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日子总是如指尖滤过的细沙,在不经意的荡涤下悄然滑落,而留下的欢乐和笑靥、收获的感动与震撼却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转眼间,到xx大的培训学习已经结束。这一次培训中,每一位专家的精彩讲座,每一个专题的内容,每一次聚精会神地聆听,每当坐在电脑前怀着感动的心情写下我的点滴记忆时&hllp;&hllp;都是那么地令人回味。学习是辛苦的,但同时也是快乐的。回想这次培训之路,它充满了希望与挑战,它涤荡了我的灵魂,它让我有了种种的收获。xx之旅,不虚此行,我相信也将不枉此行!
培训只是一种手段,一个开端,xx之旅带给我的不只是知识、经验,还有比这更宝贵的是我在思想上的巨大改变及一些粗浅的思考,在这里我把培训期间的所见所思呈现给大家。
一、作文教学方面(体验、创设情境、氛围&dsh;&dsh;xx大附中所见)
我们目前的作文教学的确是存在&ldqu;重观察、轻体验&rdqu;的问题。我的学生也经常在写作文,从初一开始我就让他们写日记,但孩子们爱写的并不多,他们为何不爱写日记?我们让孩子们写什么样的日记?我想,这都是我在听完刘雨教授的讲座之后一直在想的东西。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以前,我一直在引导我的学生们去观察生活、书写生活、感悟生活,而从未想到要让他们去体验生活。从xx大回来之后,我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的确是这样,&ldqu;在公园里见老虎是观察,在山林中遇见老虎是体验。&rdqu;观察与体验的不同昭然若揭。
文学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学生如果有了这样的感受,他们会不爱上写作吗?!我们老师还用为他们的作文忧愁吗?!
叶圣陶老先生就曾说过:&ldqu;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rdqu;我们都明白&ldqu;写作离不开生活&rdqu;,但怎样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呢?体验是来自于内在精神世界的。心灵情感丰富的人,生活中的体验也会是丰富的。敏感的心灵、移情的能力是获得体验的心理基础。所以,还是要关注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
我个人觉得教师应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学校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hllp;&hllp;实践证明,学生对活动充满情趣、积极性高。丰富的活动使他们能得到充实的体验和真实的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他们心里最清楚不过,写起文章来,就很容易表达出真情实感。我想我们语文老师可以结合学校所设的校本课程去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作文教学要与多彩的活动接轨,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把作文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现实情境,把活动中的一些要素引入到作文课堂里来。或者直接把作文教学延伸到课外活动中,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把孩子们的活动场所变为作文的大课堂,实现课内外的沟通,让孩子们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亲心感悟在有益的活动中来获得具体的素材和丰富的体验,提升写作的兴趣。
我们让学生通过体验生活来激发写作的热情,也可以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作文。
二、从名师的智慧经验中汲取了很多可供操作的方法。
目前,有一些学生看了许多书,但仍写不好作文,也有一些学生讲故事讲得眉飞色舞,但作文依旧写不好。这样的学生不能辨别什么是米,我们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帮他们找到&ldqu;可炊之米&rdqu;。关于怎样解决&ldqu;无米之炊&rdqu;的问题,xx大附中的奚老师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如:进行恰当命题,进行五花八门的命题,这样学生就会有丰富多彩的素材。奚老师让每名学生准备一个周记本,周记定期有一个话题,写一事一人、一事多人、一人多事和一人一事,三年写下来就是学生三年初中生活的回忆。而且每个学段会安排不同的命题,如:初二学年必须让学生写的是《爸爸妈妈的爱情》,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看待爱情;初三学年就写《爱的习惯》让学生去体会父爱、母爱、师爱。另外还要依从所学的课文内容去安排布置作文命题。如:学《故乡》时,让学生看《阿Q正传》,写《阿Q新传》,而且要求人物性格不能变,这样做通过看学生写新传的内容就可感知学生是否读懂了阿Q这个人物。
