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周年校庆征文:梦牵魂绕的热土

本 文由第 一 公文 网 收 集整理公文

八十周年校庆征文:梦牵魂绕的热土

我离开母校快三十年,后来参军入伍、考上军校,在部队工作二十二年之后,从团领导的岗位上退役,如今在xq正大集团任职。但梦中经常回到高中时代,回到奋斗和拼搏的青春岁月,在高考和现在工作之间犹豫和选择。可以说在华亭一中学习的四年,是我一生中最辛苦却也是获益最大的时期。适逢母校八十华诞之际,我把自己的三点体会向母校师生作以汇报,供在校的同学们参考。
学业辛苦一点,生活会百倍的回报你。只有白享的福,没有白受的苦。我是985年从西华初中考入华亭一中的。当时包产到户不久,农村人的生活水平还很低,大部分同学到校时还需要背一包馒头,上灶吃饭只能间隔进行。987年是母校建校50周年,学校庆祝的唯一方式是宰了一头猪,供住校同学免费一餐,因为自己吃在亲戚家,不够条件,所以只有流口水的份。住的条件也较差,男生没有高低铺,只有上下两层大通铺,冬天没有任何取暖设备,全靠体温取暖。即使这样的生活条件,进入一中这个良好的环境,学习的氛围和惯性让每一个人只能往前冲,学习的目的就是考取大学。在一中没有闲着的学生,课余饭后在大操场上,到处是拿着书本一边走一边读书的人流。熄灯后,或点着蜡烛围成一圈学习,或找有光的地方看书。高考是在东华小学进行的,当考完最后一门功课走出考场时,自己就像马拉松运动员用尽了最后的力气跑到了终点。虽然当年没有考上大学,但学到了知识,为自己日后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想来,如果自己不进入一中,可能现在就是中国几千万贫困人口中的一员。通过母校的教育,自己一路走来,有了稳定的工作,在城里安了家,不论是在部队还是在正大工作都有着不错的收入,又逢盛世,住有楼房,行有私车,这一切都与母校的精心培养密不可分。虽然在一中学习辛苦了四年,但生活在用四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回报你的努力和付出。
成绩稍差一点,走出校门也可以成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在一中学习期间,学习一直处在中下阶段,为增加高考的胜算,在高二还主动留级一年。即使这样,在989年高考时只取得了326分的成绩,离当年中专录取分数线还差54分。虽然自己不聪明,起点也不高,但母校培养了勤奋学习的习惯。我入伍时,唯一从家里带出的家当就是一包高中阶段的复习资料。在当兵的两年半时间里,我继续保持了在一中时养成的学习习惯,除过军事训练之外,其它时间都用在为考取军校做准备上。每天我都比别人提前一小时起床,首先进行一个五公里的长跑训练,之后进行400米障碍自测,完成这些任务后回到连队时,其他战友才刚刚起床,每晚我都比别人晚睡一小时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992年在全军组织的军校考试中,我以优异的成绩被长沙工程兵学院录取。军校毕业之后分配到某工兵团工作,从排长干起,202年从团副政委的岗位上选择自己择业,终生享受军队待遇。之后应聘到xq正大工作,目前任该公司副总经理。没有人能随便成功,只有不怕苦的人才配幸福,只有好校风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益。
眼光长远一点,外面的机会比想象多。莫望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国家建设如同一座大厦,既需要栋梁之材,也需要砖石土瓦。个人只有走向更宽广的天地,才能增加选择的机会,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在华亭一中,自己很平凡,甚至许多老师和同学都没有留下深刻印象。但走出校门,新一轮竞争才刚刚开始,只要你努力,机会照样很多。华亭一中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能从一中顺利毕业的人,也许在母校不出色,但在全国各地,华亭一中毕业的成功人士很多,所以我经常以自己毕业于华亭一中而骄傲和自豪。990年初为了跳出农门,我毅然选择携笔从戎。当年从华亭到xq当兵的有50人,除少数城镇户口为将来复员后安排工作而来外,大部分农村户口的都很努力,50个老乡都很争气,一年后,大部分当上了班长或副班长,少数还入了党。最后只有我一个人坚持报考军校,通过层层选拔,最终如愿以偿。在当干部的十七年时间里,和太多的人打交道,有自己的下级,也有自己的上级,真正学业扎实的人不多。如果母校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加上华亭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个个都可以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
人只有吃苦和吃亏后才会走向成熟,吃苦能增长才干,吃亏能广结人缘。人的起点由许多客观因素造成,但过程完全由主观努力决定。选择大于努力,努力就会成功,选择一中再通过努力,成功是必然结果。写到这里总感觉有瓜田李下之嫌,和母校35万名分布在全国的高校毕业生相比,自己相差甚远,只能说我比自己努力的人幸运,比自己幸运的人努力。
在母校八十大庆来临之际,祝同学们前程似锦,祝各位老师桃李天下,祝母校万古常青!

本 文由第 一 公文 网 收 集整理公文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7-10-23 16:21:00
上一篇:八十周年校庆征文:八旬庆序
下一篇:写在第四个扶贫日
网友评论《八十周年校庆征文:梦牵魂绕的热土》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