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免疫规划工作总结

204年,我县免疫规划工作在县卫生局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经过全县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204年年度目标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做好疫苗的计划、分发、使用、管理

用好和管好生物制品是做好免疫规划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全县所有预防接种单位建立健全了生物制品管理和使用制度。从204年开始,我县疾控中心、乡镇接种单位逐步开始使用“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来完成疫苗年度计划、疫苗出入库的录入、上报等操作,逐步实现疫苗的按需使用和管理。各预防接种单位加强冷链设备温度监测,建立了疫苗领发登记簿,详细记录了疫苗名称、数量、批号、效期、产地、领苗人、入库人等,登记完整,做到了实物与账目相符。疫苗码放符合要求,贮存温度适宜,出库时做到近效期的疫苗先出库,效期相同的,则先入库的疫苗先出库,防止了疫苗积压浪费。

204年,我县发放卡介苗2868支、新生儿乙肝疫苗30768支,精制百白破疫苗2680支,白破疫苗95支,脊灰糖丸3950粒(含查漏补种用苗),麻风疫苗9309支,麻疹疫苗24000支(补充免疫用苗),麻风腮疫苗7090,支,精乙脑疫苗5707支,甲肝79支,A群流脑疫苗4430支,A+C流脑疫苗8824支,钩体疫苗7400支。

二、及时审核、上报全县疫苗接种情况

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汇总并上报辖区内各接种点疫苗接种情况,据报表统计,204年全县乙肝疫苗报告接种率9997%,卡介苗报告接种率9998%,糖丸基础报告接种率9983%,糖丸加强报告接种率9986%,百白破基础报告接种率9992%,百白破加强报告接种率9985%,A群流脑疫苗第一针接种率9995%,A群流脑疫苗第二针接种率9995%,A+C群流脑疫苗第一针接种率999%,A+C群流脑疫苗第二针接种率9983%,乙脑减毒活疫苗基础接种率9987%,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接种9987%,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率999%,含麻类疫苗基础接种9990%,含麻类疫苗加强接种率9994%。各一类疫苗接种率均达到国家、省、市相关要求。

三、开展接种率抽样调查工作

204年4月,我县抽查5个乡镇进行了接种率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基础免疫:共调查20人、建卡率9667%、建证率00%、卡证符合3889%、卡痕阳性率9580%,卡苗、脊灰疫苗、百白破、麻疹/麻风疫苗接种率分别为00%、00%、9809%、974%,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9572%、首针及时率为9857%,五苗全程接种率9524%。乙脑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524%、969%、9524%。

加强免疫:岁组含麻疹制剂疫苗第二剂接种率为974%、百白破三联疫苗接种率为9667%。2岁组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率为974%。3岁组A+C群流脑疫苗接种率为00%。4岁组脊灰疫苗接种率为9429%。6岁组白破二联接种率为00%、A+C群流脑疫苗接种率为974%。

四、规范开展疫苗群体性接种工作

(一)麻疹及脊灰疫苗补充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钩体疫苗应急接种工作

我县204年3-4月开展了麻疹补充免疫及脊灰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据报表统计,麻疹疫苗应种人数2026人次,实种人数9349人次,接种率为964%;脊灰疫苗第一轮应种人数304人,实种人数2968人,接种率为9562%,第二轮应种人数930人,实种人数892人,接种率959%。

我县204年5月开展了钩体疫苗应急接种工作,据报表统计,应种人数24663人,实际接种第一针23580人,接种率为956%,第二针接种2360人,接种率为939%。

(一)二类疫苗查漏补种

为保障全县儿童身体健康,预防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爆发流行,我县分别于204年5月、9月开展了乙脑疫苗、水痘疫苗查漏补种工作。为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各级召开了定点接种工作培训会,对所有参加接种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并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处理,全县两次查漏补种活动均无重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事故发生。

接种完成情况:我县5月接种乙脑疫苗(二类)4890剂次、乙脑疫苗(一类)2400剂次;9月接种水痘疫苗533支。

五、继续开展免疫规划相关监测工作

(一)麻疹监测

按现住址、发病日期统计,204年全县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6例,发病率053/0万。

根据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按报告地区、发病日期统计,204年-2月全县共报告疑似麻疹/风疹23例,其中麻疹、风疹确诊病例各例,排除麻疹/风疹病例2例,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为2554/0万。

全县-2月麻疹监测病例48小时内调查率739%,散发病例血清标本采集率9565%,血清结果4天内报告率882%。

204年全县共采集血清标本22例,麻疹IM阳性例,风疹IM阳性例,204年采集咽拭子0例,麻疹核酸阳性例,风疹核酸阳性0例。

(二)AFP检测

204年全县共上报AFP病例3例,<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6/0万,我县完成了省市级下达的监测任务。48小时调查率为00%,麻痹后4天内双份便采集率90%、合格便采集率为90%,便标本7天内送达率为90%。75天随访表及时送达率为8889%。

