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转型的现实路径

徐剑

摘要: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媒体正在加速转型,而自20年以来全国新闻战线掀起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实践活动,在不断地促使电视新闻回归公共价值取向,促使电视新闻节目不断推陈出新,促进媒体技术加速发展,为电视新闻的转型发展提供了现实路径。

关键词:媒体融合电视新闻转型走转改

电视新闻媒体在新媒体大潮的冲击下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在经营理念、传播渠道、话语方式等方面寻求改革突破。20年以来,全国新闻战线掀起“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实践活动热潮。在大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的“走转改”活动中,电视媒体一方面主动调整策划选题思路,深入基层直击社会民生热点,以真实的人物、鲜活的细节、真挚的情感讲述百姓故事;另一方面,充分整合全媒体资源,拓展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传播渠道,综合运用大数据、虚拟植入、动漫、H5等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报道形式,在实践中探索全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转型的现实路径。

“走转改”促使电视新闻回归公共性价值取向

在目前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往往呈现出碎片化的倾向,尤其是新媒体,其报道紧追新闻热点,或者关注社会事件的轰动性,或者关注新闻人物惊人之语,以新、惊、奇、险等为新闻眼,以赢得点击量为诉求。“走转改”正是对碎片化报道倾向的扭转,通过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深度走访、真实呈现的报道,使得电视新闻回归公共资源属性,反映群众诉求,为群众鼓与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在“走转改”活动中,先后推出了“新春走基层”“金秋话丰收”“发现最美大连人”“大连故事”等新闻系列,在记者上海岛、下农田、进社区、访军营的走基层过程中,感受和体验真实鲜活人生,品味平凡人点滴幸福,收获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例如,《记者走基层:开往春天的“大鼻子”校车》,通过一张张小朋友皴裂的脸,让广大观众了解道,政府补贴使校车费用从每月200元降低到每学期200元给这些偏远农村孩子生活带来了切实变化。《记者走基层:星星的孩子父母的爱你能记得吗?》让观众了解到孤独症儿童生活现状,认识到了特教学校老师的执着坚守,记住了当孤独症儿童果果终于能和妈妈一起看完一部电影时妈妈百感交集的眼泪。《记者走基层:大学生“驴倌”返乡创业记》通过“非常驴”这个商标的故事,使主人公王艺洁从“都市白领”到“乡村驴倌”的人生抉择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同时也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走进千家万户。

“走转改”实践以真实的见闻、亲历的事件、家人的讲述,展现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文明,稿件“接地气、写真情”,真实反映了群众的呼声,极大提高了舆论引导力。

“走转改”促使电视新闻节目不断推陈出新

选题策划创新。当前,受新媒体冲击,电视新闻节目普遍遭遇“选题荒”,选题的实效性、互动性和点击率均不及新媒体。而“走转改”正是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破解当下“选题荒”,避免成为“通稿记者”关键。在选题策划上,编辑、记者、主持人全员脚踏实地深入基层,观察百姓生活环境和生活现状,发现困扰基层群众的问题和困难,从实际情况出发将镜头对准弱势群体、城市新阶层、劳动者等新闻人物,直击他们的生活的苦辣酸甜和点滴变化。

大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践行“走转改”以来,不仅节目收视率有了很大提高,观众对电视新闻真实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的认可度也随之提高。新闻工作者常说:“脚上粘了多少土,报道里就有多少真情。”“走”的脚印有多深,“转”的措施就有多實,作品的面貌就有多大特色。从同春节的买花姑娘艰苦创业到夏天的水稻田和农民一起感受大汗淋漓;从冬天的露天船坞和工人一起感受刺骨的北风,到星海湾跨海道桥的钢索上感受50米高空的摇摇欲坠,新闻报道不断贴近实际、贴近百姓生活。“走转改”推动了电视新闻策划选题创新,新闻报道更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以小见大反映社会发展轨迹和时代脉搏。

新闻语态创新。研究表明,电视新闻语态转变与公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认可度呈正相关,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的高低与电视台的声誉直接相关。传统电视新闻强调“宣教”功能,把电视新闻的作用定义为“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传统电视新闻语态也在发生变化。“走转改”则进一步推动了电视新闻从强化“宣教”功能的宣传语态,向普通民众生活化、口语化的新闻语态转变。

一方面,来自基层群众的采访使新闻语言更鲜活。《新春走基层:大樱桃住暖棚老树开新花》中,卖反季节大樱桃的大娘接受采访时说“这一颗樱桃就能卖上四块钱”,反映大连反季节樱桃在北上广供不应求;给樱桃树剪枝的大爷在采访中说“俺们大冯村,今年春天在镇上银行的存款,那就是一亿两千万”,反映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农户收入带来的切实变化。另一方面,电视新闻评论、新闻直播连线、即时点评,也改变了以往采访报道的单一模式,增加了意见表达,有助于引导舆论走向。

“走转改”促进媒介加速融合

当下,媒体融合发展是传统媒体走出困境、突出重围的必由之路,而坚持“走转改”更是媒体提高新老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内在要求。眼下,许多电视台的新闻中心正以技术为支撑,以内容建设为根本,通过大数据、虚拟植入、动漫、H5等技术手段,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管理等多方面的深度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让更多的鲜活内容更加及时广泛地传播给受众。

融合报道,全媒体呈现。目前,大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大连》已与央视新闻移动网开展合作,信息实时推送,《新闻大连》微博号日活跃人数达到00万人次,微信号日活跃人次达到8万次,移动APP已处于最后的调试阶段。207年电视、报纸、新媒体联动的“中央厨房”机制也运用到“走转改”报道中。新媒体手段正与传统媒体一道,发出主流声音,引导舆论导向。比如,航拍视频《大连来了海上“巨无霸”》《大连地铁5号线开工》等新闻客户端推送,打破了传统电视新闻的时间限制,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发布,取得较好传播效果。一些热点新闻,更是在新媒体发布后的一两个小时内,即实现阅读量0万+,影响力不可小觑。

互融互补,提升新闻的参与性。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发挥“两微一端”的影响力,新闻报道已成为一种更加深入的服务方式。通过“走转改”新闻报道,引起社会对某一事件、某种现象的关注,从而引发更多的关注与参与。新媒体中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实时内容直播,为“走转改”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广大网民可以通过评论、留言等方式,参与到新闻评论和报道中,从而使新闻传播范围更广泛,获取新闻线索渠道更多元,研判舆情的信息数据更精准。

总之,在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者应主动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通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实践,使新闻报道切实反映社会发展现状,客观反映民生诉求和人民群众物质、精神变化,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众。这是新闻记者劳动价值的具体体现,也是电视新闻转型的根本目的。

文章来源于:声屏世界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04 11:40:44
上一篇:社会秩序和演绎体系于镜像内外的现实思考
下一篇:百国和服
网友评论《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转型的现实路径》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