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半年度工作会议讲话稿

本文由 第 一公文 网 收集 整 理

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半年度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传达贯彻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半年度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务,动员全系统牢牢抓住“十三五”交通发展的布局期、窗口期,奋起担当,继续拼闯,确保高质量达成年度工作目标,全力下好开局之年先手棋。
7月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之际,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满怀信心地展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全面反映了党心、民心,激越高昂,令人鼓舞。上午各单位负责人都从工作实际出发,相互交流了学习体会。应当说,建党95周年又逢“十三五”开局,95年风雨兼程铺就全面小康新起点;我们身为共产党员和交通战线工作者,要把这份心系党魂的自豪感与时代赋予的使命感,深切融入到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去;各单位务必将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作为下阶段的“一号”政治任务,提升交通队伍的公仆意识和干事激情,全心全意建设大交通、服务大民生。
近期,省、市先后总结部署上、下半年工作。一是省交通运输厅7月底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并传达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内容。省委全会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补短板的若干意见》,明确将交通基础设施作为三大发展短板之一,要求加快“54”交通战略实施,深化交通体制改革,推进综合交通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突出抓好交通路网加密提标提效、综合交通互联互通,提升运输服务竞争力,基本建成高水平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运输服务体系。二是市委7月中旬召开工作务虚会,强调下半年工作要做到“五个紧盯、五个确保”,概括而言是:紧盯年度目标,确保指标任务落实;紧盯历史任务,确保开好篇、布好局;紧盯项目抓手,确保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氛围形成;紧盯换届工作,确保换出好形象、新气象;紧盯G20护航,确保平安xx创佳绩。下半年交通工作务必紧扣省厅和市委市政府部署,全面抓落实。
今天的会议上,各单位提供了详实的材料,开展了充分的交流,局分管领导也作了具体部署,讲的很全面,我都赞同,大家务必细致领会,真抓落实。下面我在大家发言基础上讲三个方面。
一、上半年交通运输工作挂图会战、成效显著
市四届五次党代会把加快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三大历史任务之一,并在全市动员会上要求卯足干劲、全力以赴打好“关键头年”开局之战。按照这一部署,上半年全市交通工作沿着年初抓对接、全面作动员、挂图打会战的推进脉络快步前行,呈现出提标杆、补短板、争进位的良好推进态势,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和成果。
(一)主要交通发展指标拉高标杆、争先进位
省厅下达目标要求我市今年确保完成公路水运交通建设投资97亿元,力争达到7亿元。我局拉高标杆、提出加压目标40亿元。至6月底实际完成72亿元,同比增长47%,力争目标(40亿元)完成率55%,三项指标都处在全省前列。各县(市、区)根据年初市局对接指导的目标要求,紧盯投资、进度,立足早抓、紧抓,都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体现了较好的向心力、执行力。-6月,全市公路运输总周转量83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47%,增幅列全省第五,较去年底(第七)实现进位。
(二)把握建设窗口期,全力争项目、促开工