写作本身是&ldqu;著文章自娱&rdqu;、&ldqu;妙手偶得之&rdqu;的精神情感运动,是&ldqu;天光云影共徘徊&rdqu;的物我心灵交流,它应该摇曳多姿、各具形态。作文不是为了应试,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但是今天,是一个考试领导教学的时代,这使我们的作文教学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可怕的考试带来了可怕的作文,我们学生的语文能力似乎在滑坡,初中毕业乃至大学毕业只会写格式化的文章,错字连篇,词汇匮乏,词不达意,空洞无物。这时候指责学生不用功,公平吗?指责语文教师不尽力,公平吗?在当前的困境下,怎样走出作文的教学之路,的确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教无定法,多看看别人是怎样教作文的,多反思自己的作文课堂,相信会有云开雾散的那一天。
三、语文课究竟怎么上。
随着从教时间的延长,越来越不知道语文该怎么教了,语文教学到了今天这样不受学生欢迎的境地,的确让人尴尬又无奈。而孙立权老师的一席话,如拨云见日,让我又看到了新的努力方向。
孙老师说,语文课备课要有深度。因为汉语是母语,也由于学生的文化学习背景,所以语文课备得多深都不算深,不要担心学生听不懂,只要思考有深度。学生知道的、能自己学会的老师不要包办,学生想不到的才是老师的应该主备的。另外,备课还分教学式备课和非教学式备课,一个老师,每年都能有一到两篇非教学式备课,那么教学会有很大的提高。
教师既是素材性资源又是条件性资源,优秀的老师要靠内涵取胜,这就需要我们做个会学习的教师。
在教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善于拓展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丰富自己,才能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是一个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真知的人,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的完善自我,充实自我,才能应对当今社会面临的各种压力和竞争;&ldqu;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rdqu;但是经过培训后,我觉得&ldqu;教师应该是一条有源头的奔流不息的溪流&rdqu;。我汗颜的是对教育专著了解很少(如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的理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本身的发展,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钻研业务,更新教学理念,做一个专家型的教师,才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得到提升和发展。
在xx大附中,我们共听了三堂课,透过这三堂课我们看到他们打造文化课堂的理念正渗透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一节真正具备了文化色彩的课堂应该是充满了文化理念和科学精神的课堂,不只是在就题论题或者所谓的拓展训练,而应该注重教师以领导者的身份引领学生培养起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学生起码的情绪和情感上培养尊重知识的价值,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住学生的学习力水平,问题的引入能否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从分析问题的细节到拓展可到达的深度等等,都应该围绕着以课堂文化为中心展开,形成一种文化气息,而这种文化不只是表象上的一种活泼,热闹的气氛,这是有根本的区别的。
文化课堂是尊重的课堂、生命的课堂,要关注生命的成长,关注人的发展。一个课堂文化的引领者具备的科学精神直接决定了课堂文化价值的高度和深度,这里就要求教师有很强专业素养,但我们老师往往首先以完成课堂任务为首要任务,这正好就缺失了课堂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
四、工作中要善于积累
无论是大学的博导硕导,还是附中的优秀老师,他们除了渊博的专业知识、超强的业务能力让人印象深刻外,我还发现他们人人都善于积累。大学老师们积累了他们下去听课的各种正面反面的素材,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中学老师们积累了平时工作中的各种资料,关键时刻就能拿出来,分析指导,有理有据,直观有趣,引人入胜。听孙老师的讲座我就深刻的体验到了这一点,孙老师所讲的那些案例,没有平日的积累是得不来的,而这些往往是我工作中缺乏的,也让我深受启发。
时光短暂,但十天的学习使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才智,提升了能力;十天的思索使我总结了经验,汲取了教训,明晰了方向;十天的交流使我们各校间的老师沟通了彼此,互换了真诚,赢得了共识。
魅力师大,精彩课堂,不虚此行!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6-02-01 20:15:11
上一篇: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网友评论《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