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透镜公开课及反思

此文由 第一 公文网 免费提 供

生活中的透镜公开课及反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

2、了解实像和虚像,能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特征。

3、会用三条特殊光线作图,确定像的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说出照相机的成像特点。&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

2、通过观看投影片,了解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喜悦。

2、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情感。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与生活实际的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对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兴趣很浓。学生对虚像和实像有一定的了解,对三条特殊光线也是比较熟悉。

教学资源:

教师:光具座 蜡烛 打火机 真照相机 放大镜 

学生: 一个凸透镜片,一个有支架的凸透镜

保鲜膜 (观察白板上投影问题) 白纸 透明胶带  两个直径不同的圆纸筒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2分钟)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光学器件中用到了透镜?分别是什么透镜?

生: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远视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用到了凸透镜。近视眼镜用的是凹透镜。

说明:开普勒望远镜有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的;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反射式望远镜,物镜是口径很大的凹镜做的,目镜是凸透镜。

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来学习这些生活中的透镜。(板书课题)

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

二、知识建构

(一)放大镜(0分钟)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学习放大镜。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利用放大镜观察近处的物体,你看到的物体,

、是正立还是倒立的?

b、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是实像还是虚像?

生:回忆既猜想。

师:要想知道我们的回忆正确与否,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探究。现在就请同学们利用放大镜观察物理课本封面上的字。说说你看到的像有什么特点?

生:观察并得出结论。

师:你是如何知道你所看到的字是实像还是虚像的?

生:将白纸在被观察物体的另一侧移动,直接观察白纸,在白纸上无法看到像,所以放大镜成的是虚像。

说明:学生可能将白纸放在被观察物体和透镜中间,这样,老师可引导学生回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如何放置光屏的。也可以问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白纸,还有光线照射到凸透镜上吗?

师:现在请同学们利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物体是否也是正立放大的像呢?

生:学生观察,并得出结论。(倒立、缩小的像)

师:为了发挥放大镜的功效,既看到被观察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我们必须将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的物体,而且必须将物体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以内。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光路图)

(二)照相机(5分钟)

师:关于照相机的结构,你知道多少?

生:镜头、胶卷、调焦环、光圈和快门。

师:对学生提到的结构进行简单介绍。(投影实物)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主要用来成像的。

胶卷主要是为了承接像的,相当于光屏。它的表面涂有对光敏感的物质,溴化银,曝光后胶片表面的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便记录下物体的像,将感光后的胶卷进行显影、定影后就成为我们传说的底片。

调焦环主要是调节镜头到胶卷的距离的,使我们看到需要的且比较清晰的像。

光圈和快门都是控制镜头进入光线强弱的,胶卷如果曝光时间太长或太短都不会得到清晰的像。

现在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照相机都是根据外界环境的光线强弱以及距离被拍摄物体的远近,来自动调节进入镜头的光线以及镜头到胶卷的距离的,所以我们戏称其为傻瓜照相机。

说明:关于照相机结构,学生只要说出镜头和胶卷即可。如果有额外的结构,教师再做补充。

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制作照相机?

生:想。

师:介绍提供器材:两个口径不一的纸筒、凸透镜一块、塑料薄膜(光屏)、胶带(自备剪刀)。学生阅读教材P63想想做做,根据教师提供器材,设计制作照相机模型的思路。等下我要请小组的代表介绍你的设计思路。

生:介绍设计制作思路。

说明:在这个过程,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将薄膜插入圆筒内,而不是对着明亮的室外。引导:薄膜相当于照相机结构的哪一个部分?应该放在暗室中还是明亮的室外?因为胶卷表面有感光物质。

师:按照刚才同学制作思路,进行制作。看哪一组做到最快,照相的效果最好。

生:制作照相机。

师:利用自制照相机观察较远处的老师。(不是白看的哦!)请思考以下问题:

、看到的老师是正立还是倒立的?

b、看到的老师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看到的老师是实像还是虚像?

说明:提出问题后,教师整理衣冠,做照相的假动作。

生:观察远处老师,得出结论。

师:要想利用凸透镜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我们必须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既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引导学生画出原理图。

说明:数码照相机用图像传感器替代胶片,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最后再转化为数字信号存储在电脑中的。

(三)投影仪(或幻灯机)0分钟

师:关于投影仪的结构,你知道多少?

生:镜头、屏幕、投影片、光源、螺纹透镜和平面镜。

师:对学生提到的结构进行简单介绍。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主要用来成像。

屏幕相当于光屏,它主要用来承接像的。

投影片相当于物体。

螺纹透镜,实质是凸透镜,它可以使光线柔和的照到投影片上。

平面镜的作用就是改变光路,使像在屏幕上呈现,否则只能成在墙面上了。

师:这一架投影仪已经光荣的完成了它的人生使命。因此我只能利用光具座演示投影仪成像原理。点燃的蜡烛(投影片)放在距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然后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

、看到的蜡烛的火焰是正立还是倒立的?

b、看到的蜡烛的火焰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看到的蜡烛的火焰是实像还是虚像?

生:观察并得出结论。

师:要想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我们必须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引导学生画投影仪原理图。

生:动手画原理图。

(四)实像和虚像

师: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如何知道物体成都是实像和虚像?

生:用光屏来承接,如果能在光屏上呈现就是实像,不能承接则是虚像。

师:观察三个原理图,从理论角度说说实像和虚像是怎么形成的?

生:虚像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

实像是折射光线的延长线相交而成的。

三、知识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谈谈今天都有什么收获。

四、知识应用

导航:课堂训练、2、3、5。课后训练7、0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透镜

一、放大镜

1、成像特点:正立,放大的虚像。

2、原理图:

二、照相机

1、倒立,缩小的虚像。

2、原理图:

二、投影仪

1、倒立,放大的虚像。

2、原理图:


&bsp;

教学反思

一、感谢“折磨”过你的人

玉不琢不成器。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总是有个过程,离不开他人的指导,尤其是他人一针见血的严厉批评。作为青年教师,对课堂教学懵懵懂懂。幸运的是,我的身边有很多人在默默的给我建议。他们从我的课前教材处理,课标把握,课堂站姿(不要乱动)、板书(规范工整)、语言(简练)、调控(学会倾听和引导),课后及时反馈练习各方面给予了莫大的指导。无论我现在能够站稳讲台,但我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那都不是小事,哪些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都是值得我深思的东西。表扬多了能让一个人活在洋洋得意的苦海中,伤逝意志。而批评却更能激起一个人奋进,成为成长进步的阶梯。今天,我要感谢曾经“折磨”过我的所有人。

二、心里素质需要磨练

面对大场面,一个人的心里有波动很正常。如何才能面对众人,心静如水?不是你喝口水,深吸一口气,不要把他当回事,准备充分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你不断的经历。机会总是那么少,有了,我就要向前冲,大不了从头再来。多次的失败,终会有一次证明自己在成长,所以不用怕先前的头破血流。

三、如何备课

备课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而非站在教师的层面去备课。作为教师,首先,需要了解更多学生的前概念,掌握在课堂中可能会暴露出什么问题。在充分了解学情后,再去备课,就能够更加有的放矢。然后再考虑教材处理以及通过什么方式去达到课标要求。

此文由 第一 公文网 免费提 供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06-30 18:37:23
上一篇:我的语文实践观
下一篇:同课异构听课体会
网友评论《生活中的透镜公开课及反思》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