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征文:故乡的河流 归去来兮

本文 由第一公 文 网 收集整理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征文:故乡的河流归去来兮

  我老家在皖北谯城十河镇,那儿曾穷在没山没水。
  老家原来也有三条河。因它们都“骨瘦如柴”,家乡人不好意思称它们为“河”,羞答答地叫它们“沟”,一条叫芦草河,一条叫红旗河,一条叫长寿河。
  人说,大树下面好乘凉;我说,大河两岸好种粮。
  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家都向坑塘洼地要粮产,家乡的很多坑塘河沟都被人填平种上庄稼。遭到人的嫌弃,老家那三条沟河好像负气出走一样不见了踪影。沟床中的流水没有了,沟底成为放马牧羊的草场;曾经长满芦苇的长寿沟被人削平种上庄稼。一个地方,如果听不到细碎的流水声,或者看不到一点流水的影子,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啊!
  没有了沟河的滋润,老家好像愈来愈穷。
  家乡要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出走的沟河不回归,那“沟河”没有波光粼粼,不能拥抱蓝天绿树怎么行?
  前几年,单位一位同事被派往我老家帮助脱贫,担任老家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他下去一两年,做了很多工作。村里的水泥路修起来了,家家户户出门都是水泥路;他还帮一些贫困户养羊并找到销路,养羊户一年收入能有十多万元;村里还发展绿色种植,种起了一大片莲藕和中药材,销路也很好;村委会后面的一片闲置土地也建起了文化广场。
  说真的,同事的扶贫工作卓有成效。可我有时想,如果同事任职期满回来了,老家的那些扶贫项目还能持续下去吗?以前每每谈到这话题,我就期望同事能用心让老家那些走失的河流回归过来,让他们重新在老家的那片土地上欢快流淌,歌唱着老家人的欢喜和忧伤。家乡的土地并不贫瘠,有了水的滋润,还愁找不到脱贫致富的路子吗?
  今年春节前夕,我有闲回老家祭坟。车子在新修的公路上行驶,向车窗外眺望,我突然欣喜看到以前干涸的红旗沟竟然水波粼粼,两岸的树木倒影在水中弯曲着。出走的河流终于开始归来了。我知道,让河流回归比农村娶媳妇要困难得多,这可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能实现的。从河流上游到下游,从一个水系到一个水系,很多沟河都要有流水的身影。让河流手牵手归来,这可要修建很多蓄水闸才能实现。像红旗沟,它的母河——宋汤河也要有一个个蓄水闸,不然,大河的水位下降,红旗沟也不会有水。一条小小的红旗沟能回归故里不知要花费多大的投资。看来,政府对振兴乡村是下定了决心,说做就做。
  过去,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现在,水利是脱贫的命脉。
  在回老家的路上,我还看到,那曾被老家人放马牧羊的芦草沟也正旧貌换新颜。芦草沟也开始回归,在家乡的蓝天下正自在吟唱。
  老家三条河流,如今已回归两个,家乡的生气和灵气也渐渐丰盈起来。只有那条被掩藏的长寿沟还不见踪影,不知长寿沟哪一天能否再飞扬起雪白的芦花。
  现在,我老家已整体划入亳州花海大世界项目区。那些家家户户零碎的土地正被大块流转出来,被城里的许多药企辟为药圃,种上了牡丹、白芍、桔梗等品类繁多的中药材。老家人不再以地为生,他们都成了产业工人,靠在土地上打工每天有一二百元的收入。他们正改变着农民的命运。
  我想,老家人以后居住在花海大世界,感受着拂面香风,聆听着潺潺流水,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谁还会只向往城市的繁华呢?
  种上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有了乡村振兴计划,失去的河流哪能不会回归呢?随着老家旅游业的发展,那条长寿沟也一定会能回来。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老家三条河流的归去来兮,我那深藏在广袤花海里的故乡,真的要富且美、令人神往了。

本文 由第一公 文 网 收集整理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2-28 10:52:03
上一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征文:真抓实干拥抱新时代展示新作为
下一篇:学习十九大精神主题征文:争做时代前行的“划桨者”
网友评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征文:故乡的河流 归去来兮》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