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究员王逸平先锋故事有感

本文 由第一公文 网 收集 整理读研究员王逸平先锋故事有感
&bsp;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王逸平993年被确诊患有克罗恩病,这种病无法治愈,只能靠药物控制,学医出身的王逸平很清楚,从此他的身体只会不断恶化。4月日,这位年仅55岁的科学家,永远离开了他一生钟爱的新药研发事业。王逸平常说,选择了新药研究,就是选择了科学长跑。他领衔研发的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已在全国5000多家医院临床应用,500万患者受益。
王逸平的梦想和追求远不止于此。“新药研发的每一份付出都能为百姓生命健康带来一丝希望。”他曾对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沈建华说,“如果一个药是全球医生的首选,才是我理想中成功的药。希望我此生可以做成这样一个药。”从确诊到去世的25年间,王逸平病情多次加重,体重下降到不足90斤,冰箱里常备着急救用注射针剂,药物渐渐失去疗效,只有不断加大剂量和使用止痛针才能稍稍缓解痛苦。
2006年他荣获“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把万元奖金全部捐献出来。205年他被推荐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要求每人写一句人生信条,王逸平写的是“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王逸平把名利看得很淡。他总是说,荣誉和头衔都是虚的,新药研发是实的,课题组工作是实的,做人是实的。
王逸平隐姓埋名地做着造福人类地伟大事业。他用自己的一生,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崇高誓言,深深震撼着我的内心。作为一名生物老师,能感受到她经历了艰辛的科研过程、以及25年漫长的病痛煎熬,但他仍初心不改,矢志不移。他与病魔抗争勤恳奉献执着追求新药研发事业,人格品质平凡而高尚让我深思。踏踏实实在岗位上沉下心做实事,也是一位普通老师应该做的,更何况我们是在身体健康地情况下有充分的精力和体力投入到工作中去。王逸平研究员用自己朴实无私的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赤诚之心,值得我认真学习和感悟。工作中少些抱怨和牢骚,不忘初心,投入热情追求卓越,脱去浮躁之气,踏实前行。
本文 由第一公文 网 收集 整理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7-18 12:13:47
上一篇:党总支书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巡回宣讲会学习心得
下一篇:学习郑德荣教授心得体会
网友评论《读研究员王逸平先锋故事有感》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