一抓前期报批。上三高速公路东延、绕城高速南线列入省规划,开展线位论证;市局与温州对接殴玉高速项目,初步取得一致意见。鄞州至玉环公路椒江洪家至温岭城东段公路项目(路泽太高架)完成自主立项,快速推进到“工可”报批,初步设计同步开展。至6月底,S326省道三门段改建、余姚至温岭公路黄岩北城至温岭泽国段、现代大道、海城路、新河至伍佰屿公路5个项目初步设计获批;台金高速公路东延xx市区连接线、04国道临海江南至尤溪段工程获得“工可”批复;集聚区温岭泽国至新河段公路取得项目建议书批复;嘉善至永嘉公路天台段通过“工可”审查;G228国道温岭城东至温峤段、S207省道天台段、集聚区泽国至新河段等项目“工可”上报待批。
二抓项目开工。今年全市计划开工交通项目3个,上半年落实4项,分别是杭绍台高速公路xx段、温岭泽国至玉环大麦屿疏港公路工程、秀洲至路桥公路路桥南山至洋屿段、临海小芝至三门小雄段公路工程。
(三)续建工程对标推进,攻难点、抢进度
一是高速公路担纲投资主驱动。在建高速项目在上半年投资中占到424亿元,同比增长39%。沿海高速公路完成投资383亿元,工程进度上乐清湾路基702%,桥梁24%,隧道23%;xx湾路基30%,桥梁24%,隧道23%;三门湾路基、桥梁均为27%。杭绍台高速确定8个先行施工点,至6月底项目总投资累计完成327亿元。台金高速东延二期-6月完成投资099亿元,形象进度37%,政策处理基本收尾。
二是国省道工程总体推进顺利。今年全市计划建成公路及客运场站重点项目2个,各地紧盯完工目标连续作战。三门健跳疏港公路工程7月份完成主体工程;04国道温岭大溪段改建、机新路改建路桥段、04国道连接线黄岩民建至北洋等项目推进路面施工,预计三季度全线建成。路桥机场至温岭新河公路工程、G228国道温岭泽国至玉环大麦屿疏港公路等项目攻克征迁难点,优化施工环境,为提前超额完成进度目标奠定基础。
三是工程质量监管重抓信息化提升。启用市交通建设工程监控中心,全面接入在建交通工程视频监控,实现动态数据传输。上半年交通工程质监工作以“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为主线,技术质量全面受控,安全生产形势稳定。重点推进沿海高速公路工程信息化建设,依托质量安全信息数据实现高效监管,承办全省质量安全标准化(公路信息化)现场会暨品质工程动员会,得到厅领导高度肯定。
(四)打造美丽交通走廊,公路管养强举措、促示范
一是高效推进“美丽公路”建设。今年计划投资202亿元,实施里程35公里,建成美丽示范路37条827公里;上半年完成投资64亿,建成里程542公里,完成率分别达到38%和40%。全市进一步开展“美丽公路示范乡镇”创建,落实乡镇、街道主体责任,采取以奖代补提供资金支持。各县市区跟进编制、基本完成县域规划,同步铺开具体项目,椒江82省道复线、黄岩82省道新前至北洋段、路桥县道路院线、仙居4省道及天台科大线、天大线等项目初步取得建设成效。
二是系统实施公路养护工程。全市普通国省道公路大中修及预防性养护工程计划投资54亿元,至6月底完成82%。通过市场化、路长制和“站队合一”等模式,完善公路小修保养机制。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四个三千”工程,上半年投入资金76亿元,分别完成路面改造提升37公里、大中修93公里、安保工程68公里。抓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计划实施里程208公里,仙居柯大线列入交通部示范项目。督促高速公路落实养护资金上半年完成200万元。
三是持续打造公路管理品牌。制定《xx市公路两侧路域环境管理标准》,联动开展“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专项整治,美化路域环境。结合“美丽公路”创建,我市28条公路参评省、市级精品示范路,9条公路打造县级“三化”示范路。保持高压治超,开展工程车超限超载“百日专项整治”、桥梁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年等活动,查处超限车辆3853辆。完成700公里国省道公路标志排摸,标志、标线合格率同比分别提高0%和45%。
(五)强化道路运输监管,运输市场抓服务、促转型
一是公交发展带动城乡客运改造。加快市区公交首末站、枢纽站建设,三区新改建公交站点6个,实行小时免费换乘政策,上半年公交客运量3262万人次,同比增长83%。市区新增3条、调整8条公交线路,累计新增营运里程4688公里,任务完成率94%。探索完善城市交通功能,开展现代有轨电车、BRT快速公交等中容量公交系统调研分析,牵头制订《xx市现代有轨电车(一期工程)建设方案》。落实“三区两市”协同发展部署,延伸公交服务覆盖市区周边,推进金清至温岭火车站、杜桥至椒江2条跨区公交前期调研和许可工作,制订城乡客运公交化和市区短途客运改造方案。临海、仙居公交新车投放全面启动。
