修理了,而更新的费用很大。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陈宏泽便带领几名船员跑遍了香港的所有拆船厂,终于寻找到合适的铁壳艇把救生艇都更换了,而花费只有买新艇的十分之一。&ldqu;光华&rdqu;轮首航印尼接侨遇上了大风浪,那夜进入爪哇海时船体剧烈颠簸,陈宏泽胃病发作,脸色苍白,头上大汗淋淋。他不吭一声,咬紧牙关坚持指挥。此刻,他已两天两夜未下驾驶台了。值班二副劝他下去休息,他婉言拒绝。他深知肩上的担子,不忘出发前的誓言:忠于祖国,人在船在,接回难侨,完成首航。
&bsp;&bsp;&bsp;三、争口气的性格
&bsp;&bsp;&bsp;960年正是国家经济十分困难的时期,我国政府为了接回大批在印尼受迫害的华侨,拿出26万英镑买下了&ldqu;光华&rdqu;轮,这是一艘30年代建造、行将报废的远洋客货。陈宏泽带领船员出国接船时发现,该船锚链磨损、风斗锈穿、舱室漏水、设备不灵、曲轴裂纹,实在是破烂不堪,船员们难免感到意外。这时,陈宏泽鼓励大家:&ldqu;过去我们没有自己的远洋船,净受气;现在有了自己的船,一定要争口气。&rdqu;他率领船员们齐心协力,边航行边修理,把轮船开回了祖国。
&bsp;&bsp;&bsp;&ldqu;一定要争口气&rdqu;,这是陈宏泽自学生时代起就一直埋藏在内心的信念。他于939年秋就读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高五组,因抗战时期的特殊环境,入学时的三十多人至毕业前只剩下八人,其中按年龄排行老四的便是陈宏泽。抱着成才和争气的想法而来,陈宏泽不仅性格豪爽乐观、乐于助人,而且刻苦勤奋、功课全面,特别是在航海学科方面计算精确,这无疑为他后来开拓远洋航海事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bsp;&bsp;&bsp;正是凭着一定要争口气的信念,他保持了一种不畏艰难困苦、永远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不仅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而且为中国的远洋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5-08-27 19:40:21
上一篇:解放军的光辉事迹
下一篇:优秀工作者事迹材料
网友评论《关于勤奋的名人事迹》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