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鲁塞尔的“媒介符号理论”对传播危机的反思

摘要弗鲁塞尔把人类文化传播的历史看成一种符号(d)系统不断生成、变化的过程。他认为符号系统发生变化与人类传播危机的出现是同时的,所以为了反省人类传播危机以及预测未来人类传播的发展方向,研究各时期人类和符号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从探讨弗鲁塞尔的“媒介符号理论”入手,反省人类传播危机,为探索当下提升传播力,解决传播危机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传统图像符号;文字符号;技术图像符号;媒介符号理论;传播危机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674-6708(208)25-0062-03

弗鲁塞尔(VlFlussr)的符号理论主要源于其著作《通过符号理解传播学的历史、理论与哲学》(Kul)以及《媒介现象学》(LbdrObrfl?hlhtFürdPhldrMd[]。他认为符号是人类在寻找意义的过程中构建的系统(syst),即符号是是一系列象征的组合,这里的象征是根据某些约定俗成(ssus)的意义,表示一种现象对另一种现象的指示[2]。而弗鲁塞尔认为人类之所以进行传播是因为意识到人生向死而生,为了赋予人生存在的无意义和孤独以意义,人类在非自然的世界中即符号化的世界之中前行,并对该世界进行再生产。具体而言,人类传播是一种技巧性行为,即两个以上的参与者将信息符号化使之变成能够相互认知的意义,然后依靠媒介进行信息傳达。这里的媒介是指在象征性的符号系统中进行运转的(prtd)结构[3]。

捷克媒介理论家弗鲁塞尓(920-99)以媒介技术以及媒介文化为立足点探索不同媒介发展时期人类文化的特点,以及各个时期由文化的桎梏而带来的文化危机,从而省察人类主体思维意识的变化,找到解决文化危机的出路。他以技术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从人的主体意识出发,以责任人道主义为基础,接受挑战,寻求变革,克服传播壁垒,寻找人类文化的新出路[4]。

三种典型符号的诞生

弗鲁塞尔的符号理论把人类传播文化史按照不同发展时期分为5个阶段:

)人类以直接而具体的体验生活在四次元的空间之中。此时的符号为舞蹈以及各种姿势为代表的动作。

2)人类主体与对象世界的首次分离,即人类对立体的对象世界产生兴趣。此时的符号为立体的雕像。

3)人类将四次元的世界进行缩小,然后在平面空间之中对四次元的场面进行再现。此时的代表性符号为壁画即传统的图像。

4)公元前500年左右线性文字的诞生代表着历史时期的到来。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符号是线性文字符号。

5)20世纪的到来,随着文字被分解成点(0次元)即比特,人类文化进入后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符号是技术性图像即通过照相机和电脑等机器的辅助作用,人们从概念(文本)出发,组合成有别于传统图形的新的图形[3]。弗鲁塞尔把符号转换的过程看作一种翻译的过程。符号的更替并不是一种符号系统彻底取代另一种系统,而是如麦克卢汉对新旧媒介的看法一样,即新媒介出现后,旧媒介作为新媒介里的内容而存在的,“媒介即信息”把媒介作为一种“转换器”[5]。所以符号系统具有多样性,共同构建出多样性文化。同时符号的变化也相应地引起人们思维意识的变化

2人类传播文化三次飞越:世界、意识、危机

弗鲁塞尓把人类传播文化的发展看作是符号(d)不断变化、超越的过程,以此对人类传播文化进行反思。他认为到目前为止人们主要使用三种符号:先史时代(传统图像符号),历史文本时期(文字符号),后历史时代(技术图像符号th)[2]。三种符号系统分别代表三种人类创造的世界,以及与相应世界相吻合的三种人类意识,三种不同符号系统转化之时,人们的意识总是跟随之变化。换而言之,人们每次随着符号的转化而赋予人生新的意义。因为人们固有“信念”已经丧失,只有构建新的意义才能形成新的“信念”。与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之中指出的“知觉的新任务”(tssfpprpt)[6]有异曲同工之妙。即揭示了符号变化与人类意识转换之间的相关性。并且三种符号系统的每次超越都是对固有危机的克服,同时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2人类传播的第一次飞越——以传统图形符号为代表的先史时期

