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孙悟空遇上堂吉诃德会发生什么

【西】乔尔豪·阿古德罗(JORGEI·AGUADEROCASADO)

《西游记》的普及是不容置疑的:这部伟大的中国小说已经成功地扎根于西方人的心中。孙悟空的形象已成为标志性的,无人不知他。欧洲人也喜爱表现英雄人物,尽管他们拥有非凡的天赋,但看起来不会成功。想想荷马《伊利亚特》中的主角阿克琉斯,我们很清楚地知道他会在年轻时死去,他的星光很早就会熄灭,尽管他是众神选中的英雄。这点绝对代表了人类是神的玩具的古老观点。

《西游记》的人物贴近读者的心,因为他们代表着人类的美德和弱点。具体而言,孙悟空象征着自由的意愿,同时他在社会法则方面出现的问题体现了保障社会秩序存在的必要性。西方哲学的发展有着同样的悖论,我个人认为,成熟的想法来自普罗塔哥拉。他认为国家应该让人民乐居,人民有义务为国家的发展和安全出力。孙悟空在《西游记》的取经旅程中,在悟道后解决了这个问题。最初他只是个自私者,这使他无法适应社会生活;最后,随着他思想的转变,成为一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的有用成员。

中国祖先发明的乐器“笙”有着理想的结构,每个部分自成一体却相互关联,吹、吸皆可发声,演奏的和声更是美妙,就如同一个由各个家庭组成的理想社会各司其职,社会和个体同步发展。因此,《西游记》中不完美的英雄有其“笙”:他们组成团队,面对困境,学会用同伴的眼睛看世界。正是这样,他们最后取到了真经!这如同中国不同的民族各司其职、团结一致强盛中国的一面镜子!而他们中最具魅力的孙悟空,改掉其破坏性格,并融入世界。书中的角色们学会用他人的眼睛看世界,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认为,这部中国巨作和西班牙的《堂吉诃德》相似:创作于同一时期,都是两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如果我们纵向研究它们,其主线是相似的。首先我们将“英雄之旅”作为两部巨作的识别码。这种叙事主题的结构如下:首先英雄离开他平凡的世界开始冒险,然后遇上强大的敌人,最后英雄带着帮助别人的能力回来。《西游记》中,主人公们在看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读者欣赏到动人的章节,例如猴王三次杀了白骨精变化的人,他师父唐僧误会他屡次杀人而生气,难过的猴王怀着深深的敬意离开唐僧的片段;在《堂吉诃德》中,主人公的成长首先源于无数的幻觉,没人理解他看似愚蠢的言行并嘲笑他,他踏上孤独的成长之路。

《西游记》和《堂吉诃德》第二个共同点是,贯穿全书的幽默。人们经常说艺术最重要的是庄严,但幽默不是聪慧的一个特征吗?细心的读者可发现书中让人微笑的幽默,这种文学手法帮助我们理解英雄的某些行为,否则他们会被非人化。有时,书中的辛辣讽刺让我们哈哈大笑。就这样,我们跟随孙悟空和堂吉诃德的探险,用新的眼光看待我们世界的变化。

有趣的第三点是,《西游记》和《堂吉诃德》中神奇元素的连接和介绍。它们的本质那么相似但介绍的方式如此不同!《西游记》的写作风格很好地展现了奇幻、多样、细节清晰的场景,使我们身临其境,我们可从中了解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生活。相反,《堂吉诃德》中的场景多是在烈日炎炎的广阔平原上出现的一位孤独的骑士。我建议中国读者,一手拿《西游记》,另一手拿《堂吉诃德》,你不认为这两个文学珍宝是将中西文化连接起来的枢纽吗?两个不同视角的文化就像拼图上不同的小片互相嵌合,组成一幅美丽的拼图。▲

(作者为西班牙作家,本文由刘梅翻译)

文章来源于:环球时报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06 17:39:07
上一篇:金融界的七个“迷信”
下一篇:会痛,原来是那么幸运
网友评论《当孙悟空遇上堂吉诃德会发生什么》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