(三)AEFI监测

204年全县共上报AEFI病例5例,报告覆盖率为00%,48小时内报告率为00%,48小时调查率为00%,个案调查表完整率00%,3日内调查表报告率00%,分类诊断率00%。

六、认真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工作

我县于204年9月-205年2月开展了204年秋季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及补种工作,共查验小学及托幼机构59所,查验儿童0052人,查验率00%;有证人数9982人,应补证人数70人,实补证70人,补证率00%;应补种682剂次,实补种669剂次,补种率9809%。

托幼机构查验补种情况:新生488人,查验率00%;补证率00%;乙肝疫苗补种率9655%;脊灰疫苗补种率9333%;百白破疫苗补种率9839%;含麻疹成分疫苗补种率00%;乙脑疫苗补种率00%;A群流脑疫苗补种率00%;A+C流脑疫苗补种率9833%;甲肝疫苗补种率00%。

小学查验补种情况:新生5234人,查验率00%;补证率00%;乙肝疫苗补种率00%;脊灰疫苗补种率00%;百白破疫苗补种率9355%;含麻疹成分疫苗补种率00%;白破疫苗补种率985%;乙脑疫苗补种率00%;A群流脑疫苗补种率9090%;A+C流脑疫苗补种率00%;甲肝疫苗补种率00%。

七、规范处置一例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疫情

204年7月,我县发生例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例。病例发生后,我中心采取以下防控措施:()及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和各专业小组;(2)开展接种率评估;(3)按照要求采集、运送标本、及时送检;(4)加大AFP病例主动搜索力度;(5)采取隔离、消毒及随访措施;(6)在重点地区开展二轮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所有单位两轮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平均接种率为99%(第一轮775/795,第二轮93/955)。采取以上综合防控措施,弥补了我县部分地区脊灰免疫空白,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发展。

八、加强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

204年9月,县卫生局按照《省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评审标准》,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已申报的县56个预防接种门诊进行了软硬件审查和现场评估,均已达到“AA级/A级预防接种门诊”标准,授予“AA级/A级预防接种门诊”称号。

204年月,立山中心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顺利通过市卫生局“AAA级预防接种门诊”评审。

九、成功创建“省规范化犬伤门诊示范县”

204年2月正式启动并在年内完成“省规范化犬伤门诊示范县”创建工作,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县长石全华为指挥长,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单位的县狂犬病预防控制指挥部(仪府办函[204]55号),制定了《县创建省规范化犬伤门诊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在省、市疾控中心精心指导和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县医疗卫生单位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0月,县卫生局对全县58个规范化犬伤门诊进行了全面现场评审,除日兴中心卫生院、秋垭乡卫生院、新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灯塔乡卫生院等4个单位确因房屋重建不能启动外,其余全部达到《省规范化犬伤门诊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中的创建标准,204年2月顺利通过省卫生厅的评审。

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病意识

204年4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为普及预防接种科学知识,提高群众预防接种参与意识。我县紧紧围绕今年的宣传主题“接种疫苗,保障健康”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全力营造有利于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同时,利用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大力开展免疫规划知识宣传。

十一、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不足和老化突出。无论是县疾控中心还是乡镇卫生院,人员配置不足,部分乡镇疾控人员严重龄老化,信息化管理滞后。

(二)领导重视不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后,基层疾控人员身兼数职,工作量大幅度上升,待遇较临床医生明显偏低,影响工作积极性。

(三)工作开展不平衡。儿童流动性大,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的认识参差不齐,疾控人员、村医生责任意识不足,超期接种、漏种、卡上接种现象突出,免疫空白人群客观存在,有疫苗针对性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风险。

(四)部门配合有待加强。教育部门没有把新生入学入托接种证查验工作落到实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普遍偏低。

(五)激励力度不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预防接种项目经费没有与工作量挂钩,考核形同虚设。

(六)部分乡镇卫生院对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重视支持不够。

十二、工作建议

(一)高度重视免疫规划工作,配齐预防接种人员,狠抓上岗前的规范培训与考核。

(二)强力推进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强化各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及硬件设施的配备。

(三)强化疫苗规范化采购、运输、管理和安全有效接种;

(四)坚持“钱随事走”原则,免疫规划工作质与量考核结果与工作经费分配挂钩。

(五)强化工作责任,合理确定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待遇。

(六)加强部门的协调沟通。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5-05-23 22:27:02
上一篇:疾控中心结核病控制工作总结
下一篇:疾控中心麻风病防治工作总结
网友评论《疾控中心免疫规划工作总结》
评论功能已关闭