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XXX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本文由第一公文 网 收集 整 理3

  “十五”期间,在XX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显著成效,城镇居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收入不断的增加,消费水平不断的升级,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在5年前,居民们还根本想象不到现在的生活会发展到如此快速的地步,而当面对着现有的舒坦日子时,大家都由衷地感叹“这几年的变化的确不小!”。

  一、收入平稳增长,五年期间大步翻番

  自2000年开始,借着新世纪的契机,XX新一届领导班子高瞻远瞩,本着工业强县、农业富县的宗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想尽一切办法创造优惠条件,先后引进了宇晋钢铁、通才工贸、闽光焦化、盛格特太阳能等等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入住XX,不仅解决了劳动力剩余问题,更增加了全县的经济收入;大力扶植和发展特色农业,苹果、红枣、绿色蔬菜等等也远销外地,农村养殖业更上日上规模,2000年XX县的财政收总入为768万元,到了2005年则上升为30088万元,一年一个新台阶,五年期间增长了3倍之多,其余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每年也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经济实力大幅增强。XX再也不是以前的穷模样了,政府也逐步落实了各种增资补资及社会福利和保障政策,务工的、经商的、养殖的老百姓也都手头富裕了,花钱的时候再也不必小心翼翼、思前想后了。据XX县城市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XX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048元,比2000年的3800元,翻了一番还多;人均消费性支出5607元,也同样的比2000年的2436元翻了一番。

  二、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消费结构日趋优化

  、居民商品性消费比重下降,服务性消费比重上升。据统计,2005年XX县城镇居民消费总支出中,商品性消费占759%,服务性消费占24%,分别比2000年下降和上升了74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食品占消费的比重)较五年前有下降了4个百分点,表明城镇居民在物质生活逐步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把更多的购买力投向精神文化消费领域,使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转变。

  2消费需求由量的满足向质的提高转变。在食品消费方面,主食消费比重持续下降,副食消费比重上升,其中又以营养、美味和保健型食品消费增长较快。据统计,2005年XX县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8公斤,比2000年减少了73%;牛羊肉、禽蛋、水产品等消费量则有很大程度的增加。饮食消费向社会化发展,人均在外用餐支出成倍增长。衣着消费经历了从经济实惠型向个性化、品牌化的转变。人们在衣着方面由过去的保守、保暖逐渐向美观、时尚迈进,追求多元化、高档化。衣着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达63%,比2000年增加了6个百分点,增长幅度仅次于居住和交通与通信,成为“十五”期间居民消费的一大亮点。以家电为代表的耐用品消费已达到了较高的层次,主要耐用品拥有量趋于饱和,需求量有所减少,但质量要求提高,更加注重名牌,讲究功能和追求服务。

  ?3消费领域进一步拓宽,形成一些新的消费热点。5年来,城镇居民消费在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一些相对集中的消费领域,其中最突出的是通讯消费,五年前别说拥有手机是凤毛麟角,就连固定电话也还不曾普及,五年后的今天却是另一番天地,手机比比皆是,甚至还出现了一手多机。2005年人均通讯消费支出398元,与五年之前不能相比。其他消费支出突出增多的还有:旅游费265元,成人教育62元,住房装潢339元,美容化妆费395元。在家电消费方面,近几年增长较快的有空调器、影碟机、电磁炉、家用电脑、摄像机等,成为明显的消费热点。

  ?4居民消费心理稳定,消费行为日趋成熟。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繁荣兴旺,商品琳琅满目,较好地满足了居民消费需求,也促进了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心理的成熟。如近几年国家先后多次调低银行存款利率,并出台一些价格改革项目,但居民对此反应平静,许多家庭从实际出发,按需消费,量入为出,不盲目攀比,这是居民消费心理趋向成熟的反映,也是消费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5、家庭设备基本完善。随着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城镇居民家庭主要耐用品拥有量已达到较高水平,有的已基本普及,转入更新换代的集中期。到2005年末,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32台、电冰箱67台、洗衣机98台、空调器74台、家用电脑34台、移动电话46部。家庭设备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液晶电视、数码相机、便携式摄像机、手提电脑、组合音响等各种新兴家用电器不断涌入居民家庭,小汽车等超高档耐用品也开始进入部分高收入家庭。