二是货运物流业深化发展引导。制订《206年全市交通大物流建设实施计划》,重点推进玉环经济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区等园区建设,指导市物流发展交易中心申报“十三五”货运枢纽补助资金,通过交通运输部复查。完成大吨位普货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安装入网工作,达到安装率95%、入网率90%的考核目标。
三是运输市场监管与服务并重。参与泛长三角地区春运联动稽查,开展道路运输专项整治“号”、“2号”行动、联合公安开展“打非治违”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38人次,有效净化运输市场秩序。充实机动车维修服务APP数据,初步完成维修企业统一标识。驾驶培训行业启用电子记录单,驾培公众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推进驾培机构新国标整改,达标率99%。深化简政放权,向县(市、区)下放出租车年审事项。
(六)落实“平安护航G20”,全面保安全、护稳定
一是强化公路隐患排查整治,针对28处隐患抓好危桥改建、桥隧维修、事故多发点段整治,计划投入58万元用于436座普通非收费国省道桥梁预防性养护。重点落实G5沈海高速黄土岭隧道、S224岭三线健跳大桥和S226泽坎线东环立交桥3个省级挂牌督办项目整治。
二是落实道路运输关键环节安保。加强客运站安检人员管理,组织246人次进行安全培训,联合制定全市长途客运站安全检查规范;实行客运购票实名制,全市2家二级以上客运站投入400万元更新安保设备。抓好货运企业源头治理,全市危货车辆卫星定位安装率、入网率全面达标。在全省率先制定电子监管异常问题处理流程,实行核查结果与运力新增挂钩,形成管理“闭环”。
三是抓好行业群体WW。全面掌握出租汽车企业、驾驶员动态,落实企业WW主体责任。密切关注专车服务进入xx市场的最新动向,提前应对,积极防范群体事件,确保行业整体稳定。
(七)深化行业管理和队伍建设,实现提效能、正作风
一抓综合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分项推进6大改革试点工作,综合交通指挥平台建成投运,实现铁路、公路、运政和质监数据对接;非现场执法试点保持增量,建成公路超限非现场执法系统6个点位475个车道;沿海高速、杭绍台高速项目签订PPP融资协议,提供建设保障;桥隧安全监控、城乡物流配送、货运甩挂运输等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二抓依法行政,建设法制交通。制订《xx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办法》,推进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保留7件,废止9件;围绕“五张清单一张网”,完成行政审批权力清单一体化比对和市县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工作。深化基层站所规范化建设,全市“三基三化”公路基层站队规模达到22个。开展“节能领跑、绿色出行”公益活动,推进节能减排。全市发展ETC用户40664辆,计划完成率678%。
三抓正风肃纪,提升党性修养。全面落实“两学一做”专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党章、强党性、作表率”活动,邀请党校讲师团成员作专题讲课,提升党员队伍的思想性、先进性。推进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和社会党组织集中组建工作,参加微党课、微电影、微视频大赛,加强队伍党性提炼。注重廉政教育,落实“三书两报告”制度,开展“学准则、守条例”教育,组织日常廉政约谈,加强权力运行、财务事权和作风纪律的日常监督。
四抓典型培树,创建最美行业。复核申报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扎实开展交通运输行业“十大最美示范窗口”评选活动,切实抓好“最美行业示范县”考核验收,在全行业开展“迎接G20人人讲文明——206•做文明有礼的xx人”活动,在全市道路运输行业开展“迎峰会、优服务、讲文明、创最美”活动;积极开展“xx交通好故事”宣传大赛活动。我市名同志获评全省十佳“最美交通青年”。
半年来,交通工作在省市主导和各级干部职工的合力拼争下,总体符合甚至赶超时序进度。但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影响和交通发展环境的严峻复杂,问题也不容忽视。