此时期传统的图形符号在人与世界之间起到媒介的作用。人类通过“观照”世界从世界之中第一次独立出来。传统的图形是一个平面,源自于人们将四维世界简化为二维的平面,从而在平面上再现场景(客观世界)。想象是将图像符号化(编码),和解读图像(解码)的能力。在此平面之中的各个构成要素(象征)如同在四次元时空之中各个构成要素起到的意义相同,各要素之间维持着一种固定的关系:图像之中的上下左右关系是固定的、崇高的。这是因为图像之中的时间体验是一种独特的时间体验。

平面上各个要素并不是按照时间进行排列的,而是按照空间关系进行排列的,体现了人类的“魔法意识”能力。图像空间的不变性隐含着一个永恒不变并且可以令人信赖的世界,但是人类现实的世界确是可变的。人生的不断变化体现了人类“违反规则”后受到的惩罚,由此滋生“恐怖”。通过对图像的不断祈祷希望得到神的保佑,于是“偶像崇拜”随之而生。这样图像世界变得越来越不透明,图像世界与人类实际体验的世界之间的联系被切断。想象变成了幻想之际,即所谓“集体狂气(幻想)”所指的“偶像崇拜”蔓延之时,人类传播被阻断。为了克服这种“狂气”带来的危机,人们从文字符号的发明之中感受到了“救赎”的力量[2]。

22人类历史的第二次超越——以文字符号为代表的历史时期

此时期源自于人们对传统图形时期传播危机的省察,即人们为了克服“集体狂气”从而寻求新的传播意义。文字符号时期人们使用线性文字媒介。此时期的特点是概念关系替代了前一时期的想象关系。人们使用线性文字媒介分析概念,进入历史时期。具象能力对想象能力进行解构。想象把对象世界缩小组合成平面的二元世界十分成功,而具象则是把平面碎片化,通过“合理化”“计算”等方式将信息进行集合从而转换为线性文本。即历史性的意识超越了魔法意识,但历史时代和图像时代是不同的。如果图像时代的时间体验是永恒轮回的循环、回归式的时间体验(与其说时间范畴不如说是属于空间范畴),那么历史时期的时间体验是事件性的,即构成要素按照从过去到未来的方向进行流动。不同于魔法意识,历史意识不是通过场面而是通过事件给人带来体验,按照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流动进行体验。人类的主体性被线性文本重构,对人来说传统图像时代承载着神话和魔法意蕴,而历史时代是以理性为基础的启蒙,强调历史的、发展的意识形态(即近代性)。

但是具象和想象一样,随着文本的泛滥,从5世纪古腾堡活字的发明到9世纪末线性符号的不断变化,随着以理性、合理性为中心的科学语言和抽象概念的不断泛滥,文本也达到“集体狂气”即幻想的阶段——“文本崇拜”。由于书中的信息变得越来越不透明,人们无法通过文本去进行有效的传播,于是历史意识开始没落,即历史时代的终结到来。为了赋予传播新的意义,技术性圖像符号便应运而生[2]。

23人类传播的第三次超越——“技术性图像”为代表的后历史时期

900年之后人类传播进入后历史时期,即历史时期之后。线性文本符号促进近代性的“发展”历史意识的形成,具象思维达到幻想的制高点而“物极必反”,所以人类传播危机再次出现。为了克服危机,人们从线性历史的世界之中跳出进入技术性图像为代表的新平面的世界。新时期的人类传播再次依靠“平面图像”——技术图像,但是技术性图像与传统图像不同。传统图像是人类介于图像世界和三维世界之中,将对象世界再现于二维的平面图像之上,即人通过对“所见”场面的摹写来创造的形象;但是技术性图形的平面是通过机器(pprt)来形成的。即技术性图像依靠机器的辅助作用,从概念(文本)之中创造出新平面。所以二者的“源泉”是不同的。

总而言之,技术性图像不是对世界场面的摹写,而是通过概念而来的程序(prr),即摹写的是概念提出来的关系。例如:男厕所门上贴着男性头部的图像,这图像意味着“此厕所仅供男士使用”这一文本,并且这一图像在世界任何场所都是通用的。所以技术性图像是将文本的要素(象征)以新的“约定”进行新的排列。即将线性文本符号变为0次元的比特要素,进行重新排列,形成的新图像。最大的区别是图形和场面(真实世界)的关系是不同的。传统图像反映的是人之于图像和场面之间的关系,而技术性图像反映的是“机器-操作者”这一复合体(连续体)悄悄地隐藏与新图像和场面之间。这里的机器指的是照片,电影,电视机,电脑等,特别是随着电脑时代的到来,电脑通过对点的计算而集成的新的平面,是今天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符号系统[2]。

