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中国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式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目的在于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与诗意,是作者个人独特生命的体验与展现。感兴鉴赏是一种侧重呈现作家创作感兴并唤起读者相同感兴的鉴赏方式。在鉴赏古典诗词的时候,读者需要具备积极的心境,才能够与作者的感兴进行碰撞。带着一种生命感发的方式去理解和鉴赏中国古典诗词,这也是传承中华优秀诗词文化的方式之一。

关键词:感兴;古典诗词;鉴赏

关于中国古典诗词,在《毛诗·大序》中就提出了“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美学论断,情感发乎于人们的内心,诗人通过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同时,古人还提出了“赋比兴”三种诗词创作的手法。叶嘉莹教授认为“兴”是由物及心,“比”是由心及物,“赋”则是即物即心。这三种关系是对中国诗词中的兴发感动之作用所做出的一种最为简单扼要的阐释。

所谓“诗者,志之所在也”,表明了诗歌传达的就是人们心中的情感。诗词创作的目的就在于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与诗意。所以,当人们思念家乡的时候便会呤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感念国家忧患之时便会感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当孤独无依想念亲人时便会歌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送别友人生发惆怅时不免想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经典的诗词歌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人们情感意志的抒发。因此,我们在赏析古典诗词的时候应该带着兴发感动,带着中国传统文人的感兴方式对作品进行鉴赏。

感兴鉴赏就是一种侧重呈现作家创作感兴并唤起读者相同感兴的鉴赏方式。从作者的兴发感动传达出并赋予语言形式,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同样地唤起内心的情感与诗意,二者相互应和便能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蕴意了。在国家倡导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今天,我们学习了许多中国古代经典的诗词歌赋。在鉴赏和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尝试运用“感兴”的方式体会中国古典诗词,也可以将之作为一种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方式。

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在于作者情感意志的抒发,是作者个人独特生命的体验与展现。换言之,也就是作者对外物世界的感发,借助于诗歌的形式传达出来。所以钟嵘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世界外物的气的运转变化,感动世界生命的运转变化,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一切的生发变化引起诗人内心情志的变化,故而借助于诗词的形式外化出来。由此来看,中国古典诗词的起因来源于世界万物的生发变化。故《礼记》有云:“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外物的变化包含了世间两种形式的变化:第一种就是大自然的生发变化,生命的流转运输。所以《诗品·序》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自然万物的生发运转都会引起诗人的情志与诗意,所以才有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孟浩然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第二种便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人世间的任何悲欢离合、离愁别绪是人心波动、生发情志与诗意的表现。所以《诗品·序》另言:“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聘其情。”人世间纷繁复杂的变化会引起诗人们的情感变化,悲欢离合会引起人们心灵的动荡,只有诗词才能抒发内心的情义,只有诗词才能展露内心的情感。凡此种种,才有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李商隐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些经典诗词蕴含着千古不变的情意。所以,诗人因自然界的事物变化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而兴发感动,由此而创作诗词。那么,我们在鉴赏经典诗词时就应该注意诗人的兴发感动以及事情的起因缘由,体会诗人的兴发感动,体验诗人的情感与意志。

在鉴赏古典诗词的时候,读者需要具备积极活跃的心境,才能够与作者的感兴进行碰撞,才能更好地体会诗词所传递的诗意与情感。读者需要以一种活泼生动的心灵去体会诗人的诗意与情志,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所言“大抵看诗,要胸次玲珑活络”,便是这层意思。读者的内心不能僵死,要用心去体会诗歌的整体意象,反复涵泳和体认诗词的妙处。罗大经在读杜甫的《登高》时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一句诗含有八层意思,需要读者具备灵动的心灵反复的涵泳体会诗人的蕴意。而诗歌必然会带给读者一种兴发感动,我们学习和鉴赏古典诗词也是为了保持这样一种心灵的活泼玲珑,能够以读者的“兴”唤起对作者“兴”的鉴赏。

明代王夫之说:“诗言志,歌永言。非志即为诗,言即为歌也。或可以兴,或不可以兴,其枢机在此。”诗词仅表达意志是不够的,要能给读者带来兴发感动,而读者且要保持心灵的活泼玲珑,去体会涵泳诗词的妙义。鉴赏诗词的意象,读者要有一个活泼的审美心胸,体会诗人的感发生命,读者要养浩然之气于胸中体会诗歌的兴发感动。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池塘生春草‘蝴蝶飞南园‘明月照积雪皆心中目中与相融浃,一出语时,即得珠圆玉润,要亦各视其所怀来而与景相迎者也。‘日暮天无云,春风散微和,想见陶令当时胸次,岂夹杂铅汞人能作此语?”由此读者审美感兴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读者具备这样的审美心胸才能够发现自然,发现世间的离合悲欢。因此,学习鉴赏古典诗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保持积极活泼的心境,善于体会古人的诗意,以个人的“感兴”去体会诗人的兴发感动,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鉴赏那些优秀的古典诗词。

感兴式的鉴赏方式是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方式,运用“感兴”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兴发感动以及诗歌所传达的诗意与情志,读者与作者相互感发生命的联系正是解读中国古典诗词的钥匙。

参考文献:

[]钟嵘诗品集注(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

[2]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资料选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3

[3]葉嘉莹好诗共欣赏:陶渊明、杜甫、李商隐三家诗讲录[M]北京:三联书店,206

[4]张晶“感兴”:情感唤起与审美表现[J]文艺理论研究,2008,(2)

[5]刘云云感于外物,缘情而兴——有关艺术创作中的“感兴”[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3)

[6]张晶,张佳音审美主体:感兴论的价值生成前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3)

[7]孟丽中国古典美学中感兴论研究综述[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4,(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7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7-JSJYYB-8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军(986—),男,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讲师,主研方向为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文章来源于:语文教学之友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07 10:50:08
上一篇:精心设计早自修活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下一篇:例谈“问题伴学”模式下的语文学案设计
网友评论《“感兴”:中国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式》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