从关键头年开局看,一是项目开工率不高,“十三五”交通建设“千亿投资”目标,项目开工是重要“阀门”。今年3个开建工程目前落实未过半,主要制约来自土地审批、招投标等环节,应成为下阶段攻坚焦点。二是建设机制调整处于磨合期,今年我市组建6家国资平台,部分重要工程、市区公交工作由交投、公交集团等企业具体实施,这为加快推进综合交通发展提供了有效平台和融资条件,也考量交通运输部门的行业管理能力,促使我们加强协调、共抓落实。
从当年目标落实看,一是工作推进平衡性不足,如上半年续建项目攻克一批政策处理急重难点,施工面进一步打开,但部分项目断点、难点久拖不决,进展迟滞;如全市“美丽公路”建设紧凑推进,但部分县市区进度缓慢,易产生短板,需要下阶段加强统筹、督促落实。二是下半年交通建设面临潜在影响,如雨季、台风季来临,对在建工程特别是完工项目有一定干扰;同时G20安保工作可能影响施工炸药审批,都需要我们抢抓时机推动目标落实。
二、着眼大局,补齐短板,奋起担当历史任务
这次半年度会议,是全市“十三五”交通建设大会战动员会后的首个节点,也是对大会精神落实情况的首次检验。根据大家的“成绩单”,成效值得点赞。这是五年征程的第一步,“十三五”交通发展是一场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对此,我们要有以下认识:
(一)要充分把握交通发展窗口期,继续保持开局强势
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三五”交通工作“重抓前两年,关键看头年”,着眼点在于宏观政策形势对交通建设发展的调控性较为明显。当前作为窗口期,主要表现在:
一是五年规划聚焦交通。从夏宝龙书记去年底调研交通以来,交通成为“十三五”决胜的关键词。4月份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指出交通基础设施是全省突出的三大发展短板之一;市党代会以历史任务高度部署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回顾上半年,市委高规格召开动员会,省厅郭厅长莅临指导;市委王书记3次听取交通汇报,并专程调研市局,市人大常委会专题研讨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市政府决策组建交通投资集团等国资平台,这些重视和举措,是交通发展最直接的支持。
二是宏观经济稳中有升。尽管经济震荡下行压力持续,但我国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67%,浙江GDP同比增幅77%,这个增量相当可观。同时在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导向下,重大项目投资仍将持续发力,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依然是投资的主线之一,这是我们乘势发展的利好环境。上半年我市GDP增幅预计在72%左右,尽管较往年有所回落,但在淘汰落后产能和推进转型升级中,实现了经济发展的新旧动力转换和产业结构优化,全市经济增长的拐点已经临近,也为交通发展铺就了新的上升通道。
三是交通战线奋起担当。市局上半年运用“挂图会战”机制对标抓工作落实,王书记、张市长都给予充分肯定。我们先行启动、快速铺开“美丽公路”建设,3个月内基本完成市、县两级规划编制,同步抓项目实施,体现了工作高效。上半年路泽太高架、市区有轨电车一期项目的快速推进,也展现了交通人干事创业良好的精气神。各县市区、各重点项目都拿出了拼劲和闯劲,沿海高速三门段政策处理工作得到王书记批示肯定;椒江基本实现沿海高速、台金东延二期无障碍施工;路桥采用多部门滚动模式推进南山至洋屿公路开工;温岭在机新路、大麦屿疏港公路上创造了新河速度、坞根速度;玉环采取“4+X”检查法抓在建工程进度。可以说,全市上下优先抓、合力抓交通的氛围十分浓厚,为实现“全年红”、决胜“十三五”开了好头。
(二)担当历史任务,必须着力补齐自身短板
从省委明确的三大发展短板,到市委提出的三大历史任务,工作导向清晰。交通是经济社会的循环系统,做好“十三五”文章,就要从区域发展的大格局着眼,从交通自身的短板入手,找准切入点。当前交通短板主要体现在:
一是短在基础供给。“十二五”同比“十一五”,我市公路通车里程增加200多公里,增幅08%;但全市汽车保有量增幅达到05%,交通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城市扩容和交通量提升,这是总量短板。内部结构上,我市公路总里程、公路密度都处于全省第一方阵,但县道以下农村公路占到92%,高规格、大容量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还很不足。我们在“十三五”规划中布局了“十纵十横”,我认为这是基础,要进一步对接全省“54”交通战略,牢牢抓住全省小时交通圈这个概念,全力拼争项目,适度超前布局,尽快推进城区快速路和立体式交通,利用改扩建和高架,构建市区“5分钟生活圈”和两翼城市“30分钟通勤圈”,提升通行效率。