  6、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住房是居民生活的要素之一,对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自不待言。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XX县居民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到2005末,XX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308平方米,自有房比重达90%。生活卫生设施状况继续改善,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卫生设备和浴室均齐全的比重达64%,燃料使用结构进一步改善,使用电力和液化石油气的达606%。从居民用电来说,这是居民生活继续提高的最具代表性的指标。近年来居民家庭家用电器拥有和购买大幅增加,拥有空调设备的达454%,居民家庭用电量直线上升,2005年XX县居民人均年生活用电量是306千瓦时。

  7、娱乐休闲丰富多彩。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也相应提高。资料显示,2005年XX县城镇居民人均娱乐文教服务支出为265元,比2000年增长2倍。旅游消费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化活动,将随着国家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的发展成为人们生活消费的一个亮点,作为人们精神生活更高层次的享受,旅游正在融入广大居民生活中。闲暇时,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去参加各种艺术学习班,很多成年人为了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也积极加入诸如做健美操、瑜珈、练习乐器等等行列之中,这是近年来XX县城镇居民消费的一个大亮点。清晨和傍晚XX广场和体育场里都是热闹非凡,不分年龄、不论长幼的男女,练功的、跳舞的,做操的,耍玩的,人人都是精神富足,这充分体现了XX县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取得的更大进步。

  三、不容忽视的几个现实问题

  (一)居民预期收入不乐观。家庭收入高低是生活质量好坏的物质决定因素。对于预期收入,近半数的居民认为将不会变化;也有部分的居民认为会减少,主要原因是担心单位效益或家庭成员中将有人退休、下岗,收入相对会减少,还有的是家中有年迈老人,赡养费和医疗费支出将增加。

  (二)居民购房力不从心。

  居高不下的房价让多数居民望楼兴叹,调查显示,大多数居民表示近几年不准备购买商品房,也有的将在一年或几年内购买,目的多数是为子女结婚做准备,也有个别称是为了改善居住环境。

  (三)负债消费更要理智。

  现代社会,“负债消费”越来越多。“负债”的家庭中,极大部分是由于购买了住房。家庭负债对日常消费行为会有部分影响,有些家庭会省吃俭用,还会患得患失,怕单位效益不好,担心自己会生病。

  (四)“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医患之间的新问题。

  当前居民要求越来越高的卫生健康需求与医疗服务提供严重不足成为突出的矛盾,集中表现为“看病难、看病贵”。2005年XX县城镇居民在医疗保健方面人均花费298元,比2000年增长一倍,其中医疗费人均55元,药品费人均34元。从不同收入层次的状况看,收入越低的家庭,医疗负担越不堪承受。调查中有户家庭一人住院动手术,医疗费花去上万元;而治疗一次感冒用药动辄上百甚至上千元,让不少低收入者看不起病,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城市居民中看病尤其嫌贵的群体主要集中在未入医疗保险者和大病重症患者。

  四、对策建议

  (一)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生活质量。

  由于社会分配体制、就业状况、行业收入差距、社会保障制度等诸多因素,使经济利益更多的流向高收入阶层,而城镇低收入群体家庭生活困难局面目前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高收入家庭购房买车、出手阔绰的同时,有些人却因失业、下岗、疾病等原因陷入贫困的家庭生活窘迫,入不敷出。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影响到经济增长,影响到社会稳定,已成为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居民收入差距的继续扩大:积极扩大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法制建设,整治非法收入,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目前我国的国情是人口众多,富裕程度比较低,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的储蓄存款仍然没有脱离“存钱防老”、“存钱防病”,“存钱买房”、“存钱上学”等个人储备、自我保障的性质。因此,“社会保障”、“住房”、“教育”被称为家庭内需的“三座大山”。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涉及到广大居民的基本权益和基本生活,关系到他们能否安居乐业、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重视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稳定商品房价格,为真正需要住房的居民解决问题。

  对于造成房价居高不下这种状况的原因,居民的认知各异,有的人认为是政府拍卖土地使得土地价格居高不下,有的认为是房产开发商牟取暴利,还有的认为是高收入者炒房炒高了房价。真正需要住房的普通老百姓面对上十万元的商品房只能望楼兴叹。政府要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遏制投机性炒房,控制投资性购房,鼓励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合理引导住房消费,促进住房价格的基本稳定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谐医患关系。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当前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政府要改革医疗服务体制,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业监管,还要对低收入群体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要让患者看得起病;医疗机构要合理收取费用,从源头上控制医药价格,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医疗人员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道德素养,依法行医,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和心理需求。如此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才能真正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本文由第一公文 网 收集 整 理3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06-14 12:44:59
上一篇:XX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下一篇:XX区人民法院网络建设工作回眸
网友评论《“十五”期间XXX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