新的图像符号系统按照其特性对人的主体性进行重构。然而历经前两次的飞越,即超越传统图像的想象思维意识,超越历史时期的具象思维意识,在当今,后历史时期技术性平面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隐含着危机。因为新的技术平面依靠“机器-操作者”从文本概念中解读世界,构建了新的平面,从而赋予人类新的意义,即依靠技术性想象给人们创造更多的信息。

但是人们并没有做好如何去使用这些信息的准备。所以符号转换带来了人类意识的飞越,同时也因为人类自身的局限,人类可能再次陷入危机。所以弗鲁塞尔对技术性图像再次进行了分类:需要解读(学习)的符号和不用解读直接使用的符号。前一种符号可以称之为“精英技术性图像”,如医学影像或者照片,这种技术性图像只有学习过解读方法才能获取其中的信息,后一种符号可以称之为“大众技术性图像”,如电视节目,电脑内容,大众无须特意去学习这一符号的构成,而可以直接使用。但是这样的后果就是大众无法准确解读符号的含义,而仅仅依靠传播者告知的意义去理解。如此,技术图像便可能具有“欺瞒”性[2]。因为大众并不都知道技术性图像和传统图像“源泉”是不同的。大众使用解读传统图像的方法来解读技术性图像,如此技术性图像的“欺瞒”功能便得以持续发挥。

4结论:面对危机砥砺前行

弗鲁塞尔是媒介哲学家,是责任人道主义者,他从媒介技术出发,研究媒介文化,但是归根结底是研究人、媒介、世界这三者的关系。弗鲁塞尔是一位地道的媒介乐观主义者,因为他相信人道主义的精髓在于“永远准备变革,迎接挑战”,他看破人生的向死而生以及无意义,为了赋予人生以意义他从媒介符号系统的变化之中观察到规律:人类文化会不断遇到危机,但是人的可贵之处在于直面危机而后超越危机,所以媒介符号系统有了三次飞越:传统图形、文字、技术图形;超越了三次危机(矛盾):人从四维世界之中分离,创造了图像世界,实现人的独立。

从图像世界之中跳出,进入出现线性世界,克服“偶像崇拜”对交流的阻碍。从概念的世界跳出,终结“历史”进入技术想象世界,克服“科学语言与抽象概念的泛滥”,但是即使人类文化不断超越自身,危机的变化速度依旧不会减慢:在技术图形的今天,人们的意识突破了想象思维、具象思维,进入技术想象思维模式,但是技术想象是什么,人们并没有理解。以电脑技术为基础的媒介并没有按照弗鲁塞尔所预料地很快实现所有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相反出现很多危机情况:移动媒介的不断发达,导致“时间的碎片化、情景和空间的快速切换”以及使人们“无法长时间保持静态的阅读”[7]。

技术图形世界由于技术仍旧掌握在“精英阶层”手中,“大众阶层”无法自己制定规则系统(rth)。大数据的不断发达带来了是个人信息的侵犯,以及导致人们在网络上没有“遗忘的权利”(网上的个人痕迹无法真正消除)。所以人与人之间实现真正的平等交流还需要克服更多的危机,但是弗鲁塞尔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正是这种直面危机进行挑战的勇气,以及直面人生,从主体自身伦理出发进行反思的批判精神。

参考文献

[]周海宁从大众传媒时代到数字媒介时代的“童年”变化[J]新闻传播,208(8)

[2]FlussrVl:KulTrsltdbySKSul:CutBs,996/200

[3]KS:《BrhsfMdrTh-dPhlsphy》[M]rb,206

[4]程立涛论弗鲁塞尔的责任人道主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50(2):-3

[5]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

[6]BWltr:ThWrfArtthAfItsThllRprdut(3rdvrs)939http://fultyrtdu/rv/thry/B-rv-pdf

[7]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5(3):20-27

文章来源于:科技传播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8-20 22:45:59
上一篇: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台的运用
下一篇:CBT的原理与探索
网友评论《弗鲁塞尔的“媒介符号理论”对传播危机的反思》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