二是短在运输衔接。从宏观上讲,当前区域竞争的核心是枢纽之争,xx都市区建设的发展导向立足头门港,这要求我们以综合性、一体化交通为港湾经济体发展提供保障,并以“大交通”视角定位思路,整合资源,以更高的交通整体效益推动都市区建设。从微观上看,老百姓的交通出行效率要实现大提速,路网是基础,运输是载体,交通服务要以“门到门”为着眼点,求近、求便,实现无缝对接、零距离换乘,总之就是要用便捷的交通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对此,市委关于补短板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加快整合交通运输领域职责,逐步实行大交通管理模式”,需要我们做好研究。
三是短在需求对接。都市区发展进程下,城市扩容、资源集聚成为必然,交通作为城市的循环系统,必须把服务经济、服务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一方面,交通这几年围绕物流转型作了很多工作,但上升空间依然很大,在推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了解企业发展的短板和需求,立足行业职能积极引导、精准服务。另一方面,近几年城市公交发展力度历史最大,但对比私家车的膨胀,公交供给尚未达到相应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相比省内其他地市也还有很大差距,要抓住国家和省市重视城市工作的契机,抓早、抓好,使老百姓享受更实惠的发展成果。
对于这些短板,各地要强化规划引领,形成高标杆的目标导向。补齐交通短板既要当下着眼,更要长远谋划。市局对“十三五”规划目标反复斟酌,从窗口机遇、发展动力、支撑因素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拉高发展标杆,形成倒逼压力。各县市区也要从本区域交通短板出发,通过问诊把脉,制订可行性、驱动性和加压性的目标。同时要看到,全省各地的对标竞争,交通是关键底牌,大家务必珍惜当前的发展窗口期,以补短板为突破口,切实推进“十三五”规划实施。
三、干字当先,比拼实绩,确保全年任务落实
下半年,全市交通战线要以省厅和市委市政府年度部署为中心,把上半年快跑推进的工作态势贯穿全年,不遗余力地抓好目标任务执行,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挂图会战”对标抓项目。借力全省“十百千”重大项目督查,以沿海高速、台金高速东延二期等项目为投资主力,紧抓续建进度。深入运用“挂图会战”推进机制,采取一线督查、靠前服务、会商破难、现场办公等措施,对制约项目推进的瓶颈难点全力攻坚、限期解决,确保工程进度达标。年内实现04国道大溪段改建、04国道连接线黄岩民建至北洋、40省道仙居段、60省道天台段、路桥机场至温岭新河公路改建路桥段、健跳南港区疏港公路一期6个项目建成通车,力争04国道长塘转盘整治工程、76省道复线温岭岙环至玉环龙溪段改建玉环段、xx市客运南站迁建、黄岩综合客运枢纽等7个项目基本建成。落实开工计划,再抓04国道黄岩头陀至院桥段改建、60省道三门段改建、G228国道三门园里至宁海一市段公路、04国道临海江南至尤溪段、现代大道、海城路等9个项目开工。同步推进项目储备,完成规划G35国道邵家渡至留贤段改建项目建议书批复,力争杭绍台高速公路二期、上三高速东延等工程立项,开展207省道天台段与仙居段、规划33省道天台段等项目前期研究。
(二)公路管养重点抓提升。扎实推进“美丽公路”建设,办好全市现场会,加强经验交流,全面开展美丽公路示范乡镇建设,制订美丽路、示范路考核办法,落实以奖代补,激发乡镇、街道创建积极性,确保如期完成年度目标。全面提升管养水平,加快实施国省道大中修工程和小修保养,抓好农村公路“四个三千”工程,确保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44公里、大中修工程39公里、安保工程27公里。牢固构建公路安保体系,加强桥隧安全监管,开展水毁、危桥隧、地质灾害点等安全隐患路段集中整治行动,严格落实G20峰会公路安保任务。积极履行路政管理职能,深化路域环境整治,落实280个省级重点问题点位和2500个市级问题点位整治,建成28条省、市精品示范路。提高联合治超频率,控制全市超限率在35%以下,新建5个点位46个车道非现场执法设备。加大县级ETC“一站式”办理网点建设,方便用户办理,做强后续服务。
(三)市区公交全面抓品质。抓好运量提升、服务交通治堵,确保全年客运量达到6600万人以上,实现年增幅8%。加快基础建设,建成一批自有公交场站,有轨电车项目一期工程力争年内开工。优化服务能力,增加高峰运力投放,延长主线运营时间,提高班次密度,研究实行半小时免费换乘。突出绿色发展,参与电动汽车友好城市创建,完成30台新车的新增、更新任务。创建“智慧公交”,构建智能调度和综合管理平台,新增电子站牌50个以上,覆盖干道主要站点,方便市民掌握出行信息。
