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由第


一公


文网
















整理9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的中小学德育一直都是理想化的教育。小学生刚踏入校门我们便以抽象神圣的字眼为他们定下了超越了儿童能够理解的范畴崇高的德育目标,使德育教育变成简单的记忆和背诵,很难真正把德育教育落实到实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对中小学生实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构建有效的新的德育教育体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中小学;德育教育
&bsp;
一、前言
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是2世纪中国教育最重大的事件,小学《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以及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政治课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教学应该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在我国历来发挥着主渠道作用的思品课的这一重大变化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什么新要求呢?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其进行道德情操、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非凡的意义。
&bsp;
二、学校德育的概念
(一)我国学术界对学校德育内容方面的不同定义
德育概念是中国大陆德育学界长期以来存在争论的一大有“中国特色”的问题。我国学术界对学校德育定义的最大分歧在于德育的内容方面。什么是德育?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而教育学上的德育,则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划分的,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另外,还有更为广泛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外,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985)则把德育定义为“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檀传宝关于学校德育的定义
我比较认同檀传宝的观点,他认为学校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这一学校德育界定强调了下面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德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道德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强调道德教育是德育的根本。道德教育在学校德育中具有基础地位和统摄作用,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和根本。其次,德育的过程是教育者的影响和学生的自我建构的双向活动,影响学生道德形成的主要方式就是控制和影响他们的环境,间接促进他们的道德生长。尽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让其获得道德体验、培养道德行为是教育者进行德育的手段和途径。
我国学校有利用专门的德育课程进行德育的传统,小学的品德课、初中的思品课以及高中的政治课是课改以来我国中小学阶段开设的专门的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
&bsp;
三、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德育工作中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的观念和现象也渐渐凸现。
(一)德育目标制定主体较为单一,内容过于笼统和抽象
、德育目标的制定主体较为单一,德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等并未真正参与。
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基本上是以国家决定和颁布的方式确定的。虽然国家作为教育主体之一有决定和颁布学校德育目标的权利和必要,但是如果国家的学校德育目标的制定没有具体德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社区等积极、实际地参与,容易导致中小学德育目标脱离学校德育工作、学生品德发展规律、社区道德需求的实际,成为华丽或颇具诱惑的词语堆积成的花瓶。另外,也容易导致具体德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社区的消极甚或是抵制的情绪,不利于他们积极的发挥。
2、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提出的目标过于理想化,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目标序列。
目前,中小学校都以过度理想的人格标准作为德育的目标,推崇“圣人道德”和“英雄道德”,“假、大、空”抽象口号式的德育内容过多,不切实际的要求学生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只讲奉献不讲索取”,把理想与现实割裂开来了,德育显得空洞无力。德育目标的制定也脱离了学生、老师和学校的实际参与,使得德育实际效果大打折扣,成为了“空中楼阁”。而且为了追求“高大”的目标,很多教师趋向于向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造成学生基本的道德要求被忽视。这种缺乏针对性的高目标、高要求的德育造成的后果是学校德育的天平向少数学生倾斜,德育工作热衷于抓尖子、抓典型。对大多数学生的品质培养和训练重视不够。大面划一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要求还会产生另一个后果,就是容易造成学生会说不会做,知行脱离。
(二)重“智”轻“德”,应试色彩浓郁,德育评价简单
由于应试教育及升学的影响,中小学校往往把德育教育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忽视了。虽然学校天天讲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大力抓好素质教育。而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德育教育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是以减少德育课程、挤占德育教育时间为代价。很多学校迫于社会压力,片面追求升学率,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现象。很多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都抱有“只要让学生背诵记得就可以了”的观念,德育工作得不到落实,使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都把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归在考德育知识和千人一律的操行鉴定上,以认识代替了行动,以书本知识的考试代替了对学生的全面系统品德评价,这就把德育等同于知识教育了,德育成了应付考试的一门课程。
(三)重理论灌输轻道德体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德育课的德育方法单一化,说教仍占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成是消极接受道德说教的“录音机”、没有自主和独立思想的教育对象,因而无法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我们都知道,道德认识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灌输,但却始终忽视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还须靠不断的道德体验启发自觉才能奏效的事实。在我国目前的中小学道德教育中,往往是不顾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接受能力,不按照学生本身思想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认知规律办事,而只是一味地从外部进行强硬的灌输,谈不上启发和引导,结果是老师照本宣科,达不到德育的目的。
(四)家庭和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一致,弱化了学校德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还存在许多误区,家长“教不得法”的现象广为存在,这给学校教育设置了很大的障碍。而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支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了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社会教育从总体上来说显得“薄弱无序”,给我们的学校德育产生了不良的负面影响。我们都知道,我们的中小学的德育教材叙述的都是好人好事,很少涉及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学校德育似乎有意识的在回避这些矛盾。但现实生活世界是充满各种矛盾和丑恶现象的,所以学校德育为学生展现的德育世界与学生在校外实际面对的生活世界是两个不同的情景,导致学生形成两套伦理原则,学生在校内行的是一套,在校外做的又是另一套。由于家庭、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三者之间的不协调一致,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力量,使学校德育出现“一维独撑”的现状,因此出现5+2=0的教育效果也就在所难免。
