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的七个“迷信”

范文仲

近代金融危机尽管在人类的金融发展史上表现方式不太一样,但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大多是资产泡沫和人性狂欢的结果,每一次金融危机前,往往伴随着金融体系的迅速膨胀,金融机构的冒进扩张,金融市场乱象频发。

第一个就是迷信“这次不一样”。金融危机往往爆发在人类的经济和社会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之后,这时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很大改变,都认为这一轮的经济繁荣是由科技的推动力来实现的,不用受到以前传统的金融规则的影响。在这种心态下,大家就会进入一个特别喜欢消费或向未来借贷的生活方式,所以从家庭的资产负债表扩张,发展到金融体系的资产负债表扩张,进而扩大到国家的资产负债表扩张。但实际上每次金融危机都一样,它的主要特征都是高杠杆、持续的价格上涨。

第二个错误是,我们会在金融危机前迷信“好日子永远会持续”,流动性过剩是常态。2007年前,全球流动性过剩,也伴随着全球的资产荒,我们认为流动性会永远充沛,但一旦市场上风吹草动,我们的信心是建立在沙土之上的,非常脆弱。所以2007年中期,整个全球的流动性一下子逆转,一周之内从流动性过剩变成了流动性紧缩。

第三个错误是,我們认为金融要“做大做强”。在金融危机前十年,欧美国家的金融业产值占GDP比例提高了2%,很多国家在竞相打造所谓的国际金融中心,但繁荣是建立在表象上的。金融的核心功能是提高资源分配的效率,跟它的规模、在GDP中占多大产值,没有关系。背离了这样一个实体经济的目标,肯定会出问题。

第四个是我们迷信“混业经营是必然趋势”。在这一轮金融危机之前,大家都在打造“金融航母”、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做地域和业务的扩张。但其实混业经营不是趋势,是轮回。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摩根家族就是一个混业经营的巨无霸,它一度承担了美国中央银行的很多职能,但是在上一次全球经济大萧条之后,美国出台了“格拉斯法案”,把金融体系一分为二,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离,为了防止这两个市场的风险传递。上次危机之后,轮回又变了,提倡业务分离。所以不要认为混业是一个方向,它是阶段性选择。

第五个教训是,金融机构追求股东回报的最大化,怎么让股东回报最大?当然要把收益提高,所以在资产端,为了做高ROE,在每个业务利润很薄的情况下,无限放大杠杆倍数,人为提高ROE数值。这变得非常薄的利润,却借了一大堆钱,把它做成了很大的生意。在负债端,为了降低融资成本,过度依靠批发性的同业短期融资,希望用可以滚动的隔夜拆借利率,长期支持资产端业务,出现了巨大的期限错配。

第六个教训是,迷信华尔街创造出来的所谓金融创新产品。坦率讲,我们做的很多金融创新产品,它的出发点不在于降低信息的不对称,对风险进行准确定价,而在于用一些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把风险在全世界投资者范围内进行分散。这就导致金融投资的链条越来越长,不仅没有降低信息不对称,还加剧了信息不对称。

第七个教训是,迷信市场调节的无形之手,提倡无为监管。人们在危机之前认为,对那些拿有钱人的闲钱进行投资的,像对冲基金,不需要监管。但金融危机之后,我们知道一个深刻的教训,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活在真空里,高风险机构的钱尽管是有钱人的闲钱,但它的交易对手完全可能是养老金、共同基金、商业银行。它们的倒闭也会把其他的机构拉下水。

虽然金融危机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但人类社会对危机的记忆常常是短暂的。当伤痛刚开始减弱的时候,监管放松的思潮就会起来。当大家都忘掉这个教训的时候,当人性又开始狂欢、资产泡沫开始形成的时候,下一场危机的序幕也就拉开了。

文章来源于: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06 17:39:07
上一篇:安倍内阁支持率再跌,民众称“无法相信首相”
下一篇:当孙悟空遇上堂吉诃德会发生什么
网友评论《金融界的七个“迷信”》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