(四)运输市场主动抓服务。深化行业改革,继续推进客运改革调研,加快制定具体方案。抓好危货电子运单系统深化应用、普货实名制软件推广。物流园区项目要对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确保完成年度投资65亿元。尽快建成4个园区,即xx市国际物流中心、xx市洲煌物流中心、浙江海西供应链综合区二期、浙江美顺达杨府工业园区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加快续建3个项目,即玉环经济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区、xx市物流发展交易中心、传化洲鍠公路港临海世通商贸物流园。挖掘陆通、江南等典型企业优势,面向2A级以上大中型物流企业示范推广。推进道路运输市场服务创新,完善机动车维修企业识别标志统一工作,加大对无证、超范围经营打击力度,加快机动车维修APP开发推广;建立驾培行业服务质量排行榜,全面推行“先培后付、计时培训”驾培新模式。
(五)G20护航严格抓安保。树立“只有确保、没有力争”的自我要求,继续牢牢抓好行业安保WW工作:一是落实公路安保、运输市场专项整治目标,突出各阶段重点,全面整改安全隐患,严肃查处运输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公路运行和市场秩序稳定。二是督促公交企业主动防范,加强业务指导,确保整改实效。三是坚持安保WW任务与交通中心工作“两手抓、两不误”,在“平安护航G20”冲刺阶段认真落实省、市各项部署,强化值班值守,确保信息畅通。
(六)行业队伍自觉抓效能。一是深化“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和“四查四整治”专项行动。各单位要把学习计划按月落实到位,通过讲读、专题研习、座谈讨论等方式,认真学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严的作风、实的态度推动中心工作。完善内控制度,严明令行禁止的工作纪律,破除自由散慢,根除工作上的拖延症、依赖症,切实提高办事效能。二是扎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深化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平安交通创建,坚持安全稳定高于一切,确保长治久安。做到生产安全与队伍安全协同抓,持之以恒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学准则、守条例”教育活动。加大执纪监督,通过廉政约谈、作风测评等方式,及时预警,筑牢防线。三是严格落实依法行政要求。深化政务公开,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建设,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继续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和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创新执法手段,提高科技执法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核,提高交通执法队伍整体水平和道德素养。四是着力推进交通文化建设。深化“最美行业”创建活动,在交通运输服务窗口实行承诺服务、挂牌服务、亮星服务,树立交通运输队伍“惠民、奉献、服务”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今年时间过半,我们对落实年度目标任务既要充满信心,更要以坚定坚决的态度、务实高效的举措抓好各项工作,奋起担当,再鼓实劲,全力在“十三五”开局阶段奠定五年征程的决胜之基。

本文由 第 一公文 网 收集 整 理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6-09-25 18:20:36
上一篇:全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讲话稿
下一篇:集团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大会讲话稿
网友评论《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半年度工作会议讲话稿》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