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还是“岂敢”

摘要:近几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多次考查“敢”“肯”“可”“忍”等词语在诗句中的语境义理解。教学中也发现很多学生对这类词语的解读缺乏正确认识,以致影响句意及诗歌情感的解读。这种语言现象,其实为古诗词中“正反同词”在具体语境下的词义解读,有其特点和规律。

关键词:古诗词;正反同词;词义理解

《孔雀东南飞》中有诗句:“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其中“敢”字,若按正常义理解,句子是一般性的疑问句,不能表达刘兰芝鲜明的情感态度。其实这里的“敢”是“岂敢、怎敢”之意,句子表达强烈的反问语气,诗意为“行事都顺着婆婆的意思,一举一动哪里敢自作主张啊?”这就明确表达了刘兰芝尊重婆婆、不敢自作主张的鲜明态度。

诗词中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之句,句中“可”即是“岂可、哪可”之意,正是这“可堪”二字,使全句成为强烈的反问句,表达了词人对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之情。鲁迅先生在纪念“左联五烈士”时,曾写下一首小诗,其中有“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之句,其中的“忍”字,若解释为“忍心”,显然违背诗人情感,只有解读为“岂忍、怎忍”,才能强烈地表达鲁迅对战友惨遭杀害的悲愤心情。正因为不忍看到革命青年被害,才激起仇恨,“怒向刀丛觅小诗”,显示强烈的战斗精神。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有“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之句,句中“肯”也是“岂肯、怎肯”之意,表达诗人虽暮年体衰,仍不肯惜身,愿为朝廷献出一切的心志。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会发现诗句中“敢”“可”“忍”“肯”几个词在句中作反向解读时有三个共同特点:一是词语本身在句中表示反问或暗含反问的语气,答在问中,观点鲜明,情感强烈。二是这些词若按正常词义解读,违背诗意或诗人情感,只有作反向解读才符合诗意。三是这些词翻译时均应在词前加“岂”“怎么”“哪里”等表反问语气的词语,明确表明诗句中的主体不愿做某事。这正是古汉语中的“正反同词”现象。正反同词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是指词语在共时的语言背景下,具有两个互相对立的义项。为什么会产生正反同词的现象呢?社会生活中现实现象往往是对立统一的,而词义对这一现象的反应具有模糊性,当词义不能满足表达需要时,就可能向相反方向延伸,形成正反同词。诗词中的正反同词现象是古汉语正反同词的一个特例,是在诗句字数、格律、语气等因素的影响下,词语原义已不能满足诗意表达需要,使得词义向相反方向延伸,形成诗句中的正反同词。

近几年高考古诗鉴赏题对这一知识点也屡有涉及。200年安徽卷考查杜甫的《岁暮》,其中有“济时敢惜死,寂寞壮心惊”之句,并考查其中包含的诗人的感慨。这里的“敢”即“岂敢、怎敢”之意,句子是反问语气,强烈表达诗人挽救时世岂敢爱惜自身一死的豪情,同时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慨。20年天津卷考查杨万里的《野菊》,颈联为“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考题考查“自选角度赏析颈联”,而“肯”字的解读,成为解决此题的关键。“肯”即“怎肯、岂肯”之意,以反问语气表现野菊坚守高洁,耐得寂寞,不因外部环境改变操守。202年全国大纲卷考查晚唐诗人修睦的《落叶》,颈联为“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句中“肯”也是“怎肯、岂肯”之意,这两句的解读对解题也有一定的影响。205年全国新课标I卷古诗题选择岑参的诗《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考查尾联“勤王敢道远,私向梦里归”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句中“敢”的正确理解又是解题的关键之一。这些高考例子,足以证明中学生理解“敢”“可”“忍”“肯”等词在古诗詞中含义的重要。

以上实例和分析,都是紧紧围绕正反同词的反向意义来谈的。而在古典诗句中,“敢”“可”“忍”“肯”这几个词亦不乏正常使用的例子,我们又该如何辨析呢?先看几个例句。初中教材选入杜甫的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有“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之句,这里的“忍”即正常义,“忍心”“狠心”。儿童因幼小顽劣,不理解诗人的艰难处境,狠心当面偷抱走诗人茅屋上被风刮去的茅草。此句乃陈述语气,陈述孩子做出的抱走茅草的事实。若作反向的“岂忍““不忍”义理解,则与此事实相反。又如柳永的《鹤冲天·黄金榜上》中“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句,此处“忍”字,显示柳永在“求取功名”与“任性而行”间的痛苦挣扎后,忍心做出的选择。正是这辛酸而无奈的发泄,赢来仁宗皇帝的御批“且去填词,何要浮名”,由此也赢来柳永“奉旨填词柳三变”的自嘲之名。再举两例。《孔雀东南飞》中“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邵雍《插花吟》中“怎忍花前不醉归”,这两句中“那”(即“哪”)“怎”二字已明确表明句子是反问语气,“可”“忍”在诗句中就不再表示反问语气,其词义自然按正常义解读。

我们从上述例子中,可以总结出“敢”“可”“忍”“肯”等词作正面解读时的一般特征:或是所在诗句为陈述语气,陈述诗句中的主体所做出的客观事实,词义作一般性正常词义理解,若作反向解读,则违背诗句的句意事实;或是所在诗句为鲜明的反问句,句中有其他明确表示反问的词语,“可”“忍”等词也就只能作正常词义理解。

对于诗句中的“正反同词”现象,我们应充分研究这些词语所在的语境,总结“敢”“肯”“可”“忍”等正反同词的使用规律,进而琢磨其词义怎样解读才符合诗情诗意。

参考文献:

[]蒋绍愚从“反训”看古汉语词汇的研究[J]语文导报,985,(8)

[2]马景仑“反训”与“正反同词”浅论[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6,(4)

[3]艾君华古汉语反训词研究——以徐世荣《古汉语反训集释为中心材料》[D]湖南师范大学,202

作者简介:李凌会(97—),男,安徽省萧县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文章来源于:语文教学之友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07 10:50:04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试卷讲评课的效率
下一篇:七月流火:释义大反转
网友评论《“敢”还是“岂敢”》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