(五)网络文化为学校德育提供新途径的同时也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难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网络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手段、新技术、新条件,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因为网络文化具有及时性、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征,再加上中小学生心理具有不成熟、不愿承担责任、又好新鲜、追求刺激、自由时髦的特征,网络文化闯入学生学习和生活之中便成了必然。社会中的个体都以虚拟的身份进行网络活动,而网络信息多种多样,学生们的行为得不到一个很好的约束,使得网络文化对学生道德的形成与发展的负面影响日趋明显。
&bsp;
四、思考与建议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不断深入的今天,德育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应勇于接受挑战、努力探索,并在正确把握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下对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特点、规律、思路及政策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措施。现本人针对上述问题做出以下几点意见与建议。
&bsp;
(一)建构多层次的中小学德育目标体系
、扩大中小学德育目标制定的参与性与民主性
在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除了政府决策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外,还必须广泛吸纳德育专家、具体德育工作者、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相关利益团体(如企业、群众性组织等)代言人等的合理性建议,同时在德育目标的制定体制和程序上尽可能做到科学化、民主化,要较多地采用专家起草、集体论证、多方听证、充分酝酿民主决策的方式,并经过多次论证和修订,使最后出台的德育目标越来越具有民主性、广泛性、可能性和科学性。
2、制定德育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循序渐进的规律,是从无律到他律、自律阶段发展的。所以在制定德育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应以人为本,改变旧的、采取外在束缚人的方法来禁锢人、谋求一时一地的社会稳定的学校德育,从个人出发,创造条件来发展人,追求内在自觉的、长期的个人和社会和谐进步的学校德育。使学校德育成为寻求个人成长优良环境的内在的、自觉的需要和保障,成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而不是让学生敬而远之或高不可攀的外在东西。
(二)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入手,充分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深化德育评价改革。
、充分认识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体系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充分表明德育评价目标由过去鉴别学生的优劣好坏变为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也决定了德育评价内容、主体、方式等多方面都必须改革。
2、深化德育评价改革,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学校教育长期以来没有真正解决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问题,因而在相当一部分领导观念中,认为智育是硬指标,德育是软指标,出现了重“智”轻“德”、以“智”代“德”现象。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应以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奠基阶段,是健康人生观的可塑时期。学校理应在学生思想品德成型阶段担当重任。有关部门应建全考核制度,扭转“唯智倾向”,构筑“道德长城”,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入手,把培育“德才兼备”的育人目标作为学校的指导思想,这是改进德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对于德育评价,评价主体除了由教师担当外,还可由学生、家长、小组等承担,实施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使评价从单向性转变为交互性,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尤其是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增强荣誉感与责任感。
(三)创设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工作
突破以往课堂坐而论道的局限,扩大德育的空间和影响。德育作用真正发生的过程,主要不是以原则的灌输方式完成的,而是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在扩展新的经验的时候,或者是学生对情境的道德难题予以解决的时候,学生才获得了成长。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新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落实德育目标和要求,凸显学生的自我教育及自主活动。
一是利用各种媒体与现代传播工具,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德育的覆盖面、渗透力。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社会活动等,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吸引力,达到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三是通过校风建设和校园建设,发挥“无形教育”的熏陶作用。可立足学校特色,利用已有的文化成果去影学生、塑造学生的独特个性,把社会文化转化为学生内在文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体验,方能易被学生所接受和喜欢。
(四)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
父母是孩子直接的榜样,所以父母应重视家庭教育、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善于通过自身的良好言行举止影响孩子。学校是实施德育的主阵地,学校德育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主渠道。在“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指导下,中小学德育课应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结合,由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走向学生主动体验、由教师的单向灌输转向师生对话共享。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必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形成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此外,学校还应注意社会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向,抵制和消除不良信息的影响,对社会环境的各种影响作出选择与调节,力求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使学生朝着社会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家校联合,正确引导中小学生合理地利用互联网络资源。有家庭和学校、社会和网络环境共同努力,相互配合,达成共识,才能给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架起一座牢不可破的桥梁。
(五)加强学科建设的同时讲求学科渗透
、加强学科建设,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在教学中还应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要积极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以自身的品德修养去影响和带动学生。
2、讲求学科渗透,各学科通力合作进行德育
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同时还应讲求学科渗透,使各门课程在结合自身的特点下,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争取改变仅靠思政课进行德育教育的孤立无援局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取向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新课改背景下,努力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最终才能培养出适应变化、适应社会的新型人才。
五、结束语
不管是在改革开放的昨天,还是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学校德育工作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门艺术性科学。在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德育一直处于统帅地位,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勇于面对挑战,努力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栋梁之才。本




由第


一公


文网
















整理9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4-08-22 15:38:08
上一篇:城镇化背景下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在稀有血型献血者联谊会上的讲话
网友评论《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